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羊城晚報報道,共享單車也是城市的“臉”,長了“牛皮癬”如何管?
報道稱,不再滿足於(yu) 老舊小區牆壁、路邊電線杆和公共廁所,如今,“牛皮癬”廣告正奮力攻占新領地——街頭的共享單車。掃到假的騎車“二維碼”打開了手機軟件下載頁麵、靚麗(li) 的車身卻蓋滿了難看的辦證廣告……想挑一輛“幹淨”的共享單車太難,用戶們(men) 對此苦不堪言。
“牛皮癬”廣告不僅(jin) 是用戶之痛,也是共享單車企業(ye) 之痛。單車運維人員每天近一半的時間都要用來鏟除廣告貼紙,最新試點應用的防粘貼塗料和法律維權手段也均存局限。共享單車和“牛皮癬”廣告之間持久攻防戰的背後,還亟需相關(guan) 管理部門加強協作、強化監管,從(cong) 源頭掐斷非法廣告的傳(chuan) 播途徑。
如今的共享單車,不僅(jin) 是交通工具,更代表著城市的公共形象,它們(men) 亟需從(cong) “牛皮癬”廣告的層層覆蓋下突圍,科技正成為(wei) 一道突破口。今年的廣州市兩(liang) 會(hui) 期間,廣州市人大代表潘映珊提出,建議新推出的共享單車應使用防粘貼塗料。
廣州市人大代表潘映珊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美團、哈囉、青桔等共享單車品牌已在國內(nei) 多座城市開展防粘貼塗料推廣試點。以在廣州地區試點規模較大的美團單車為(wei) 例,近日,該企業(ye) 推出近萬(wan) 輛車架塗有防粘貼塗料的單車,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這種單車具有抗黏貼性、自翹性,能讓小廣告貼不牢、易清潔,同時也為(wei) 後期的清理工作帶來便捷。此外,這種特殊塗料無色無味,不會(hui) 對單車的使用者造成影響。”
不過,防粘貼塗料單車也並非完美無缺,為(wei) 了達到防粘的效果,防粘塗料需采用疏水性納米塗料,並使用砂光處理工藝。美團單車方麵人員向記者反映:“防粘貼塗料單車是磨砂麵,存在易髒的問題,因此需要加大車輛的清洗頻率,確保車輛幹淨整潔。”
哈囉單車廣州地區的相關(guan) 負責人也坦言:“磨砂顆粒感的塗料設計容易積塵,而且不能應用到除車架外的其他部位,如車把手、車籃、擋泥板等處。貼不了車架,貼小廣告的就會(hui) 把小卡片往車筐和擋泥板等處一股腦粘貼滿。”根據他們(men) 的試點經驗,相比舊款車,新款車可以減少“牛皮癬”廣告,但依然不能徹底擺脫它們(men) 。
對於(yu) 張貼“牛皮癬”小廣告的違規主體(ti) ,共享單車企業(ye) 也會(hui) 采取法律手段進行打擊和維權。記者梳理近年來為(wei) 數不多的公開判例信息發現,共享單車企業(ye) 針對實施張貼行為(wei) 的個(ge) 人的索賠金額多為(wei) 千餘(yu) 元,針對背後企業(ye) 主體(ti) 的索賠金額多在10萬(wan) 元以內(nei) 。一位不願具名的共享單車運營人員告訴記者:“‘牛皮癬’廣告多是違法違規、擦邊球信息,深夜行動的張貼人員不易被抓,其背後的小公司主體(ti) 也很難有效監管到。”
“要讓共享單車上的小廣告徹底消失,政府部門和企業(ye) 都需要進一步完善管理工作。”潘映珊建議對共享單車上的小廣告做好集中處置,處理小廣告行為(wei) 人,“共享單車企業(ye) 應承擔起主體(ti) 責任及時清理,城管部門也應積極探索整合多方力量對違法張貼廣告的行為(wei) 進行打擊處罰。”
文章來源:羊城晚報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