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陽裏,手捧著星巴克的碳燒還不時的散發出陣陣濃鬱的焦香,輕鬆的氣氛中塗料行業(ye) 老兵、資深技術大拿譚峻峰先生,和塗料媒體(ti) 人賢冬暢談著塗料營銷模式的問題。一個(ge) 技術人能帶給我們(men) 什麽(me) 新思路嗎?令人倍感意外的是,我們(men) 聊起了現在一眾(zhong) 塗料廠商的困境和求索,聊起了新商業(ye) 模式,聊起了互聯網+,聊起了眾(zhong) 籌,聊起了商業(ye) 模式的創新,譚工卻始終沒有談論太多創新性的技術或與(yu) 技術相關(guan) 的話題。事實上我們(men) 知道他和他的團隊,是中國頂尖的建築塗料色彩技術團隊,而卻在塗料的清潔生產(chan) 領域剛剛有一項重大技術突破,他們(men) 成功研發了國內(nei) 第一條全自動調色灌裝碼垛機器人生產(chan) 線。漸漸地我們(men) 驚訝於(yu) 一個(ge) 技術人與(yu) 眾(zhong) 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深度,果然不僅(jin) 僅(jin) 局限於(yu) 技術層麵一城一池之得失。雖然這次談話以其視角和傾(qing) 向性屬一家之言,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men) 也似乎聽到了即將開啟的新商業(ye) 模式——股權眾(zhong) 籌和產(chan) 品眾(zhong) 籌,將為(wei) 塗料行業(ye) 帶來的陣陣春雷。
在陽光斜照的角落裏,我們(men) 從(cong) 當前的塗料市場狀況談起。譚工分析,建築塗料已經明顯分為(wei) 工業(ye) 級市場和消費級市場,一塊就是以大型地產(chan) 商集采為(wei) 主的市場,如恒大萬(wan) 科的批量精裝房市場就是典型的工業(ye) 級市場,還有就是裝飾公司和專(zhuan) 業(ye) 用戶使用塗料的領域;另一塊就是消費者自行購買(mai) 塗料的市場。
消費級市場中最大量的平塗乳膠漆品類現在基本處於(yu) 、這樣大品牌的寡頭統治之下,他們(men) 的市場份額和認可度都很高,很多國內(nei) 品牌在店麵現在已經很難走貨,逼得民營塗料行業(ye) 大家在矽藻泥、藝術塗料這些新產(chan) 品領域尋求市場機會(hui) ,而且還助長了各類“神棍功能塗料”充斥市場。這種分化的局麵以後在消費級市場還會(hui) 加劇,在消費級市場中最大一塊蛋糕上的不斷弱化是我們(men) 這些塗料人心中的隱痛,沒有新思路來迎接市場變化,消費級市場裏國內(nei) 塗料品牌的市場份額會(hui) 越來越少。
令我們(men) 奇怪的是,譚工一個(ge) 搞技術的,從(cong) 何時開始關(guan) 注起新商業(ye) 模式了呢?
