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廣州市發布“綠色建築發展專項規劃(2021-2035年)”

近日,廣州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印發《廣州市綠色建築發展專(zhuan) 項規劃(2021-2035年)》(穗建技〔2022〕747號)。這是引領廣州市未來十五年綠色建築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在全麵分析總結廣州市綠色建築發展現狀和麵臨(lin) 形勢的基礎上,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構建了總體(ti) 發展格局與(yu) 分區實施指引,提出了提高綠色建築質量品質、提升既有建築能效水平、推廣新型綠色建造方式、促進建築領域碳達峰碳中和 4 個(ge) 方麵共 19 條重點任務,以及 6 大保障措施。

《規劃》第六章“ 推廣新型綠色建造方式”中對推動裝配式建築規模化發展,促進行業(ye) 綠色發展方麵做了詳細闡述,現摘錄如下:

第六章 推廣新型綠色建造方式

1.推動裝配式建築規模化發展

加快形成具有地方特征的裝配式建築技術體(ti) 係,鼓勵社會(hui) 投資項目規模化建設裝配式建築,推動新建公共建築建設鋼結構裝配式建築。政府投資大中型建築 100%達到裝配式建築標準,裝配率不低於(yu) 50%,遴選合適的政府投資項目,執行較高標準裝配式建築要求,裝配率不低於(yu) 60%。荔灣區、天河區、白雲(yun) 區、黃埔區、番禺區、南沙區等裝配式建築發展基礎條件較好的區,作為(wei) 裝配式建築重點發展區,提高裝配式建築發展要求,到 2025 年裝配式建築占當年新開工建築比例力爭(zheng) 達到 60%;從(cong) 化區、越秀區、海珠區、增城區、花都區等轄區作為(wei) 一般發展區,按照總體(ti) 目標要求有序推動裝配式建築發展。到 2035 年,廣州市裝配式建築占當年新開工建築比例達到 80%。根據 《 廣州市裝配式建築發展專(zhuan) 項規劃(2020-2025)》,選取白鵝潭中心商務區、琶洲-員村中央商務區、白雲(yun) 新城、空港經濟區、中新知識城、萬(wan) 博商務區、國際創新城等 14 個(ge) 區域為(wei) 廣州市裝配式建築的重點推進片區,居住建築全麵實施裝配式建築,示範引領廣州市各區裝配式建築的發展。到 2035 年,累計建設省、市級裝配式建築示範工程 45 個(ge) 。

2.提升構件標準化水平

完善結構主要構件、集成化模塊化建築部品等設計選型標準,實施建築平麵、立麵、構件和部品部件、接口標準化設計,推行少規格、多組合的設計方法,減少異型和非標準部品構件,逐步提高標準化程度,發揮規模效應。統籌考慮工程全壽命期的耐久性、可持續性,采用高強、高性能、高耐久性和可循環材料以及先進適用技術體(ti) 係。鼓勵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資項目率先采用裝配化裝修,推廣裝配化裝修技術,以政帶企,引導社會(hui) 投資商品住房項目采用菜單化裝配化裝修。

3.擴大綠色建材應用規模

加強綠色建材推廣應用,開展綠色建材應用示範,在綠色建築、政府投資工程、重點工程、市政公用工程、裝配式建築等項目中率先采用綠色建材,建立健全綠色建材采信機製,優(you) 先選用綠色建材提升建築健康性能,提高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推廣應用高性能混凝土,逐步提升機製砂在混凝土生產(chan) 中的使用比例,推進機製砂混凝土在廣州市建設工程中的廣泛應用。支持發展節能環保、輕質高強的綠色新型牆體(ti) 材料,推廣適用於(yu)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建築的圍護結構體(ti) 係。

