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當一二線城市迎來了一輪樓市“盛宴”時,大多數三四線城市感受到的卻是“冰火兩(liang) 重天”。記者了解到,由於(yu) 庫存高企,以及購房需求麵臨(lin) 著被“抽血”和“截流”的雙重困境,三四線城市就像是“夾心層”一樣,去庫存仍然前路漫漫。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基於(yu) 這種分化格局,地方政府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發展,將是下半年樓市政策主線。
城市分化愈演愈烈
近日,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發布中國住房2016年中期報告稱,全國房地產(chan) 目前出現嚴(yan) 重分化,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房價(jia) 迅猛增長,但是三四線城市房價(jia) 上漲較慢,甚至是負增長。
尤其值得關(guan) 注的是,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取代一線城市成了上半年房價(jia) 上漲的“急先鋒”。據統計,5月份,廈門、合肥、南京新房環比漲幅均超過4%,相比之下深圳新房環比漲幅隻有0.5%,二手房連續2個(ge) 月沒有上漲。
土地市場上,熱點二線城市“地王”頻現。中原地產(chan) 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二線城市成為(wei) 地王出現最多的區域,其中最主要集中在南京、蘇州、合肥等幾個(ge) 城市,而這些城市恰好是房價(jia) 上漲最迅速的城市。
作為(wei) 典型的中部二線城市,安徽合肥算得上是全國樓市的一匹“黑馬”。據報道,今年春節後,合肥新房、二手房價(jia) 格一路飛漲,出現了一房難求的局麵。5月份,合肥九區均價(jia) 為(wei) 11049元/平方米,環比大漲11.43%,同比上漲35.1%。一時之間,合肥被業(ye) 界評價(jia) 為(wei) “樓市新四小龍之首”。
有分析指出,下半年重點二線城市仍是房企爭(zheng) 奪焦點,市場熱度可能向武漢、鄭州、成都、重慶等二線城市不斷傳(chuan) 導。
相比之下,三四線城市仍在去庫存的泥潭中“掙紮”。中國指數研究院的報告顯示,一二線城市商品住宅庫存壓力已基本釋放,三四線庫存仍相對較高。根據重點城市可售麵積及出清周期數據,一二線熱點城市平均去化時間已經降到8.5個(ge) 月以內(nei) ,而多數三四線城市去化時間仍超過15個(ge) 月,如湛江、運城、江陰等城市短期庫存去化時間在20個(ge) 月以上。
從(cong)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5月份數據來看,唐山、丹東(dong) 、嶽陽等三四線城市房價(jia) 集體(ti) 下跌。有分析人士認為(wei) ,很多三四線城市,尤其是東(dong) 北和中西部的三四線城市仍然麵臨(lin) 價(jia) 格下調壓力。
國信證券分析師董德誌認為(wei) ,房地產(chan) 市場的結構性庫存問題可能非但沒有減緩,反而日益嚴(yan) 重了。
三四線城市被“抽血”和“截流”
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為(wei) 何總是“在路上”?從(cong) 需求側(ce) 來看,這主要是因為(wei) 三四線城市麵臨(lin) 著被上“抽血”和被下“截流”的雙重困境,購房需求總是顯得不溫不火。
董德誌認為(wei) ,由於(yu) 中國住房需求轉移單邊性的特點,一線城市居民一般不會(hui) 去二線城市買(mai) 房,二線一般不會(hui) 去三線買(mai) 房。三四線城市居民需求被嚴(yan) 重透支和轉移,這意味著未來房地產(chan) 去庫存會(hui) 更加艱難。
多位房地產(chan)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一方麵,隨著高速公路、高鐵的日益發達,以及省會(hui) 城市聚集了優(you) 質教育資源,大量具有較強購買(mai) 力的人群選擇到省會(hui) 買(mai) 房。而且,在經濟下行背景下,一二線城市由於(yu) 財力相對雄厚,可以進行更多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投入來吸納消費人群,三四線城市的樓市購買(mai) 力被進一步“抽血”。
另一方麵,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中,“就近城鎮化”是重要組成部分。就近城鎮化過程中,一些小城鎮也開發了較高品質的房地產(chan) 項目,使得原本流向縣市的購買(mai) 力被“截流”。