譚工表情漸漸嚴(yan) 肅起來,對我們(men) 說,他在民營塗料企業(ye) 中工作和服務多年,在消費級市場始終感受到立邦、多樂(le) 士這些大品牌的擠壓,有時因品牌的運作要照顧冗長的通路,人為(wei) 導致的產(chan) 品力與(yu) 大品牌間的巨大差異,作為(wei) 技術人會(hui) 感覺很痛心很無能為(wei) 力。近年大家也看到了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帶給各行各業(ye) 的衝(chong) 擊,感覺傳(chuan) 統民營企業(ye) 的商業(ye) 模式已經越來越成為(wei) 企業(ye) 低效率運營的負擔,廠家的剛性製造模式和商家的渠道庫存壓力必然導致產(chan) 品送到消費者手中時的總成本高企,在消費級市場的競爭(zheng) 中漸行漸遠,慢慢掉隊。
強大的競爭(zheng) 對手和用戶多樣化個(ge) 性化的要求有時在倒逼著企業(ye) 轉型,往高效、彈性運營轉型。
消費級市場以前是重銷售現在必須重服務;以前是重資產(chan) 現在必須是輕資產(chan) ;以前是批量製造現在可能要轉為(wei) 私人定製。服務的對象也變化了,建築裝飾塗料的消費群體(ti) 也在轉向80、90後,我們(men) 似乎在舊的商業(ye) 體(ti) 係下找不著北,用流行的話說是沒法給消費者畫像了。我們(men) 的舊渠道離真正的消費者太遠了。
而譚工的目標就是建築塗料的消費級市場,他們(men) 的團隊都是年輕人,大家都明白新業(ye) 態新模式才有成長的機會(hui) 。如果不想在傳(chuan) 統業(ye) 態中溫水煮青蛙般昏昏沉沉混下去,那就必須深入研究和關(guan) 注各種新商業(ye) 模式,徹底拋棄固有思維,並找到塗料這種傳(chuan) 統產(chan) 品的結合部在什麽(me) 地方,才是我們(men) 這些新塗料人應該做的。
但首當其衝(chong) 的問題是,即然塗料的消費級市場有變成寡頭市場的趨勢,那有什麽(me) 新辦法能在這種市場中尋找結合部或是突破口?
譚工認為(wei) ,首先現在的消費級市場最缺乏的不是技術,是自信。傳(chuan) 統塗料企業(ye) 一些短視的做法,讓國產(chan) 品牌的形象不太好,這是事實。對我們(men) 來說,縱然我們(men) 是一群產(chan) 品高手,也要把認認真真做好產(chan) 品的良心放在第一位,高調唱得再好聽,產(chan) 品不好用也是枉然。
其次,我們(men) 做眾(zhong) 籌,做民用建築塗料,做乳膠漆,本身就是一個(ge) 挑戰權威、挑戰巨人的行為(wei) ,本身就是一種英雄主義(yi) 的做法;我們(men) 不相信市場地位和廣告,我們(men) 不相信市場霸主,我們(men) 隻相信消費者的眼光和對未來的期待。
眾(zhong) 籌就是一種把我們(men) 和消費者緊密聯結,共同收獲未來的最佳商業(ye) 模式。
而眾(zhong) 籌這個(ge) 字眼,當今社會(hui) 已經時時充斥在耳邊,縈繞不絕。所謂用新的商業(ye) 模式顛覆傳(chuan) 統商業(ye) 模式。夢想挺大,也挺遠,一桶塗料如何把新的商業(ye) 模式構建起來呢?想想都有點不可思議。
譚工沒有反駁,反而興(xing) 奮起來。他說眾(zhong) 籌簡而言之就是大眾(zhong) 募資做一個(ge) 事情,可以是為(wei) 一件產(chan) 品和一個(ge) 創意募資,也可以為(wei) 一個(ge) 新項目新企業(ye) 募資,然後由大眾(zhong) 共享成功和經濟利益。這種新的商業(ye) 模式就是與(yu) 大眾(zhong) 共享,把大眾(zhong) 拉進價(jia) 值鏈,重建價(jia) 值鏈,把大眾(zhong) 以前的簡單消費行為(wei) 轉變為(wei) 參與(yu) 企業(ye) 和擁有行為(wei) ,也就是消費可以變為(wei) 投資行為(wei) 。
