張書(shu) 香,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54年8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教育部首批資助的高校骨幹教師,曾長期擔任過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現任“山東(dong) 省氟化學化工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山東(dong) 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zhuan) 家,山東(dong) 省“先進建築材料綠色製造與(yu) 應用協同創新中心”氟矽新材料團隊的首席科學家。曾獲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e) 科技進步一等獎,山東(dong) 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濟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技術市場金橋獎;2005年獲“齊魯晚報杯”山東(dong) 高校十大優(you) 秀教師榮譽稱號,2004年獲全國優(you) 秀教師稱號,2009年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張書(shu) 香長期從(cong) 事高教和科研工作,多年來,沒有休息過一個(ge) 節假日。他長期堅持在教學第一線,指導本科生,培養(yang) 碩士、博士70多名,主講10多門課程,教書(shu) 育人,教學效果優(you) 秀,指導的碩士學位論文曾獲山東(dong) 省優(you) 秀碩士學位論文。在多年的教學科研工作中,張書(shu) 香教授惟誌惟勤、謙虛謹慎、言傳(chuan) 身教、身體(ti) 力行,深受學生的愛戴和廣大教師的好評。
張書(shu) 香教授率領團隊和研究生在山東(dong) 高校中率先開展了“氟化工材料”研究,使山東(dong) 新增4個(ge) 氟化工高新技術企業(ye) 、新增了5個(ge) 高端氟產(chan) 品,並創建了山東(dong) 省氟化工材料重點實驗室和山東(dong) 省氟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wei) 我國建立了新的氟化工材料創新平台和人才培養(yang) 基地。
國家和氟產(chan) 業(ye) 的需要就是“氟化工”人的曆史使命
“通過氟材料研發,為(wei) 氟行業(ye) 建立一個(ge) 研發基地,培養(yang) 一批人才,形成一個(g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帶動相關(guan) 行業(ye) 發展,為(wei) 山東(dong) 省和我國氟行業(ye) 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這是濟南大學氟化工材料團隊和山東(dong) 省氟化學化工材料重點實驗室的發展目標。“十五”以來,圍繞這一目標,濟南大學張書(shu) 香教授帶領的氟化學化工材料團隊,在政府的指導下,與(yu) 企業(ye) “產(chan) 學研”緊密合作,針對氟行業(ye) 的關(guan) 鍵技術瓶頸問題進行了艱苦的科技攻關(guan) 和創新,研發出一係列高新技術成果,實現多種高端氟產(chan) 品的國產(chan) 化和產(chan) 業(ye) 化,開拓出了一條高端氟化產(chan) 業(ye) 鏈。
張書(shu) 香帶領團隊不顧氟化工廠有易燃、易爆、有害氣體(ti) 易泄漏等危險,毅然投身於(yu) 開發氟技術,發展高端氟材料,推動氟行業(ye) 發展的事業(ye) 。在山東(dong) 省科技廳和濟南市科技局等政府部門的支持和組織下,濟南大學和氟化工企業(ye) 組建了由教授、博士和研究生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組成了“產(chan) 學研”特色的科技攻關(guan) 團隊,一路從(cong) 技術到產(chan) 業(ye) ,走出了屬於(yu) 團隊自己的特色產(chan) 業(ye) 路,走出了通過解決(jue) 國家和氟行業(ye) 需要,培養(yang) 積極工作能力的教書(shu) 育人之路。
瞄準國家急需的高端氟產(chan) 品 打響技術攻堅戰
從(cong) 四氟乙烯出發氟塗料樹脂和氟塗料等高端產(chan) 品的技術難度大,該路線存在一係列技術難點,其聚合反應過程放熱強、壓力高,實驗周期長,設備要求高,操作複雜,國內(nei) 缺少必需功能單體(ti) 和中間體(ti) ,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研究數據不足。要實現氟產(chan) 業(ye) 的產(chan) 品高端化,擺在團隊麵前的首先是要將技術難題攻克。
