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消費者來說,智能應該早就是一個(ge) 不再陌生的詞語。近兩(liang) 三年來,資本與(yu) 企業(ye) 的不斷湧入,讓這一市場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局麵。但在日漸火熱的市場背後,無法否認的是,智能家居行業(ye) 至今沒有擺脫外冷內(nei) 熱的僵局:智能單品雖層出不窮,但操作複雜、用戶體(ti) 驗差、終端難落地……業(ye) 界普遍認為(wei) ,智能家居距離真正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家電巨頭 混戰千億(yi) 市場
最近幾年,關(guan) 於(yu) 智能家居的話題一直是業(ye) 界熱點。尤其是下半年以來,各大互聯網企業(ye) 和家電巨頭的爭(zheng) 相入市,讓智能家居市場也日漸火熱。一方麵,阿裏巴巴、騰訊、小米、百度、京東(dong) 等多家互聯網企業(ye) 都推出了自家的芯片與(yu) 無線互聯解決(jue) 方案,試圖提前占位。
另外,傳(chuan) 統家電廠商如海爾、美的、格力也都在加快智能化的轉型。以海爾為(wei) 例,其最主要的智能家居項目是海爾U+智慧生活平台,主要目標就是建立一個(ge) 智慧家庭領域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和服務互動的行業(ye) 標準。而美的則推出了M-Smart智慧家居戰略,加速布局物聯網家居市場。
對此,業(ye) 界普遍認為(wei) ,之所以諸多企業(ye) 布局智能家居,是其潛在的市場蛋糕誘惑。數據預測,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在2016年將出現明顯增長。到2018年,隨著主要智能家居係統平台及大數據服務平台搭建完畢,市場規模將達到1800億(yi) 元人民幣。
落地與(yu) 概念 冰火兩(liang) 重天
火爆的智能家居概念,不僅(jin) 贏得了家電巨頭們(men) 的青睞,就連很多小企業(ye) 也在打智能家居的“牌”。而眾(zhong) 多中小企業(ye) 的入局,讓智能家居產(chan) 品普遍存在噱頭大於(yu) 實用的問題,整個(ge) 市場出現了“良莠不齊”的現狀。
“以智能電飯煲為(wei) 例,其主打的手機控製功能其實完全就是雞肋。”說到智能家居產(chan) 品,消費者王先生就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他表示,智能產(chan) 品就應當將產(chan) 品本身的智能化功能發揮到極致、用戶體(ti) 驗做到最佳,而不是添加沒有實際價(jia) 值的額外功能。
同樣,這樣的問題在市場銷售中也愈發凸顯。在一家智能家居體(ti) 驗中心,一位銷售人員就坦言:“雖然眼下智能家居市場非常火爆,但就銷量和落地情況來看,仍舊不容樂(le) 觀。”其表示,目前大多數智能家居產(chan) 品還隻是停留在能連接網絡、可以手機控製這幾個(ge) 單一的功能上,這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體(ti) 驗度。
市場全麵普及 仍需時日
通過走訪記者了解到,雖然市場大熱,但智能家居產(chan) 品仍屬於(yu) “小眾(zhong) 消費”。尤其是在蘭(lan) 州,大部分消費者都仍處於(yu) 觀望階段,隻有小部分消費者選擇提早“嚐鮮”。
據了解,目前市麵上專(zhuan) 業(ye) 的智能家居係統,已經可以實現用手機遙控包括燈光、冰箱、鎖門、窗簾在內(nei) 的居家設施。但價(jia) 格也相對較高,平均一套在五萬(wan) 左右,而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就目前來看,每天前來谘詢智能家居產(chan) 品的消費者非常多。但大多數都還在谘詢和觀望,真正下單的消費者非常少。”在居然之家,一家智能家居體(ti) 驗中心的導購告訴記者,目前係統化的智能家居之所以不夠普及,除了消費觀念之外,產(chan) 品價(jia) 格不夠親(qin) 民也是重要原因。對此,業(ye) 界也普遍認為(wei) ,作為(wei) 一種新興(xi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太高、性價(jia) 比不足等問題的存在,都將使智能家居全麵普及仍需時日。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