目前在國家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的宏圖下,借助移動互聯網的高效傳(chuan) 播,當下眾(zhong) 籌也是一種全新的高效率的融資方式。
以前企業(ye) 創業(ye) 也就是小團隊的勝利,一小群人賺錢,現在是大眾(zhong) 和參與(yu) 者共同的勝利。大眾(zhong) 共享對於(yu) 企業(ye) 來講最具潛力的是以粉絲(si) 和用戶為(wei) 基礎的股權眾(zhong) 籌領域,理想狀態下公司應從(cong) 自已的消費者那裏融資,而現實是每年隻有寥寥幾家資金充足的公司才有機會(hui) 上市。對於(yu) 有風險的創業(ye) 公司,單打獨鬥的創業(ye) 者,瘋狂的藝術家,或者是在車庫中創業(ye) 的熱血青年而言,他們(men) 負擔不起這樣繁重的文案工作和層層的金融官僚審批程序,如果存在一個(ge) 開放的機製,使得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在監管下將其所有權向公眾(zhong) 發行,那將給商業(ye) 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想想證監會(hui) 、發審委,衙門口,門難進,臉難看,再想想股權眾(zhong) 籌,想想就過癮。
我們(men) 這次就要勇敢的走出第一步,設計了一款極致高性能內(nei) 牆塗料與(yu) 消費者分享,不僅(jin) 各項指標全方麵超越立邦、多樂(le) 士這些品牌中的優(you) 級品,價(jia) 格接受度也很高,滿足80、90後最主流最簡明的用戶需求。同時嚐試做產(chan) 品眾(zhong) 籌和股權眾(zhong) 籌,目的就是跟我們(men) 的用戶建立一種長期共生關(guan) 係。如果用戶通過優(you) 能的產(chan) 品眾(zhong) 籌,使用了2000萬(wan) 罐的塗料產(chan) 品,那對應的股權眾(zhong) 籌數量足以支撐用戶們(men) “消費”出一家中國最大的塗料企業(ye) 。
這種新商業(ye) 模式的爆發力是驚人的。
這麽(me) 一說,漸漸地我們(men) 有點理解譚工的思路了。這個(ge) 模式的設計源於(yu) 其他行業(ye) 產(chan) 品,且不乏成功的或正在路上飛奔的案例。我們(men) 急切的想知道,眾(zhong) 籌這種商業(ye) 模式是怎麽(me) 改變塗料行業(ye) 價(jia) 值鏈的?
譚工是一個(ge) 隻要打開話筒,就不掖著藏著的豪爽俠(xia) ,很直接的告訴我們(men) 。傳(chuan) 統價(jia) 值鏈主要是由上遊原料供應商,塗料製造商,下遊經銷商構成,客戶買(mai) 塗料其實就是一個(ge) 簡單的購買(mai) 行為(wei) 。
而眾(zhong) 籌這種新商業(ye) 模式通過把客戶(最終消費者)拉進價(jia) 值鏈,通過與(yu) 客戶的交互式戰略實現了各個(ge) 價(jia) 值群體(ti) 的互動,其中產(chan) 品眾(zhong) 籌就深刻改變著產(chan) 品的發明、設計、銷售、使用等各個(ge) 環節,已經成為(wei) 品牌與(yu) 客戶群體(ti) 一種全新的溝通方式。
小米,ZUK(聯想投資的神奇工場出品)這些互聯網新銳企業(ye) 的產(chan) 品眾(zhong) 籌,通過大量與(yu) 粉絲(si) 互動,不斷打磨思路和產(chan) 品,甚至在產(chan) 品還沒有問世前就已經提前預約好訂單,保證了良好的現金流和生產(chan) 符合市場需求的產(chan) 品,不斷高速發展著,貼近用戶,娛樂(le) 用戶,與(yu) 用戶共贏,給我們(men) 樹了前進的標杆。
我們(men) 問道,在這個(ge) 價(jia) 值鏈上,眾(zhong) 籌能為(wei) 用戶帶來什麽(me) 益處?