作為(wei) 一支從(cong) 屬於(yu) 濟南大學的高校科研力量,張書(shu) 香教授及其團隊在進行技術攻關(guan) 的過程中,在充分發揮自己理論研究紮實、創新能力強和儀(yi) 器設備先進的優(you) 勢的同時,他們(men) 重視利用“產(chan) 學研”各方資源優(you) 勢來共同攻克技術難題。在濟南市科技局和山東(dong) 省科技廳的支持下,以濟南大學和濟南等地氟化工公司為(wei) 技術依托單位,先後成立了“濟南市氟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dong) 省氟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山東(dong) 省氟化學化工材料重點實驗室”。將主要工作目標定為(wei) :“集中力量攻克製約我國氟產(chan) 業(ye) 發展的技術難關(guan) 和應用基礎理論,獲得一批高新技術成果。同時,密切注視國際氟化學、氟化工和氟材料發展動態及新成果,注意多學科的交叉、滲透,努力創新,開發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達到國際先進或國際領先水平的標誌性高新技術成果,促進氟產(chan) 業(ye) 發展,支撐相關(guan) 的高新技術領域”。在深入調研、論證和大量前期實驗工作的基礎上,氟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科研團隊展開了一係列的科技攻堅工作。
張書(shu) 香教授及課題組其他科技人員,在深入的調研、論證,檢索和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搜集了國外相關(guan) 品牌的樣品,分析了各樣品的組成成分,根據氟塗料的性能要求、氟塗料及氟樹脂的結構與(yu) 性能關(guan) 係和濟南市的氟化工基地的原料優(you) 勢,吸取國外氟塗料開發的經驗,對氟樹脂結構進行了分子設計和工藝設計,從(cong) 應用基礎研究做起,分別在濟南大學實驗室和氟化工公司車間共進行了數百次合成實驗,建立了科學、可行的氟樹脂合成路線。
經過艱苦攻關(guan) ,他們(men) 攻克了一係列技術難題,打通了以四氟乙烯為(wei) 主單體(ti) 合成室溫固化氟塗料樹脂的技術路線,確定和優(you) 化了聚合反應工藝,合成出合格的室溫固化氟塗料樹脂,氟樹脂的性能指標和經濟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基於(yu) 四氟乙烯合成高性能氟塗料樹脂和氟塗料的國產(chan) 化和產(chan) 業(ye) 化,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
占領技術製高點 奮力打造新的氟化工特色產(chan) 業(ye) 鏈
張書(shu) 香教授及其團隊在開發氟塗料樹脂和氟塗料的過程中,不是簡單地仿製國外產(chan) 品,而是根據國情,根據高分子的結構與(yu) 性能的內(nei) 在規律,進行高分子設計,創新,設計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氟塗料樹脂結構,並自己設計和合成出其所需的新型聚合單體(ti) 、關(guan) 鍵原料、中間體(ti) 等,在這一係列創新的基礎上,對合成工藝和生產(chan) 設備進行攻關(guan) 和創新。這些技術的國產(chan) 化、產(chan) 業(ye) 化為(wei) 氟化工行業(ye) 形成了高端氟產(chan) 品的產(chan) 業(ye) 鏈。這些技術的工業(ye) 生產(chan) 和產(chan) 業(ye) 化,為(wei) 氟行業(ye) 和塗料行業(ye) 新增了多個(ge) 高新技術企業(ye) ,實現經濟效益20多億(yi) 元。
濟南華臨(lin) 化工有限公司是該團隊開發的氟塗料樹脂生產(chan) 技術產(chan) 業(ye) 化後新誕生的氟化工公司,已建成年產(chan) 1000噸的氟塗料樹脂生產(chan) 線和年產(chan) 3000噸的氟塗料生產(chan) 線,主要生產(chan) 的四氟乙烯係氟塗料樹脂、氟塗料和含氟農(nong) 藥中間體(ti) 等,生產(chan) 的氟樹脂已銷往深圳、廣州、北京、天津等地的20多個(ge) 塗料生產(chan) 公司,該公司的氟塗料產(chan) 品廣泛應用於(yu) 10多省市的各種工程防腐和防護。該公司被評為(wei) 山東(dong) 省高新技術企業(ye) 。所生產(chan) 的四氟乙烯係氟塗料樹脂占同類產(chan) 品國內(nei) 市場40%的份額。
