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解析在限購與去庫存中上漲的房價

    325新政絕對是上一周房地產(chan) 市場最轟動的收尾。

    在上海新政落地前,一線城市調控風聲中一直處於(yu) 漩渦中心的是關(guan) 於(yu) 廣州的放鬆限購。沒想到,向來要求從(cong) 嚴(yan) 的上海率先出台樓市調控新政。調控的方向主要包括非普通自住房首付比升至70%、非上海戶籍人士提高限購門檻等內(nei) 容。

    距離上海新政出台僅(jin) 十幾個(ge) 小時,1500公裏以外的深圳來了一個(ge) 呼應。3月25日晚間,深圳發布房地產(chan) 市場指導意見:非深圳戶籍購房社保1年改3年、二套房首付四成。

    同日,二線城市的南京和武漢不約而同的出台購房管控政策,其中南京嚴(yan) 格界定首套房貸款,要求有貸款記錄就不算首套房,而武漢調整首套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下調為(wei) 50萬(wan) 元。

    究其原因,近段時間的購房恐慌與(yu) 快速上漲的成交均價(jia) 才是樓市加強調控的主要導火線。據今年前兩(liang) 個(ge) 月的數據顯示,上海房價(jia) 已在去年年內(nei) 的基礎上增加了近20%。而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2月房價(jia) 指數,深圳與(yu) 去年同期相比暴漲了57.8%。

    而“325新政”也被業(ye) 內(nei) 人士稱為(wei) 史上最嚴(yan) 的樓市新政。對此,不少分析認為(wei) 這預示著樓市調控新的周期正在出現。

    從(cong) 當前的政策調控來看,一線城市嚴(yan) 格限購與(yu) 三四線去庫存成為(wei) 樓市的主基調。

    然而,樓市調控就像一把雙刃劍,無可否認的是限購與(yu) 去庫存在一定程度上控製市場需求端,但是,不斷上漲的房價(jia) 也是樓市調控的必然結果。

    無獨有偶,合富輝煌房地產(chan) 經濟研究院院長龍斌在2015年觀點城市論壇中就指出,去庫存如果是良性的話,一定會(hui) 有一個(ge) 房價(jia) 上升的過程。“這一輪去庫存一定伴隨著房價(jia) 上漲,如果房價(jia) 不漲一定去不了庫存,而且經濟的拉動力也很有限。”

    龍斌指出,無論降房價(jia) 去庫存,還是降地價(jia) 去庫存,對地方政府、對經濟形勢都將是一個(ge) 殺傷(shang) 性的過程。

    “這幾年房地產(chan) 市場的波動很大,和經濟發展模式有關(guan) 係,和政策一收一放有關(guan) 係,所以我相信這一次也是一個(ge) 波動的開始。”

    如果說刺激性的宏觀政策、投資渠道等因素導致房價(jia) 上漲,那麽(me) 人民幣貶值、GDP的產(chan) 值高則是助推房價(jia) 高漲的催化劑。

    另一方麵,人民幣貶值與(yu) 嚴(yan) 管資金外流,國內(nei) 資金找不到出口導致房地產(chan) 投資劇增,也是房價(jia) 上漲的重要原因。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誌武認為(wei) ,隨著資本外出的管製越來越加強,深圳、上海、北京房產(chan) 交易量和價(jia) 格越往上漲,這兩(liang) 者之間明顯有很強的因果關(guan) 係。

    從(cong) 資金層麵看,中國的貨幣增長速度太快必然要求人民幣匯率需要控製。在剛剛結束的2016博鼇亞(ya) 洲論壇上,高盛投資管理部中國副主席暨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點評稱,如果該貶的時候不貶,到將來貶值的時候可能是暴風驟雨式的。

    另外他認為(wei) ,房地產(chan) 的情況和匯率類似,所以其實中國的房價(jia) 應該是已經到了下跌的階段了,之所以沒有下跌是我們(men) 政策在不斷的推動它,短期的利益和穩定是以更長期的不穩定為(wei) 代價(jia) 的。

    而調控政策的利弊的權衡也是需要考慮的,如果從(cong) 人口規模、產(chan) 業(ye) 經濟等角度出發,很容易解釋當前一線城市的高房價(jia) 。但實際上,目前價(jia) 格虛高,超過了購房者的收入承受能力。

    無論是收緊還是放鬆樓市政策,對於(yu) 剛需一族而言,房價(jia) 並不存在看漲不看跌,隻有房價(jia) 在其所能承受範圍之內(nei) 才會(hui) 買(mai) 。

    因此,真正的剛需並不需要刺激,樓市調控如何調整至最佳狀態才是重點.

責任編輯:毛新寰
(更多資訊請登錄: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www.dgfyfs.com)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16-03-30 14:00
下一篇 2016-03-30 15:09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