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兩(liang) 會(hui) 政務谘詢會(hui) 上,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方力向媒體(ti) 透露,目前環保部正在組織京津冀“2+4”核心區的北京、天津、保定、廊坊、滄州、唐山6市同步修訂應急預案。據了解,各地的新預案將以北京現有的應急預案為(wei) 參考標準,統一預警門檻,統一響應級別,並統一在同一級別下的減排比例。根據環保部要求,6市實現“三統一”標準的應急預案將於(yu) 今年9月前出台。
發布:京津等6市將統一預警啟動門檻
方力說,此前,京津冀各地的預警分級標準均不相同,其中,北京的啟動門檻最低。比如,北京紅色預警的啟動條件,隻需要預測空氣質量重汙染(AQI>201)持續3天(72小時)以上,即可啟動紅色預警,但是在北京周邊區域,該條件可能連橙色預警的啟動門檻都達不到。
據了解,天津、廊坊橙色預警的啟動門檻為(wei) :當預測將發生連續3天及以上“同樣的汙染程度,大家的認識應該一致,汙染到了什麽(me) 程度就要啟動什麽(me) 級別的預警,這對推動區域的汙染聯防聯控意義(yi) 重大。”方力表示,近日,環保部將組織位於(yu) 京津冀“2+4”核心區的北京、天津、保定、廊坊、滄州、唐山6市,同步修訂重汙染應急預案,並建議以北京現有應急預案的分級標準為(wei) 參考,在各級重汙染預警的啟動門檻、響應級別,以及同一響應級別應達到的減排比例上,率先實現統一。
重汙染應急措施應“因地製宜”
方力表示,盡管統一了預警分級、響應級別及其相應的減排比例,但是6市為(wei) 實現減排而采取的各項具體(ti) 措施卻“不能相同”,要視各地的經濟社會(hui) 狀況、產(chan) 業(ye) 結構特點,由各地定。比如橙色預警,各地都有削減30%的汙染物排放量,這個(ge) 削減量應該一致,但是具體(ti) 到怎麽(me) 去實現這30%的削減量,各地措施卻不能一致,因為(wei) 各地引起汙染的原因有差別,所以應對也應該因地製宜。
方力強調,此次6市重汙染應急預案同步修訂,還特別強調各地的減排措施針對性要強,使減排效果最大化,同時還要人性化,減少對市民生活的影響。
方力表示,當預測到有重汙染將發生時,各地要提前響應,讓重汙染晚發生,讓峰值濃度降低,實現減排效果最大化。同時,應急減排措施要以改善空氣質量為(wei) 目的,“比如說,同樣在機動車減排方麵,拿小車來講,國一、國二排放量比較大,那停駛就可能從(cong) 它們(men) 開始”,方力說,因為(wei) 停一輛國一的車,相當於(yu) 停好幾輛國五的車,那重汙染時,就要優(you) 先限製高排放車輛。
追問一:現行“紅警”門檻是否過低?
去年12月,北京接連兩(liang) 次啟動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相隔不過8天,由此也引發了公眾(zhong) 對紅警啟動門檻是否過低的質疑。對此,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表示,北京2013年版的重汙染應急預案中的預警分級,還是比較適宜的,2015年對重汙染應急預案修訂時,北京降低了預警的啟動門檻,這個(ge) 初衷是好的。因為(wei) 冬季重汙染對北京全年的空氣質量影響很大,以2013年為(wei) 例,2013年北京重汙染日58個(ge) ,而這58個(ge) 重汙染天為(wei) 全年的PM2.5濃度貢獻了40%,其他300多天才貢獻了60%,所以,北京降低重汙染預警的啟動門檻,實際上是想把預警提前一些,應急措施提前一些,使得重汙染濃度水平下降,對全年的空氣質量水平貢獻降低。
追問二:各地啟動時間是否會(hui) 統一?
柴發合介紹,京津冀哪些區域能夠統一,誰能進來都是經過研究的,如果地區間空氣質量差別很大的,不會(hui) 放在一起。另外,即使放在一起的區域,統一預警,啟動上也是有時間次序的,不是一下子大家都進行同一級別的預警。統一預警,最重要的是要統一標準,達到什麽(me) 級別,就要啟動什麽(me) 樣的預警,另外一個(ge) 統一就是同樣的預警級別下,減排的強度要一致。
追問三:其他周邊城市是否會(hui) 統一?
柴發合表示,京津冀區域一下子都統一難度較大,應該有一個(ge) 階段性,分層次。目前,京津冀劃定了“核心區”,即“2+4”,即北京+保定、廊坊,天津+滄州和唐山,也可以把北京、廊坊、保定先統一起來,然後再進一步把天津、滄州和唐山也統一進來,再下一步把京津冀統一起來。最後,京、津、冀、晉、內(nei) 蒙古、魯、豫等7省區市都統一起來。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