譚工說,以前用戶在終端店買(mai) 一桶塗料,用戶拿走塗料,企業(ye) 和經銷商拿走利潤,用戶的滿意程度並不確定,他可能買(mai) 到好的產(chan) 品也可能買(mai) 到不滿意的產(chan) 品,由於(yu) 用戶在傳(chuan) 統價(jia) 值鏈中處於(yu) 無足輕重的地位,用戶的滿意和不滿意並不在企業(ye) 重點考慮範圍之列。
在眾(zhong) 籌的商業(ye) 模式下,如果是產(chan) 品眾(zhong) 籌,用戶作為(wei) 產(chan) 品的設計主體(ti) 之一會(hui) 參與(yu) 企業(ye) 產(chan) 品的設計研發測試各階段,並且由於(yu) 渠道直接簡化為(wei) 企業(ye) 到用戶,使得用戶可以用遠低於(yu) 傳(chuan) 統渠道的價(jia) 格拿走一桶性能更好的塗料;如果還參加了股權眾(zhong) 籌,用戶還能從(cong) 企業(ye) 的獲利中分紅,獲得長期收益,用戶的一次消費行為(wei) 變成了一次投資行為(wei) ,並從(cong) 購買(mai) 者變為(wei) 參與(yu) 者甚至是擁有者,眾(zhong) 籌為(wei) 用戶帶來了益處是顯而易見的和革命性的。
一個(ge) 創業(ye) 項目,先且不說將來大小,從(cong) 原始團隊的收益來說,眾(zhong) 籌會(hui) 不會(hui) 讓創業(ye) 團隊的股份變得很小?會(hui) 不會(hui) 影響創業(ye) 團隊的積極性?
“股權眾(zhong) 籌必然會(hui) 讓創業(ye) 團隊的股份越來越稀釋,越來越少。”譚工笑著說。但想想如果我們(men) 真的能通過優(you) 良的產(chan) 品和服務,讓壹仟萬(wan) 個(ge) 消費者通過眾(zhong) 籌加入我們(men) 的事業(ye) ,螞蟻們(men) 的力量就能壘出一間中國最大的塗料企業(ye) ,還真有點小激動咧!(標誌性的傻笑)
所以股份越稀釋意味著我們(men) 的事業(ye) 得到了越多人的認可,越接近真正的公眾(zhong) 公司,越意味著為(wei) 人民服務,不但不會(hui) 影響,甚至有助於(yu) 提升創業(ye) 團隊的積極性。
如果這個(ge) 項目先期獲得了一點小成就,我們(men) 就不得不擔憂會(hui) 不會(hui) 讓行業(ye) 一陣風跟進?
譚工放下已經喝了一半的咖啡,緩緩說道。這不太可能的,先不說商業(ye) 模式是一個(ge) 公司的底層代碼,不能學習(xi) 無法吸收引進消化的基本特征,再說傳(chuan) 統塗料企業(ye) 都有曆史包袱,舊股權結構不會(hui) 允許股東(dong) 們(men) 放手納入所謂的大眾(zhong) ,思路上也不會(hui) 轉過彎接受這種共享模式,以前兩(liang) 口子做老板賺的挺快,分錢也容易,現在突然變成為(wei) 人民服務,可以想象沒有跟進的動力。這種不要命的玩法隻適合創業(ye) 公司,新公司新思路新模式,可能突破的機會(hui) 更大。但時勢比人強,眾(zhong) 籌也隻是眾(zhong) 多塗企納入新經濟的方式,對於(yu) 傳(chuan) 統企業(ye) 說不定還有更好的轉型模式,有待這些企業(ye) 去探索。
這麽(me) 大膽激進的企業(ye) 結構和所有權變化,在如今一個(ge) 連老太太倒在路上都在想是不是上去搭把手的時代,真有人敢接受一個(ge) 陌生企業(ye) 送來的股份嗎?