在湖南南部某縣,一家本地開發商在多個(ge) 鄉(xiang) 鎮布局商品房建設。其中一個(ge) 鄉(xiang) 鎮的項目計劃建設4期共3000多套商品房,目前已建成1500多套,70%的房子已經銷售出去。而該開發商在縣城的項目早在2013年10月建好,今年上半年還剩下200多套沒有賣完,去化壓力顯得更大。
記者看到,這家開發商建設了以往在鄉(xiang) 鎮少見的電梯房,周邊的步行街、大型超市、公園、學校、地下停車場等配套齊全,項目品質可以和縣城相媲美。幾位購房農(nong) 民表示,現在鄉(xiang) 鎮生活和工作條件很好,離老家近,因此不會(hui) 考慮去縣城安家。
雙重擠壓下的需求不足,導致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壓力難減。記者在湖南多個(ge) 地級市和縣城采訪了解到,當前的商品房去化周期普遍達到2至3年。部分地區樓盤的資金鏈緊繃,開發商進一步拿地和開發的意願大幅降低。以郴州市為(wei) 例,今年以來供地量大幅減少,1至5月城區出讓14宗土地,相比去年同期的50宗減少了3/4,而且這14宗土地中絕大多數是工業(ye) 和倉(cang) 儲(chu) 用地。
麵對需求受到擠壓的困境,三四線城市祭出各種“救市”招數。比如四川瀘州的買(mai) 房補貼最高可達每平方米400元,而當地平均房價(jia) 隻有每平方米5100多元,政府補貼資金占房價(jia) 比重高達12%。
然而,需求基本麵決(jue) 定了短期刺激政策後勁不足。在山東(dong) 某地級市,今年2月以來二手房市場明顯回暖,上半年城區二手房交易量增長30%以上。但剛性需求集中釋放後,樓市進入6月之後便進入了平淡期。
因城施策將是樓市政策主線
“房地產(chan) 市場分化不斷加劇,地方政府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發展,這將是下半年樓市政策主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報告分析稱,中央層麵的房地產(chan) 政策已開始趨於(yu) 穩定,地方因城施策力度將不斷加大。
日前,合肥和廈門等地均出台了針對房地產(chan) 市場的調控政策,內(nei) 容包括調整土地供應方式和供應條件以及執行差別化的信貸政策等。分析人士認為(wei) ,這開啟了二線城市政策收緊的“信號燈”,未來二線城市將正式拉開政策調控、抑製需求的序幕,南京、蘇州等熱點城市可能紛紛效仿。
對於(yu) 庫存水平依然偏高的三四線城市,房地產(chan) 市場的刺激政策將持續出台。比如,今年5月,郴州市專(zhuan) 門出台了房地產(chan) 去庫存和促進住房消費的實施意見,提出2016年至2018年,消化商品房庫存麵積500萬(wan) 平方米,將全市房地產(chan) 庫存去化到合理的區間。下一步,郴州市還將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房地產(chan) 業(ye) 發展。
郴州市房產(chan) 管理局副局長胡美華表示,激發購房群體(ti) 的消費需求,郴州市主要從(cong) 四個(ge) 方麵出台了針對性政策,一是鼓勵農(nong) 民工進城購房,二是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三是激發改善性、剛性需求,三是組織外地購房團來郴州看房購房。
記者統計各地去庫存政策發現,“工具箱”中,“鼓勵農(nong) 民進城買(mai) 房”為(wei) 各地政府所倚重,但還難以馬上見效。湖南臨(lin) 湘市房地產(chan) 管理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認為(wei) ,2009年至2013年,受戶籍改革的影響,農(nong) 民工進城買(mai) 房的比較多。但在現在經濟形勢不景氣的背景下,農(nong) 民工買(mai) 房最大的障礙,還是“兜裏沒錢”。
“隻有真正提高城市居民和農(nong) 民的收入,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chan) 市場才能進入良性循環。”株洲市常務副市長趙文彬認為(wei) ,一方麵要通過市場化改革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進一步推動中國勞動生產(chan) 率提升,從(cong) 而帶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麵,要探索農(nong) 民宅基地和住房的資產(chan) 化,使得農(nong) 民獲得更多財產(chan) 性收入,從(cong) 而具備到城市購房的經濟實力。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