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立邦出席2022京東雲城市峰會供應鏈金融科技論壇

11月1日,京東(dong) 雲(yun) 城市峰會(hui) ·上海站圓滿落幕。來自行業(ye) 協會(hui) 、核心企業(ye) 、金融機構、服務生態的行業(ye) 翹楚和知名專(zhuan) 家學者共聚一堂,以“向實共生,產(chan) 業(ye) 煥新”為(wei) 主題,深度探討不同產(chan) 業(ye) 的數字化變革趨勢。在供應鏈金融科技的主題論壇中,作為(wei) 京東(dong) 科技的重要合作夥(huo) 伴之一,立邦與(yu) 在場嘉賓分享了對於(yu) 生態數智化供應鏈金融的探索與(yu) 實踐心得,共同探討供應鏈金融科技發展的新模式、新空間、新未來。

立邦出席2022京東(dong) 雲(yun) 城市峰會(hui) 供應鏈金融科技論壇
京東(dong) 供應鏈金融科技論壇於(yu) 11月1日圓滿落幕

中國區資金規劃與(yu) 管理部負責人嚴(yan) 俊表示,立邦的生態數智化策略以“共識、共創、共建”為(wei) 核心,層層遞進。“共識”即攜手塗裝生態圈的客戶,通過數字化轉型賦能管理能力升級和驅動業(ye) 務創新,共同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的同時,實現規模化、高質量發展。為(wei) 此,立邦充分結合自身品牌力、行業(ye) 創新力和數智化管理能力的優(you) 勢,與(yu) 生態圈客戶共創專(zhuan) 屬的全流程數智化優(you) 質交付協同平台,並通過立邦E係列數智化工具,對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進行數智化、可視化管理,集合上下遊合作夥(huo) 伴,共建麵向未來的優(you) 質交付生態係統。

而京東(dong) 科技與(yu) 立邦的合作,為(wei) 立邦進一步完善生態數智化布局提供了強大的助益。針對客戶在合作鏈路中可能遇到的資金問題,立邦聯合京東(dong) 供應鏈金融科技,在數智化平台中推出了資金賦能工具——“立邦E邦融”。立邦E邦融作為(wei) 立邦客戶與(yu) 資金方之間的橋梁,能夠整合供應鏈金融資源,不僅(jin) 實現C端“因點生點”的專(zhuan) 屬客戶體(ti) 驗,以及基於(yu) 客戶需求衍生的產(chan) 品高拓展性,也保障B端“因麵生點”的資金效率和效益需求。

立邦出席2022京東(dong) 雲(yun) 城市峰會(hui) 供應鏈金融科技論壇
立邦中國區資金規劃與(yu) 管理部負責人嚴(yan) 俊
於(yu) 供應鏈金融科技論壇發表演講

供應鏈金融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京東(dong) 供應鏈金融科技更是對國家穩步推進“供應鏈金融規範發展和創新”的積極響應。今年9月,京東(dong) 科技發布了全新的供應鏈金融科技戰略——以“數智供應鏈+供應鏈金融”的“雙鏈聯動”模式,助力實體(ti) 產(chan) 業(ye) 構建新型供應鏈金融體(ti) 係,有效促進實體(ti) 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通過以供應鏈金融為(wei) 核心的服務運營體(ti) 係,立邦將構建開放、多元、共生、靈活、共融的資金賦能生態圈,打造核心企業(ye) 、上下遊客戶、金融機構三方共贏的局麵。

對於(yu) 供應鏈金融科技的引入和立邦未來的數智化建設,立邦中國區資金規劃與(yu) 管理部負責人嚴(yan) 俊表示:

立邦出席2022京東(dong) 雲(yun) 城市峰會(hui) 供應鏈金融科技論壇
嚴(yan) 俊 立邦中國區資金規劃與(yu) 管理部負責人

無論立邦未來走向哪裏,依靠怎樣的科技方式實現創新,最終都是為(wei) 了回歸實體(ti) ,幫助客戶。所以長期相伴客戶,共築經營堡壘是立邦長遠的信念。也希望以此信念為(wei) 基礎,可以依托京東(dong) 科技這樣優(you) 秀的夥(huo) 伴,一起成就客戶,共建良好的產(chan) 業(ye) 生態圈。

麵對迅速迭代的市場環境和消費需求,立邦秉持“用科技構建最賦價(jia) 值的生態平台,成為(wei) 塗裝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的引領者”的企業(ye) 願景,不斷進行著數智化轉型的實踐與(yu) 探索。在創新與(yu) 變革之下,立邦將始終保持初心,以客戶為(wei) 中心,並期待與(yu) 更多的生態夥(huo) 伴協同連結,在共同發展中實現跨界共融,讓刷新的力量更有力,刷新更多美好生活空間。

文章來源:立邦

責任編輯:陸虎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22-11-04 07:50
下一篇 2022-11-04 09:16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