山東(dong) 中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是該團隊“四氟丙醇(TFP)和八氟戊醇”生產(chan) 技術工業(ye) 化而新誕生的氟化工企業(ye) 。2004年投產(chan) ,已工業(ye) 化穩定生產(chan) 10年多,產(chan) 品純度達到99.99%,占世界70%的市場份額,每年生產(chan) 四氟丙醇3000多噸,八氟戊醇500多噸和200噸十二氟庚醇等高端氟產(chan) 品。產(chan) 品暢銷美國、歐洲、日本、印度、新加坡和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實現出口創匯累計1億(yi) 多美元。使長期壟斷國際市場、且引領一直世界光盤生產(chan) 用四氟丙醇的日本大金公司已放棄該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從(cong) 而,形成了中國產(chan) 四氟丙醇壟斷世界市場的新局麵。2013年,該公司的銷售收入達到3.6億(yi) 元,公司已被評為(wei) 山東(dong) 省高新技術企業(ye) 。
該係列高端氟產(chan) 品的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品替代進口或大量出口,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為(wei) 我國形成基於(yu) 四氟乙烯的新的氟化工產(chan) 業(ye) 鏈,並對我國氟化工、塗料、建築、風電裝置防護及海洋工程防腐等行業(ye) 和領域的技術進步有重要意義(yi) 。是“產(chan) 學研”合作,實施科技攻關(guan) 支撐產(chan) 業(ye) 發展的成功案例。
十年間 氟行業(ye) 中崛起了一支生力軍(jun)
天道酬勤,在氟化工領域中10多年的艱苦奮戰和拚搏,培養(yang) 了一批氟化工技術人才,形成了氟化學化工開發團隊,張書(shu) 香團隊已錘煉成氟行業(ye) 創新的生力軍(jun) ,團隊的骨幹成員肖玉嶺高工已成為(wei) 山東(dong) 森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副總經和總工程師,主持該高新技術企業(ye) 的生產(chan) 和技術開發,張景海工程師已成為(wei) 濟南華臨(lin) 化工有限公司的總工程師。團隊帶頭人張書(shu) 香教授於(yu) 2005年獲山東(dong) 省富民興(xing) 魯勞動獎章,2008年被評為(wei) 山東(dong) 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zhuan) 家,2009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同時,高端氟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化過程為(wei) 氟化工企業(ye) 和社會(hui) 培養(yang) 本科生、研究生和工程技術人員100多人,為(wei) 社會(hui) 新增就業(ye) 崗位1000多個(ge) ,培養(yang) 的研究生大多數成為(wei) 企業(ye) 的技術骨幹。
濟南大學積極為(wei) 地方經濟服務,全力支持張書(shu) 香團隊為(wei) 氟行業(ye) 服務。濟南大學與(yu) 氟企業(ye) 合作,先後建立了濟南市氟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dong) 省氟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dong) 高校氟化學及特種化工材料重點實驗室和山東(dong) 省氟化學化工重點實驗室。形成了以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科與(yu) 氟化工行業(ye) “產(chan) 學研”合作的氟化學、氟化工、氟材料的科研開發創新平台和氟化工的人才培養(yang) 基地。目前,該團隊正在與(yu) 氟企業(ye) “產(chan) 學研”合作,將啟動 “十三五”的創新計劃,將實施一係列新的氟化工高新技術成果的產(chan) 業(ye) 化,這些成果產(chan) 業(ye) 化後,將可為(wei) 企業(ye) 和社會(hui) 每年獲得經濟效益3-5億(yi) 元,社會(hui) 效益顯著。
張書(shu) 香教授及其團隊的經曆證明,中國有氟資源,有氟化工原料和巨大氟產(chan) 品應用市場,中國的“氟化工”人有能力創新、攻克技術難關(guan) ,與(yu) 國際大公司競爭(zheng) ,打破西方諸國對高端氟化工產(chan) 品技術和市場的壟斷,使我國成為(wei) 氟化工強國。
張書(shu) 香教授及其團隊的成功證明,中國高校在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化和建設創新性國家的過程中是可以大有作為(wei) 的。
責任編輯:李德勝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