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0日,全國兩(liang) 會(hui) 繼續在北京召開。每年兩(liang) 會(hui) ,總會(hui) 有那麽(me) 幾個(ge) 關(guan) 鍵詞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上,引起人們(men) 的熱議,影響中國企業(ye) 的發展。比如,2015年出現的“互聯網+”和“一帶一路”等熱詞,到至今對企業(ye) 發展的影響還未褪去。
今年,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作政府工作報告上,在談到2016年的工作重點時,李克強總理說:要鼓勵企業(ye) 開展個(ge) 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chan)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裏,讓人覺得耳目一新,也備受社會(hui) 各界的關(guan) 注。
那麽(me) ,“工匠精神”跟塗料行業(ye) 有什麽(me) 關(guan) 係?會(hui) 對塗料企業(ye) 造成怎樣的影響?
提到工匠“工匠精神”,不少人會(hui) 聯想到瑞士的鍾表、德國的汽車。其實,對於(yu) “工匠精神”的理解,不同的行業(ye) 有著不同的看法,但總體(ti) 的意思是:工匠對自己產(chan) 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創新進取的精神理念。在塗料行業(ye) 中,“工匠精神”指的是保證產(chan) 品質量,不斷推陳出新、延長服務產(chan) 業(ye) 鏈。因為(wei) 塗料屬於(yu) 半成品,塗裝效果的好壞不僅(jin) 取決(jue) 於(yu) 產(chan) 品,更取決(jue) 於(yu) 施工。這也意味著塗料企業(ye) 除了需要不斷創新工藝與(yu) 優(you) 化產(chan) 品來適應市場變化,還需要將“工匠精神”同時注入塗裝技術和塗裝服務中。
近兩(liang) 年,中國經濟增長緩慢,市場危機重重,企業(ye) 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對於(yu) 塗料行業(ye) 來說,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和房地產(chan) 開發與(yu) 投資增速放慢,市場競爭(zheng) 變得愈發激烈,塗料企業(ye) 的發展一波三折,部分中小塗料企業(ye) 麵臨(lin) 倒閉的危險……而失敗的塗料企業(ye) ,追根究底,缺乏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下麵,筆者將從(cong) 三個(ge) 方麵描述“匠人精神”如何促進塗料企業(ye) 的發展。
提高塗料產(chan) 品品質
工業(ye) 革命之後,機器化大生產(chan) 代替了手工作坊的生產(chan) ,工匠逐漸受到了冷落。然而,在機器化大生產(chan) 的時代,更注重產(chan) 品的精度和品質,這和工匠精神不謀而合。
“快”字的時代,“精雕細琢”似乎有些跟不上時代的主題,日新月異的科技促使塗料企業(ye) 一次次引入先進設備進行規模化生產(chan) 。
當前中國塗料廠家遍布全國各地,已經成為(wei) 世界名副其實的塗料生產(chan) 大國,然而真正能將市場做大做強的,卻是屈指可數,其中還不乏外國塗料品牌的產(chan) 品。而導致我國消費能力外流的原因,應是我國塗料產(chan) 品質量參差不齊,假冒偽(wei) 劣產(chan) 品遍布各地。
據統計,2015年中國人境外消費的總額達1.2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買(mai) 走全球46%的奢侈品。而在塗料行業(ye) ,國外品牌、每年在中國的銷量也總是名列前茅。驚人的數據,間接表明了我國社會(hui) 日益增長的品質需求與(yu) 行業(ye) 有效供給不足間的矛盾,折射出當前中國經濟主要矛盾在供給側(ce) ,而不是在需求側(ce) 。
2015年末,“供給側(ce) 改革”開始被陸續提及,國家希望從(cong) 供給、生產(chan) 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chan) 力,提升競爭(zheng) 力促進經濟發展。具體(ti) 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屍企業(ye) ,淘汰落後產(chan) 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xing) 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給,提高供給質量是必須跨過的坎,而要真正邁開這一大步,則需要堅韌不拔、一絲(si) 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來推進。
不斷進行科技創新
古語雲(yun) :“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僅(jin) 體(ti) 現了對產(chan) 品精心打造、精工製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斷吸收最前沿的技術,創造出新成果。
我國塗料行業(ye) 經過數十年一路高歌猛進的發展,產(chan) 量已經翻了幾番,成為(wei) 名符其實的塗料大國。但是發展至今,中國還沒有坐上“塗料強國”的位置。當然,這受製於(yu) 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產(chan) 品不合格、假冒塗料橫行和市場同質化現象嚴(yan) 重等等,而追根究底,是由於(yu) 我國部分塗料企業(ye) 自主創新能力弱。
而“工匠精神”的提出,讓人們(men) 不得不反思“中國製造”的短板。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中國製造2025》通知,部署全麵推進實施製造強國戰略,聚焦製造業(ye) 綠色升級、智能製造、高端裝備創新三大方向。
《中國製造2025》計劃發布後,引起國內(nei) 眾(zhong) 多行業(ye) 思考,尤其在近年發展迅速的塗料行業(ye) ,更是引發不少討論。“目前我國很多塗料企業(ye) 還停留在單純追求產(chan) 量的階段,意圖通過產(chan) 量來搶占更多市場份額。”有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雖然國內(nei) 不少塗料企業(ye) 產(chan) 量可觀,但如果產(chan) 品質量得不到保障,消費者不買(mai) 賬,企業(ye) 也無法獲得預期利潤。
因此,要實現《中國製造2025》確定的目標和任務,從(cong) “中國製造”轉向“中國智造”,尤須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不斷吸收最前沿技術,增強持續增長的活力和動力,更好地適應和引領新常態。
總而言之,將“工匠精神”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就是為(wei) 了進一步塑造它、強化它,讓它成為(wei) 社會(hui) 共識,成為(wei) “中國製造”邁向“中國智造”強有力的內(nei) 在支撐。
延長服務產(chan) 業(ye) 鏈
近年來,隨著社會(hui)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men) 的消費觀念也有了巨大轉變。他們(men) 不再滿足於(yu) 產(chan) 品的實用性,而是開始關(guan) 注產(chan) 品的品質和品牌意識,也更注重後期的服務項目。在這追求體(ti) 驗感和滿意度的時代,塗料企業(ye) 紛紛轉賣產(chan) 品為(wei) 服務。
俗話說“三分油漆,七分油工”,講的是塗料隻有配合標準化的塗裝工藝,才能獲得最佳的塗裝效果。塗料作為(wei) 一種半成品,品牌建設的核心最終還是要走向終端,因此塗料經銷商需轉型塗裝服務商,深入挖掘中國塗料產(chan) 業(ye) 的“工匠”精神。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工匠精神”強調的是要提升中國產(chan) 品和服務的質量,這些產(chan) 品和服務包括消費品、製造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提升的方式可以是個(ge) 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chan) ,無論哪種產(chan) 品和服務,也無論用何種方式產(chan) 生,都需要有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就是對自己的產(chan) 品和服務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因此,在塗料行業(ye) 市場中,為(wei) 給消費者做出理想的塗裝效果,需要大批技術過硬的塗裝工人,在專(zhuan) 業(ye) 領域上不斷提升塗裝技術,最終呈現出完美的塗膜效果。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