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有過召回,兒(er) 童玩具有過召回,但說到產(chan) 品,除了少數企業(ye) 的主動行為(wei) ,召回似乎與(yu) 這個(ge) 行業(ye) 毫不相關(guan) 。今年,這種尷尬將徹底破除。《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從(cong) 1月1日起,兒(er) 童家具、家用電器、照明電器等20類產(chan) 品,若危及人身、財產(chan) 安全,須進行召回,其他消費品也可參考此規定。這就意味著一旦涉及危害人身財產(chan) 安全,家居品也不能例外,將會(hui) 被召回。
知識篇
新規兒(er) 童家具有缺陷廠家須召回
京華時報記者從(cong)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獲悉,從(cong) 今年1月1日起,《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該辦法旨在“規範缺陷消費品召回活動,預防和消除消費品缺陷可能導致的傷(shang) 害,保障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chan) 安全”,並將兒(er) 童家具、照明電器等品類納入召回範圍之列。此前,2014年3月15日實施的新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首次明確了經營者的召回義(yi) 務,並要求經營者承擔消費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費用,但未對召回的具體(ti) 品類等作出具體(ti) 解釋。
該辦法解釋,所稱缺陷“是指由於(yu) 設計、製造、警示標識等原因導致的在同一批次、型號或者類別的消費品中普遍存在的不符合國家標準、行業(ye) 標準中保障人身、財產(chan) 安全要求的情形或者其他危及人身、財產(chan) 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主要針對的是危及人身、財產(chan) 安全的產(chan) 品。
通知對生產(chan) 者、經營者、相關(guan) 主管部門都提出了要求,其中生產(chan) 者是“缺陷消費品召回的主體(ti) ”,而且“確認消費品存在缺陷的,應當向生產(chan) 者所在地省級質檢部門報告調查分析結果,並立即采取措施,停止生產(chan) 、銷售、進口存在缺陷的消費品,按本辦法的規定實施召回”,並“向所在地省級質檢部門和質檢總局報告消費品在中國境外實施召回的信息”。
按照該辦法,實施召回管理的消費品含“電子電器”和“兒(er) 童用品”兩(liang) 大類,其中電子電器中包括家用電器、照明電器、電動工具等9類產(chan) 品;兒(er) 童用品中則包括兒(er) 童家具、兒(er) 童裝飾用品、兒(er) 童服裝等11類產(chan) 品。
該辦法還表示,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規而行外,“尚未列入目錄的其他消費品需要召回的,可以參照本辦法執行”。
質檢總局今年2月在回應該辦法適用範圍時解釋,這樣做,既實行了統一的管理體(ti) 製和召回程序,有利於(yu) 節約立法資源和行政資源,又不搞一刀切,由各地根據當地客觀實際參照執行。從(cong) 法律層級來看,《辦法》屬於(yu) 質檢總局規範性文件。相關(guan) 質量問題可依照《產(chan) 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消費者發現缺陷產(chan) 品可報告
京華時報記者還發現,《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辦法》第十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ge) 人可以向產(chan) 品質量監督部門反映消費品可能存在缺陷的信息。”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chan) 品管理中心不僅(jin) 會(hui) 公布國內(nei) 外的產(chan) 品召回信息、相關(guan) 法規,還設立了缺陷信息報告,供公眾(zhong) 通過網絡、微信、電話、郵件等平台反映相關(guan) 問題。
京華時報記者致電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chan) 品管理中心的電話平台,工作人員表示,消費者如果懷疑家裏的消費品,如木家具有異味、床單含致癌物等問題,不管有無相應檢測文件,都可以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chan) 品管理中心網站上的“缺陷信息報告”據實反映並提交。缺陷產(chan) 品管理中心會(hui) 有工作人員組織相應的專(zhuan) 家對於(yu) 問題進行分析,看看是否涉及安全和批次問題。如果涉及危害安全且屬於(yu) 某一批次產(chan) 品共有的問題,就會(hui) 采取相應的召回措施。
小常識:召回不等於(yu) 退回
“召回”並非“生產(chan) 者將賣出去的缺陷產(chan) 品重新返廠”。京華時報記者了解到,《缺陷產(chan) 品》規定,“召回”是“指消費品生產(chan) 者對存在缺陷的消費品采取措施消除缺陷或降低、消除安全風險的活動”。召回的方式有兩(liang) 種,一是消費者可將缺陷產(chan) 品退貨,二是廠家將產(chan) 品采取某種設施,來消除安全隱患。
另外,在不少人的理解中,缺陷產(chan) 品就是不合格產(chan) 品,但有質檢部門內(nei) 部人士指出,召回品並不一定是不合格產(chan) 品。缺陷產(chan) 品是指在設計、製造工藝、使用規範等存在不科學不合理,在實際使用中存在傷(shang) 害的可能性,或者存在傷(shang) 害的事實。
探因篇
家居行業(ye) 鮮有召回
自從(cong) 新消法明確經營者對缺陷消費品的“召回”義(yi) 務外,2014年廣東(dong)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曾發布了一批缺陷商品名單,其中26批次缺陷床品因pH值和含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項目不合格,認定為(wei) “有危及人身、財產(chan) 安全危險”,並責令涉事企業(ye) 履行召回義(yi) 務。但京華時報記者調查發現,當時除少數品牌在官網上公布召回的相關(guan) 信息外,大多數床品企業(ye) 對此置若罔聞。行業(ye) 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除了偶爾聽說宜家會(hui) 進行召回外,其他企業(ye) 的“召回”真沒聽說過。京華時報記者查閱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chan) 品管理中心網站發現,新消法實施後,召回的產(chan) 品主要集中在兒(er) 童玩具、筆記本電池或電源線等相關(guan) 產(chan) 品,家居產(chan) 品雖然有,但比較少,進口嬰兒(er) 浴盆、食物垃圾處理器、吸頂燈等品類各有過一起召回事件。
對於(yu) 家居行業(ye) 來說,經常會(hui) 出現有害物質超標等情況,或者某些材質如玻璃、尖角傷(shang) 人等情況。家紡業(ye) 經常被抽檢含有害物質,智能馬桶也在去年底被曝有多個(ge) 傷(shang) 人事件,京華家居也報道過某家具品牌的木床因為(wei) 鑲嵌了金屬材料而導致消費者意外受傷(shang) 的事故。但為(wei) 何國內(nei) 少見對家居品的召回,甚至聞所未聞?