4.推廣綠色施工技術

在現有施工技術的基礎上,根據《建築工程綠色施工規範》(GB/T 50905)推廣綠色施工技術,探索施工過程中有利於(yu) 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適宜技術措施。組織編製施工現場建築垃圾減量化專(zhuan) 項方案,並建立建築垃圾分類收集與(yu) 存放管理製度,實行分類收集、分類存放、分類處置。優(you) 化施工組織設計,降低建築材料損耗率,提高臨(lin) 時設施和周轉材料的重複利用率,推行臨(lin) 時設施和永久性設施的結合利用,循環利用施工現場建築材料,減少施工現場建築垃圾的排放。在南沙區、天河區、黃埔區等基礎條件較好的地區開展綠色施工項目試點,在試點項目中積極汲取項目經驗,推廣綠色化、工業(ye) 化、信息化、集約化、產(chan) 業(ye) 化建造方式。逐步形成可複製推廣的綠色建造技術體(ti) 係、管理體(ti) 係、實施體(ti) 係和評價(jia) 體(ti) 係。鼓勵專(zhuan) 業(ye) 施工企業(ye) 發展,培育職業(ye) 化、專(zhuan) 業(ye) 化、技能化施工人才隊伍,培養(yang) 施工人員綠色環保意識。

5.加強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

緊抓《綠色建築評價(jia) 標準》(GB/T 50378-2019)實施機遇,推廣裝配式建築和建築全裝修,減少建造過程中產(chan) 生的建築垃圾。推廣選用可再循環材料、可再利用材料及利廢建材,建成一批可再循環材料、可再利用材料、利廢建材使用示範項目。結合廣州市垃圾資源化處理手段及處理站布局情況,合理確定裝修垃圾、工程渣土、拆遷垃圾等建築垃圾的規範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方案。建設現代化垃圾處理廠,促進建設建築垃圾收集、運輸、處置全流程處理管理體(ti) 係,完善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閉環管理,建築垃圾申報核準率、收運率、安全處置率力爭(zheng) 達到 100%。推動施工現場建築垃圾就地循環利用,充分利用混凝土、鋼筋、模板、珍珠岩保溫材料等餘(yu) 料,在滿足質量要求的前提下,根據實際需求加工製作成各類工程材料,實行循環利用;施工現場不具備就地利用條件的,應按規定及時轉運到建築垃圾處置場所進行資源化處置和再利用。

6.創新智能化生產(chan) 管理模式

推進數字化設計體(ti) 係建設,統籌建築結構、機電設備、部品部件、裝配施工、裝飾裝修,推行一體(ti) 化集成設計。提高設計、施工階段應用 BIM 技術[20]的比例,政府投資的裝配式建築項目全麵采用 BIM 技術,100%應用建築信息模型,逐步實現設計、工藝、製造協同。在材料配送、鋼筋加工、噴塗、鋪貼地磚、安裝隔牆板、高空焊接等現場施工環節,加強建築機器人和智能控製造樓機等一體(ti) 化施工設備的應用。引導廣州市部品部件生產(chan) 數字化、智能化升級,以鋼筋製作安裝、模具安拆、混凝土澆築、鋼構件下料焊接、隔牆板和集成廚衛加工等工廠生產(chan) 關(guan) 鍵工藝環節為(wei) 重點,推進工藝流程數字化應用,實現建築建材設計、生產(chan) 、運輸、裝全流程閉環信息化管理。

7.推動新型建造產(chan) 業(ye) 鏈有序發展

推動傳(chuan) 統建築業(ye) 轉型升級,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與(yu) 監管服務機製,加快推行工程總承包(EPC)[21],推進全過程工程谘詢,裝配式建築項目積極推行工程總承包(EPC)製度。培育裝配式建築產(chan) 業(ye) 化構配件生產(chan) 示範基地,帶動建材企業(ye) 轉型升級,推廣低碳建材,引導企業(ye) 推進綠色生產(chan) 。遵循“本地主供+周邊補充”的布局原則,2025 年,累計建成至少 12 個(ge) 裝配式部品部件生產(chan) 基地,提高綠色建造產(chan) 業(ye) 聚集度,推動形成完整產(chan) 業(ye) 鏈(見附錄 3)。豐(feng) 富廣州市裝配式裝修部品部件供貨市場,扶持相關(guan) 部件生產(chan) 企業(ye) ,以擴大急需產(chan) 業(ye) 規模、提升產(chan) 業(ye) 實力、填補產(chan) 業(ye) 空白為(wei) 目標,從(cong) 材料供應、部件生產(chan) 、項目建設等方麵建立完備的裝配式裝修部件供需鏈條。

文章來源:廣州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

責任編輯:陸虎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22-09-06 08:03
下一篇 2022-09-06 08:17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