譚工說,股份是任何一個(ge) 企業(ye) 金貴和極其有限的資源,我們(men) 當然不會(hui) 向陌生人派送一個(ge) 他們(men) 認為(wei) 不需要甚至是多餘(yu) 的東(dong) 西。我們(men) 的第一次股權眾(zhong) 籌主要是向認識了解我們(men) 的朋友以及參與(yu) 我們(men) 產(chan) 品眾(zhong) 籌的客戶朋友們(men) ,他們(men) 和我們(men) 之間已經建立了信任,而且他們(men) 了解我們(men) 進行的事業(ye) ,從(cong) 第一輪調查看,這個(ge) 小圈層很願意跟我們(men) 一起成長。
咖啡都快喝完了,我們(men) 還是急切的想知道具體(ti) 的方案,因為(wei) 這關(guan) 乎塗料如何實施眾(zhong) 籌,從(cong) 而實現一個(ge) 塗料企業(ye) 變為(wei) 真正的大眾(zhong) 企業(ye) ?
譚工看出了我們(men) 的心情,笑著告訴我們(men) ,優(you) 能的眾(zhong) 籌由產(chan) 品眾(zhong) 籌和股權眾(zhong) 籌兩(liang) 個(ge) 環節組成,我們(men) 拿一款誠意之作,品質優(you) 異的國標優(you) 級品進行產(chan) 品眾(zhong) 籌,參與(yu) 我們(men) 產(chan) 品眾(zhong) 籌計劃的用戶,不僅(jin) 僅(jin) 可以大膽入手一款極致性能,卻立意簡明的裝飾塗料,還有機會(hui) 參加到我們(men) 的股權眾(zhong) 籌計劃,預期在2016年的股份製改造中,真正實現把種子用戶們(men) 一次簡單的消費行為(wei) 轉化為(wei) 投資行為(wei) 。
具體(ti) 實施路徑會(hui) 掛在相關(guan) 網站,我們(men) 的目標是通過眾(zhong) 籌收集1000個(ge) 左右的種子用戶和起始股東(dong) ,按國家法律法規完成股份製改造,搭建透明的管理體(ti) 製和規範的財務管理體(ti) 係,帶著大家一起上新三板,再向更大的目標前進,實現做大眾(zhong) 公司和為(wei) 人民服務的承諾。
所有的營銷都源於(yu) 產(chan) 品,即源於(yu) 技術。我們(men) 知道譚工長期從(cong) 事建築塗料領域的技術工作,趁著還有一點咖啡,我們(men) 討論了一些技術方麵的話題。
譚工介紹,建築塗料方麵的新技術乏善可陳,這幾年建築塗料行業(ye) 的產(chan) 品同質化已經是不爭(zheng) 的事實,暫時也沒有什麽(me) 讓人耳目一新的性能突破,行業(ye) 上下遊技術團隊可能都還悶頭研發憋大招呢。我們(men) 也很慚愧,前段時間優(you) 能團隊更多的還是在塗料的自動化和清潔製造上做了一些努力,除了已經研發出來的全自動調色灌裝碼垛生產(chan) 線外,近期我們(men) 還在一些行業(ye) 痛點做了深入研發,例如真石漆、水包砂的快速配板方麵,我們(men) 借助照相技術,可以在很短時間內(nei) 對目標樣板做出相似度達到甚至超過80%的配方,相較現在真石漆廠商動輒兩(liang) 三小時甚至於(yu) 一兩(liang) 天都打不出一塊樣板的現狀,我們(men) 開發的這項石漆快速仿真打板技術是革命性的,現在正在配合一間大型石漆製造商測試係統和建設基礎原料數據庫,不久後就會(hui) 拿出來給行業(ye) 使用。
暖陽已漸漸挪開了位置,在一次平凡的交談中,卻讓我們(men) 心頭翻起了巨浪。腦海裏傳(chuan) 統的塗料銷售理念和新商業(ye) 模式之間的較量激烈對抗,在起身告別返回的路上,我心裏已然有了答案。一邊默默祝福可愛的譚工旗開得勝,一邊在心裏對他說:譚工,麻煩您在眾(zhong) 籌開始時也通知我一下,希望您的榔頭能在波瀾不驚的市場上砸出幾個(ge) 大坑。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