行業(ye) 存有特殊性
國家家具及室內(nei) 環境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助理孫書(shu) 冬表示,人造板如果有不合格產(chan) 品,確實會(hui) 進行召回;但家具可能有些特殊情況。“不少產(chan) 品屬於(yu) 定製產(chan) 品,大多根據買(mai) 方要求來設計製作的,可能會(hui) 存在單個(ge) 型號產(chan) 品數量不太多的情況。”此外,關(guan) 於(yu) 有害物質超標等問題,即便是同一批次同一型號的產(chan) 品,廠家如果更換了人造板,也會(hui) 出現不一樣的結果。他認為(wei) 這都從(cong) 客觀上給家具召回帶來了難度。
中國陶瓷工業(ye) 協會(hui) 智能衛浴分會(hui) 秘書(shu) 長黃芯紅則認為(wei) ,其他召回的品類都是相同規格型號的流水線產(chan) 品,“召回後進行某個(ge) 零配件的更換即可”,但以智能馬桶來講,如果僅(jin) 是蓋板還比較簡單,但若涉及整體(ti) 產(chan) 品,其不僅(jin) 涉及電路本身,還與(yu) 安裝息息相關(guan) 。“操作起來很麻煩,而且成本比較高昂。”他認為(wei) ,即便要召回,也應該與(yu) 其他品類產(chan) 品區別對待。
不時發布召回信息的宜家家居在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產(chan) 品召回成本主要表現在產(chan) 品本身、運營成本等方麵,還需要企業(ye) 在召回工作中有完整和嚴(yan) 密的工作流程以保證各環節連續一致。
多數企業(ye) 回避公開問題
對於(yu) 家具結構安全,廠家不夠重視也是一方麵。孫書(shu) 冬以兒(er) 童家具國標實施近4年的抽檢感受為(wei) 例,該標準主要在於(yu) 對兒(er) 童安全的保護,但曆次抽檢不合格的家具企業(ye) 都有不少,有些企業(ye) 被檢不合格還會(hui) 狡辯。“被檢不合格都不采取措施,召回又從(cong) 何談起呢?”
而家紡多次被曝產(chan) 品不合格,甚至還有過召回記錄。京華時報記者在采訪某家紡協會(hui) 秘書(shu) 長時,該秘書(shu) 長還堅稱行業(ye) 不合格率主要發生在縮水率、標識不合格等方麵,“涉及危害安全的項目基本沒有,也就不涉及召回了”。
還有廠家擔心,召回會(hui) 導致消費者認為(wei) 賣場或廠家在產(chan) 品生產(chan) 和把關(guan) 上不嚴(yan) ,因此寧願低調處理。對此,宜家家居並不認可,“在產(chan) 品的抽檢、銷售和顧客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及潛在隱患時,我們(men) 的首要任務是避免消費者和員工在使用產(chan) 品過程中受到傷(shang) 害,在立即暫停銷售的同時對產(chan) 生問題的原因進行調查。根據具體(ti) 情況,宜家會(hui) 采取下架停售、召回修複及產(chan) 品召回等措施,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證消費者利益及安全”。
社會(hui) 整體(ti) 認知不足
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也發現,無論是廠家還是協會(hui) 或者業(ye) 內(nei) 人士,對於(yu) 召回都很陌生,甚至對召回的認識也不準確。不少人士將其歸納為(wei) 售後問題。“一般顧客反映產(chan) 品存在什麽(me) 問題,廠家都會(hui) 非常及時地解決(jue) 掉,就不涉及召回了。”還有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單純從(cong) 產(chan) 品設計角度就可杜絕安全隱患,也就不存在召回了。
另一方麵,消費者和廠家的集體(ti) 認知也導致了召回很少見。孫書(shu) 冬表示:“一旦發生家具傷(shang) 人事故,其實無論是商家還是消費者,都不會(hui) 從(cong) 產(chan) 品本身角度意識到安全問題,更多的是從(cong) 人大意了、不小心等角度找原因,而非從(cong) 產(chan) 品設計、製作上找原因。”
宜家方麵雖然表示消費者對產(chan) 品召回信息非常關(guan) 注,會(hui) 通過電話、網絡、新媒體(ti) 等不同渠道跟宜家進行溝通了解情況,但也承認“真正到宜家商場退換貨的人並不是很多”。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