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wei) “太空金屬”“智慧金屬”的鈦金屬由於(yu) 其熔點高、密度小、強度大耐腐蝕、耐高低溫性能好等一係列特性被廣泛用於(yu) 航天航海、核電冶金醫療軍(jun) 工等眾(zhong) 多領域市場潛力巨大。
近年來,在鈦鐵礦儲(chu) 量豐(feng) 富的雲(yun) 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當地積極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在產(chan) 業(ye) 發展需要解決(jue) 的突出問題上發力,引入國內(nei) 龍頭企業(ye) 對本地困難企業(ye) 實施改革重組,推動滇中“鈦穀”崛起,正走出一條“鈦難”到“鈦強”之路。
困難企業(ye) 涅槃重生 滇中“鈦穀”愈加壯大
鈦是醫療、工業(ye) 、軍(jun) 工、航空航天、海洋等高新技術應用領域不可或缺的關(guan) 鍵材料。在精細化工領域,被譽為(wei) “味精”的鈦白粉廣泛應用於(yu) 塗料、塑料、化纖、陶瓷等行業(ye) 。
得益於(yu) 交通、區位以及產(chan) 業(ye) 基礎等,楚雄州在鈦產(chan) 業(ye) 發展方麵擁有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從(cong) 事鈦產(chan) 業(ye) 的企業(ye) 超過30家,形成了從(cong) 鈦礦采選到生產(chan) 高鈦渣、氯化法鈦白粉、海綿鈦、鈦材的完整鈦產(chan) 業(ye) 鏈,氯化法鈦白粉、鈦錠產(chan) 能居全國前列,被稱為(wei) 滇中“鈦穀”。楚雄州鈦產(chan) 業(ye) 主要分布在祿豐(feng) 市。幹淨、整潔,是記者步入祿豐(feng) 工業(ye) 園區龍蟒佰利聯集團新立鈦業(ye) 公司廠區的第一印象,即便是停車場也是井井有條——員工的汽車按照深淺色,有序停放在不同區域內(nei) 。“我們(men) 收購祿豐(feng) 新立鈦業(ye) 有限公司進行重組後,就做了這個(ge) 改革。停車場的細節,是我們(men) 許許多多改革中非常有趣的一個(ge) 。”龍蟒佰利聯集團新立鈦業(ye) 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劉紅星向記者介紹了整個(ge) 廠區的前世今生。祿豐(feng) 新立鈦業(ye)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立公司)曾是雲(yun) 南鈦產(chan) 業(ye) 的頭部企業(ye) 之一,銅、鉛、銀冶煉史悠久。2015年以來,隨著市場、融資等情況變化,祿豐(feng) 一些鈦產(chan) 業(ye) 企業(ye) 陷入困境。2018年底,新立公司瀕臨(lin) 破產(chan) ,2019年5月底公司被龍蟒佰利聯集團收購。龍蟒佰利聯集團新立鈦業(ye) 公司重組成立後,在政府支持下,企業(ye) 複產(chan) 技改工作順利完成,高鈦渣生產(chan) 線僅(jin) 用兩(liang) 個(ge) 半月就完成技改檢修,當年9月15日順利產(chan) 出鈦渣,海綿鈦生產(chan) 線10月5日產(chan) 出第一爐海綿鈦,鈦白粉生產(chan) 線12月底全線複產(chan) 。
龍蟒佰利聯集團新立鈦業(ye) 公司第一爐海綿鈦
劉紅星告訴記者,重組後企業(ye) 隻用了180餘(yu) 天,便實現了8萬(wan) 噸高鈦渣生產(chan) 線、1萬(wan) 噸海綿鈦生產(chan) 線順利複產(chan) ,月產(chan) 量逐步恢複到5000噸,實現了當年收購、當年複產(chan) 、當年盈利的目標,複產(chan) 技改累計投入資金7.47億(yi) 元。從(cong) 2020年3月至今,企業(ye) 所有生產(chan) 線均滿負荷運行,一天都沒停產(chan) 過。2022年,企業(ye) 的20萬(wan) 噸氯化法鈦白粉項目安評等合規手續全部完成。目前正在持續推進廠房建設等工作,第一條生產(chan) 線預計8月建成投入試生產(chan) 。
