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清遠市緊緊圍繞粵東(dong) 西北振興(xing) 發展“三大抓手”,積極推進產(chan) 業(ye) 園區擴能增效,加快承接珠三角產(chan) 業(ye) 轉移,使園區成為(wei) 區域經濟重要發展載體(ti) 。
一是推動園區項目建設,有效推動項目效益產(chan) 出。借助廣清一體(ti) 化和對口幫扶的契機,重點瞄準廣州和珠三角,推進一批意向投資我市企業(ye) 項目落戶。2015年園區平台共完成企業(ye) 固定資產(chan) 投資123.44億(yi) 元,完成任務目標的145%;園區平台實現工業(ye) 增加值由2012年的50.67億(yi) 元增加到2015年的119.68億(yi) 元,三年年均增長約33%;稅收由2012年的9.72億(yi) 元增加到2015年的18.12億(yi) 元,年均增長23%;工業(ye) 增加值占全市比重從(cong) 2012年的15.18%增加到2015年的28.84%。2016年以來,4個(ge) 省級產(chan) 業(ye) 轉移園新引進簽約項目15個(ge) ,計劃投資81.15億(yi) 元;新開工項目7個(ge) ,投資額12.06億(yi) ;1-4月,園區平台共完成固定資產(chan) 投資12.6億(yi) 元,實現規上工業(ye) 增加值30.4億(yi) 元,同比增長13%,實現稅收6.4億(yi) 元,同比增長23.1%。截至一季度,全市產(chan) 業(ye) 園區共簽約項目(含意向)523個(ge) ,投資額1370.24億(yi) 元,在建項目172個(ge) ,投資額423.62億(yi) 元,已建成項目309個(ge) ,投資額446.06億(yi) 元。
二是強化合作共建,加快廣清產(chan) 業(ye) 園建設。目前廣清產(chan) 業(ye) 園已完成6000畝(mu) 土地平整,路網建成8公裏,在建12.2公裏,“三縱三橫”的路網格局已基本形成,其它配套建設項目也已同步展開。與(yu) 歐派南方基地、白雲(yun) 電器、塗料等61個(ge) 項目簽訂入園協議,計劃總投資334億(yi) 元,預計達產(chan) 後年產(chan) 值1061億(yi) 元、年稅收43億(yi) 元。園區正在洽談的項目還有40多個(ge) 。已逐步啟動廣清產(chan) 業(ye) 園佛岡(gang) 拓展區的開發建設,總規、控規和市政專(zhuan) 項規劃的編製工作已完成,拓展區將以產(chan) 城融合為(wei) 開發目標,將佛岡(gang) 集聚區打造為(wei) 廣州科學城的升級版。
三是突破發展瓶頸,整合資源優(you) 促進抱團發展。緊跟省產(chan) 業(ye) 轉移政策調整,將符合國家開發區目錄的高新區19.94平方公裏範圍納入廣州(清遠)產(chan) 業(ye) 轉移園範圍。依托現有的四大省級園區,將各產(chan) 業(ye) 集聚區納入享受省產(chan) 業(ye) 轉移園政策範圍,目前6個(ge) 產(chan) 業(ye) 集聚區(燕湖新區集聚區、佛岡(gang) 集聚區、連州集聚區、清新太平集聚區、英德英紅園集聚區和華僑(qiao) 園集聚區)已獲得省認可納入。充分發揮清遠高新區品牌效應和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集聚效應,進一步將國家高新區的相關(guan) 政策、品牌效應、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等創新資源輻射到其它園區。引導連陽地區加強園區合作共建和建立利益共享機製,加快出台連陽地區招商引資合作方案,逐步改變北部地區園區發展緩慢的局麵。
四是爭(zheng) 取政策資金支持,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zheng) 取省政策資金支持,2014年以來,已累計獲省擴能增效資金8.4億(yi) 元,其中,成功申報為(wei) 產(chan) 業(ye) 集聚區的民族工業(ye) 園獲得省3億(yi) 元啟動資金支持。截至目前,已累計投入開發資金110.61億(yi) 元,園區路網、供水、供電、通訊、教育、衛生、商貿等配套設施建設水平顯著提高。
五是堅持集約高效用地理念,實現園區綠色集約發展。推進省級產(chan) 業(ye) 園區負麵清單管理試點,出台《清遠市企業(ye) 投資負麵清單(第一批)》、《全市各工業(ye) 園區產(chan) 業(ye) 禁止準入目錄清單》等,進一步規範產(chan) 業(ye) 園區主導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提高產(chan) 業(ye) 園區集聚度及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集約高效用地理念,對園內(nei) 投資的企業(ye) 在土地利用和項目準入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廣清產(chan) 業(ye) 園要求項目準入投資強度達到330萬(wan) /畝(mu) ,稅收33萬(wan) 元/畝(mu) ,產(chan) 值1000萬(wan) 元/畝(mu) 。加快土地和項目的直接對接,對各縣(市、區)土地利用進行摸查,已發現閑置低效用地40宗,麵積8972畝(mu) 。利用閑置地塊,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引資,已成功引進白雲(yun) 電器、怡寶純淨水等多個(ge) 項目,共盤活閑置用地2000多畝(mu) 。
六是創新政策機製,進一步優(you) 化園區營商環境。相繼出台支持中小微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發展、扶持工業(ye) 企業(ye) 穩增長等政策措施,強化在金融信貸、財稅扶持、用地保障、資金獎勵等方麵的保障。為(wei) 幫助園區企業(ye) 解決(jue) 融資難題,建立政府主導的中小企業(ye) 融資政策性擔保機構,吸引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發揮政策性資金效應,拓寬融資渠道。建立政企溝通聯席會(hui) 議製度,強化對園區及企業(ye) 的幫扶力度,幫助及時協調解決(jue) 發展有關(guan) 問題。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