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過去的24小時,
阿克蘇諾貝爾攜手生態價(jia) 值鏈上的夥(huo) 伴們(men) ,
共同發起了一場合作性可持續發展挑戰
Collaborative Sustainability Challenge
這場挑戰無關(guan) 競爭(zheng) ,唯一贏家將是我們(men) 的地球
這場開創性“24小時”活動邀請了貫穿阿克蘇諾貝爾價(jia) 值鏈上的了合作夥(huo) 伴們(men) ,包括來自供應商、客戶的管理人員與(yu) 年輕的優(you) 秀從(cong) 業(ye) 者,就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足跡進行了長達24小時鼓舞人心的密集探討。
活動上,參會(hui) 者共同就能源轉型、流程效率、溶劑排放和循環解決(jue) 方案四大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並促成了27位合作夥(huo) 伴簽署相關(guan) 意向,他們(men) 包括供應商、客戶、終端用戶以及來自金融、政府、服務供應商與(yu) 谘詢公司的代表們(men) 。
會(hui) 後,六支極具影響力的探索先鋒團隊迅速成立,他們(men) 將不斷推邊界、繼續發揮作用,共同致力於(yu) 加快油漆塗料行業(ye) 的減碳進程。
“為(wei) 了應對氣候變化,我們(men) 設立了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但我們(men) 深知,獨善其身無法達成我們(men) 的目標。很高興(xing) 今天可以看到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參與(yu) 交流,來真正探索可行的方式、合力加快我們(men) 的可持續發展旅程。我們(men) 正迎來一個(ge) 激動人心的開始。我們(men) 現在需要做的是保持這24小時的勢頭,用所有的能量和創造力來構建一個(ge) 生態係統網絡,共塑行業(ye) 的可持續發展未來。”
—— 阿克蘇諾貝爾首席執行官 Thierry Vanlancker
“這是非常高密度、成果豐(feng) 碩的24小時。我們(men) 看到了這一群行業(ye) 夥(huo) 伴們(men) 的激情與(yu) 創造力,見證了他們(men) 堅定付出、貢獻己力來在價(jia) 值鏈上作出必要的變革。相信,共同擁有一個(ge) 明確的目標——減少碳排放——我們(men) 就擁有明確的機會(hui) 來發揮集體(ti) 的力量,加快製定有效的解決(jue) 方案來應對氣候變化。”
—— 荷蘭(lan) 可持續發展聯盟主席、荷蘭(lan) 前首相 Jan-Peter Balkenende
合作,實現減碳目標的唯一途徑
減緩全球變暖、確保全球氣溫上升對比工業(ye) 化前水平不超過1.5˚C的任務,迫在眉睫。因此,阿克蘇諾貝爾基於(yu) 科學設定了碳中和目標——到2030年將整個(ge) 價(jia) 值鏈的將碳排放減半,並不斷朝著這個(ge) 目標全速前進。
而對於(yu) 阿克蘇諾貝爾而言,我們(men) 大約98%的碳足跡源於(yu) 自身運營之外,合作是我們(men) 實現減碳抱負的唯一途徑;而我們(men) 不少合作夥(huo) 伴也致力於(yu) 實現SBTi目標,他們(men) 也無法以一己之力完成目標。
阿克蘇諾貝爾的合作夥(huo) 伴
我們(men) 有著共同的減碳使命,我們(men) 需要集結行業(ye) 的力量,與(yu) 這些合作方、利益相關(guan) 方一同坐下來討論——找出減碳路上的障礙,研究克服這些障礙的新方法。隻有與(yu) 行業(ye) 夥(huo) 伴們(men) 共同交流想法、分享經驗、協作創新,才能真正破解當下的困局,合力實現減碳目標、減緩全球變暖。這也是阿克蘇諾貝爾發起合作性可持續發展挑戰的目的所在。
“塗創未來”,挑戰不止
此次阿克蘇諾貝爾發起的“合作性可持續發展挑戰”是其“塗創未來”項目的一部分。作為(wei) 行業(ye) 首創的創新計劃,“塗創未來”項目自2019年發起以來,已經通過與(yu) 上下遊企業(ye) 、學術界、研究機構和初創企業(ye) 通力合作、構建協同創新合作生態。
“塗創未來”挑戰賽於(yu) 2021年在中國成功發起,並就數字化客戶體(ti) 驗、邁向零廢棄、智慧供應鏈三大維度進行角逐,目前賽事優(you) 勝者正在與(yu) 阿克蘇諾貝爾本地生產(chan) 及業(ye) 務部門緊密合作、進行創新孵化。
“塗創未來”挑戰賽發展曆程
此次的“合作性可持續發展挑戰”將深化阿克蘇諾貝爾的可持續發展承諾,以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驅動創新,進一步踐行我們(men) 圍繞著“People. Paint. Planet.”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阿克蘇諾貝爾希望成為(wei) 更好的全球公民,盡己所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保護地球的未來。
文章來源: 阿克蘇諾貝爾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