記者從(cong) 雲(yun) 南省工信廳獲悉,就雲(yun) 南而言,鈦產(chan) 業(ye) 雖然起步較晚,但轉型升級的步伐從(cong) 未停歇。經過多年發展,雲(yun) 南已具有完整鈦產(chan) 業(ye) 鏈,依托雲(yun) 南鈦業(ye) 、龍佰集團等龍頭企業(ye) ,“祿豐(feng) —武定—富民—五華”的“滇中鈦穀”愈加壯大。祿豐(feng) 工業(ye) 園區另一鈦產(chan) 業(ye) 巨頭——雲(yun) 南鈦業(ye) 股份有限公司自2020年2月底複工複產(chan) 以來,1.4萬(wan) 噸鈦及鈦合金等稀有難熔金屬錠、坯的熔鑄和2萬(wan) 噸多品種延伸加工產(chan) 能逐步恢複。此外,投資6億(yi) 元的年產(chan) 3萬(wan) 噸電熔氧化鋯產(chan) 業(ye) 基地項目選址祿豐(feng) 工業(ye) 園區勤豐(feng) 片區,將於(yu) 今年4月底建成投產(chan) 。
從(cong) “鈦難”到“鈦強”之路
相關(guan) 人士認為(wei) ,滇中“鈦穀”得以涅槃重生,不僅(jin) 得益於(yu) 資源、區位、交通等優(you) 勢,更在於(yu) 重組改革、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其中,原新立公司的重組脫困凝聚了各方的共同努力,成為(wei) 滇中“鈦穀”改革突圍的生動注腳。引進管理團隊、注入新生力量。“重組之後,龍蟒佰利聯集團立即派出由常務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總工程師等60餘(yu) 人組成的管理及技術團隊。”龍蟒佰利聯集團新立鈦業(ye) 公司人事行政部副部長李光春介紹。重點解決(jue) 企業(ye) 技術難題。在原新立公司陷入困境的過程中,技術之痛是關(guan) 鍵因素之一。“由於(yu) 對技術掌握不夠,老公司第一次生產(chan) 氯化鈦就出現了把爐子燒穿的事故。”該公司生產(chan) 運行部副部長魏佩傑對曾經的心酸記憶猶新,他曾是老公司的生產(chan) 運營科科長。“重組後,新企業(ye) 重點解決(jue) 生產(chan) 技術問題,成立複產(chan) 工作領導小組,老員工和‘救兵’相互配合,一共成立5個(ge) 工作組,在技術問題上攻堅克難,用兩(liang) 個(ge) 月破解技術瓶頸,生產(chan) 就開始轉好了。”李光春說。重視黨(dang) 員的帶頭作用,將黨(dang) 員放在關(guan) 鍵位置。據介紹,龍蟒佰利聯集團新立鈦業(ye) 公司把優(you) 秀黨(dang) 員安排到關(guan) 鍵技術和重要崗位,引領公司的重大技術攻關(guan) ,使黨(dang) 員成為(wei) 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目前,8個(ge) 車間主任、技術骨幹均由黨(dang) 員擔任。“我們(men) 實行這項改革一年左右,就取得發明專(zhuan) 利、實用新型專(zhuan) 利數十項,極大促進企業(ye) 增效降本。”劉紅星說。
在企業(ye) 不斷探索的路上,當地政府也傾(qing) 盡所能。祿豐(feng) 工業(ye) 園區管委會(hui) 辦公室主任金漢明介紹,祿豐(feng) 高度重視鈦產(chan) 業(ye) 發展,從(cong) 政務服務管理局、園區管委會(hui) 、勤豐(feng) 鎮人民政府抽調精幹工作人員組成服務專(zhuan) 班,長期駐廠跟蹤服務,在審批流程、工人招聘等環節全方位幫助企業(ye) 改革。不僅(jin) 如此,當地政府部門從(cong) 細節上下功夫,方便企業(ye) 員工生產(chan) 生活,比如恢複了中國郵政集團祿豐(feng) 分公司勤豐(feng) 羊街郵政網點業(ye) 務,解決(jue) 員工郵政不便問題;勤豐(feng) 鎮衛生院安排2名醫務人員長期進駐公司醫務室工作,解決(jue) 員工看病不便問題……重組至今,龍蟒佰利聯集團新立鈦業(ye) 公司和雲(yun) 南鈦業(ye) 等企業(ye) 帶動當地鈦產(chan) 業(ye) 有序發展。此外,祿豐(feng) 市還先後引進祿豐(feng) 宏大鈦新材料有限公司、雲(yun) 南雲(yun) 宏鈦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ye) 。2021年,祿豐(feng) 市鈦產(chan) 業(ye) 實現產(chan) 值15.89億(yi) 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4.9%,帶動就業(ye) 1039人。“目前公司投資50億(yi) 元的二期項目正在進行,未來我們(men) 要把祿豐(feng) 的鈦產(chan) 業(ye) 打造成中國綠色新‘鈦穀’。”劉紅星說。
