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cong) 我國火星探測研製團隊傳(chuan) 來消息,由複旦大學教育部先進塗料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團隊研製的火星車除塵塗層在天問一號探測器祝融號火星車上得到成功應用。
2020年7月23日,我國研製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中心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順利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曆時半年飛行,行程超4.5億(yi) 千米,天問一號於(yu) 2021年2月到達火星軌道,5月15日登陸火星表麵,22日,祝融號火星車安全駛離著陸平台,開始巡視探測。截止8月底,在火星表麵正常運行100天,累計行駛超1000米,圓滿完成了預定的火星表麵探測任務。
實驗室中塗覆除塵塗層的玻璃蓋片的重力除塵效果
(左圖-除塵前,右圖-除塵後)
此次火星探測任務中,火星車供配電分係統由航天五院總體(ti) 部抓總研製,上海空間電源研究所具體(ti) 實施。複旦大學科研團隊接受電源所委托,成功研製玻璃蓋片除塵塗層,用於(yu) “祝融號”火星車太陽能電池表麵。該除塵塗層通過微納結構設計和構築,表麵具有良好的疏水特性和耐火星環境能力,可顯著降低火星塵埃與(yu) 塗層表麵的作用力。本次我國火星探測中采用的火星車除塵塗層方案為(wei) 國際首次使用,經實際監測顯示,塵埃導致的火星車太陽能電池衰減功率由9%/月(NASA機遇號)下降至約2%/月,解決(jue) 了火星塵埃累積對太陽能電池發電效率的影響問題。
剛登陸的火星車(上圖,源自航天局官網)和巡視50個(ge) 火星日後的火星車(下圖,源自航天局官網)太陽能電池表麵外觀
承擔本次火星車除塵塗層研發任務的教育部先進塗料工程研究中心成立於(yu) 2001年,為(wei) 複旦大學首個(ge)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要依托單位為(wei) 材料科學係。20年來一直從(cong) 事高性能、功能性和環保性塗層材料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承擔了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ti) 等國家重大、重點研究項目10多項,完成了近200項企事業(ye) 單位委托課題,攻克了多個(ge) “卡脖子”關(guan) 鍵技術,在國內(nei) 外相關(guan) 領域產(chan) 生了重要的學術和行業(ye) 影響。
近年來,除上述火星車除塵塗層外,塗料中心團隊研發的先進功能塗層還在其他國家重大工程應用方麵取得了明顯進展。如開發的漏油預警監測用顯色塗層,已在C919飛機成功驗證應用,成為(wei) C919的飛機漏油預警監測塗層供貨單位;與(yu) 航空航天係科研團隊合作,完成了“航空器表麵微納米功能塗層的應用技術研究”工作,為(wei) 本中心先進塗層材料在航空領域應用打下了基礎;與(yu) 航天八院合作研發的超黑塗層正在某航天器型號上進行應用。除航空航天領域外,該中心研製的先進塗層材料在海洋工程、跨海跨江大橋、工程機械等場合也得到了推廣應用,很好地支持了國家重大工程的建設和發展。
文章來源:複旦大學材料係
責任編輯:路遙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