突破瓶頸 打造“中國綠色新鈦穀”
當前,雲(yun) 南省、楚雄州相關(guan) 部門和企業(ye) 推動鈦產(chan) 業(ye) 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相關(guan) 企業(ye) 還將生產(chan) 高端鈦材產(chan) 品,大力發展鈦材延伸加工,形成鈦材深加工產(chan) 業(ye) 集群,將楚雄州真正打造成為(wei) “中國綠色新鈦穀”,推動雲(yun) 南高端設備製造業(ye) 發展。但記者調研發現,滇中“鈦穀”仍存在資源集中度不高,鈦礦開發小而散,以及生產(chan) 成本高、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發體(ti) 係不健全等瓶頸,產(chan) 、學、研、用結合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尚未形成,產(chan) 品向上下遊延伸拓展的程度低。生產(chan) 成本較高也亟須解決(jue) 。劉紅星介紹,隨著能耗雙控要求的落實,海綿鈦和鈦白粉生產(chan) 所用的輔料涉及化工、冶金、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ye) ,部分輔料如石油焦、鎂等屬於(yu) “兩(liang) 高”項目,采購成本將上升。
海綿鈦生產(chan) 現場
相關(guan) 人士介紹,我國高端製造領域將出現鈦材料應用的新增長極,市場潛力巨大。雲(yun) 南已探明鈦鐵礦儲(chu) 量豐(feng) 富,是國內(nei) 擁有從(cong) 鈦礦到鈦材完整產(chan) 業(ye) 鏈的重點地區,技術優(you) 勢和水電清潔能源優(you) 勢突出。金漢明認為(wei) ,應發揮祿豐(feng) 資源優(you) 勢,合理布局、突出重點,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率,加快高品質鈦材向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醫療、軍(jun) 工等高端應用領域的產(chan) 業(ye) 鏈延伸發展,最終實現雲(yun) 南鈦產(chan) 業(ye) 鏈升級和全麵發展。繼續利用好滇中地區的礦產(chan) 資源、能源支持、交通運輸等三大發展優(you) 勢,推動雲(yun) 南鈦產(chan) 業(ye) 的崛起。劉紅星、金漢明等人認為(wei) ,在礦產(chan) 資源方麵,以武定、祿豐(feng) 為(wei) 代表的滇中地區鈦礦儲(chu) 量占到雲(yun) 南省的5成以上,且開采條件優(you) 越,再加上減稅降費等政策支持、交通運輸的區位優(you) 勢,滇中“鈦穀”前景可期。加大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受訪人士建議,應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建立科研投入持續穩定增長及長效機製,不斷提升雲(yun) 南鈦產(chan) 業(ye) 自主創新能力;加大項目平台建設和激勵政策調整,加快科研人才引進,構建聯合創新專(zhuan) 家體(ti) 係,建成高水平的管理和科技人才隊伍。
相關(guan) 人士建議,還可以進一步支持相關(guan) 企業(ye) 在昆明建設鈦鋯產(chan) 業(ye) 新材研發中心,形成以昆明為(wei) 總部的總部經濟效益,吸引全球高端技術人才,打造高質量人才隊伍,提升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提升雲(yun) 南鈦產(chan) 業(ye) 技術水平。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