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發改委和中國工程院共同發布《發展服務型製造專(zhuan) 項行動指南》,提出到2018年基本實現與(yu) 製造強國戰略進程相適應的服務型製造發展格局。工信部產(chan) 業(ye) 政策司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這是推動服務型製造發展的指導性文件,也是《中國製造2025》規劃體(ti) 係中11個(ge) 指南之一,將引導製造和服務融合發展,加快製造業(ye) 從(cong) 生產(chan) 型向生產(chan) 服務型轉變。
製造與(yu) 服務融合發展
《中國製造2025》給出了我國製造強國建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的總體(ti) 導向。“其中,服務化意味著向價(jia) 值鏈的高端發展,即微笑曲線的兩(liang) 端,服務化與(yu) 高端化屬於(yu) 升級,綠色化、智能化屬於(yu) 轉型。”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裝備工業(ye) 研究所所長左世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服務型製造是製造與(yu) 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型產(chan) 業(ye) 形態,是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在這種形態下,製造業(ye) 企業(ye) 通過創新優(you) 化生產(chan) 組織形式、運營管理方式和商業(ye) 發展模式,不斷增加服務要素在投入和產(chan) 出中的比重,從(cong) 而實現以加工組裝為(wei) 主向“製造+服務”轉型,從(cong) 單純出售產(chan) 品向出售“產(chan) 品+服務”轉變,有利於(yu) 延伸和提升價(jia) 值鏈,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產(chan) 品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
工信部產(chan) 業(ye) 政策司相關(guan) 負責人強調,服務型製造是二產(chan) 與(yu) 三產(chan) 融合發展的新業(ye) 態,因此對於(yu) 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做優(you) 二產(chan) 、做強三產(chan) 都很重要。這種融合強調服務要素在製造業(ye) 的投入和產(chan) 出兩(liang) 個(ge) 方麵的作用,也就是既要發展基於(yu) 製造的服務,也要發展麵向服務的製造;既要向價(jia) 值鏈兩(liang) 端延伸,也要實現價(jia) 值鏈整體(ti) 提升。
服務型製造代表著新的經濟增長點。上半年的數據顯示,裝備製造業(ye) 中智能化、綠色化、向服務轉型的高端裝備製造業(ye) 發展較好。當前,產(chan) 業(ye) 分工協作不斷深化,推動了製造業(ye) 向服務化轉型,信息技術的發展又加速了這一趨勢。發展服務型製造也是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ju) 措,工信部產(chan) 業(ye) 政策司相關(guan) 負責人指出,要引導製造業(ye) 企業(ye) 以產(chan) 需互動和價(jia) 值增值為(wei) 導向,由提供產(chan) 品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轉變,由提供設備向提供係統解決(jue) 方案轉變,有利於(yu) 改善供給體(ti) 係質量和效益,順應消費結構升級的需要。
營造良好產(chan) 業(ye) 發展環境
“當前我國服務型製造發展相對滯後。”左世全分析說,目前製造企業(ye) 的服務收入占總營業(ye) 收入比重不到10%,而發達國家超過30%,個(ge) 別領先企業(ye) 如美國GE公司高達70%。因為(wei) 我國製造業(ye) 長期以來以加工組裝為(wei) 主,是通過大量引進先進製造裝備和生產(chan) 線來生產(chan) 產(chan) 品。目前,創新設計、係統解決(jue) 方案、售後服務等受到越來越多企業(ye) 的重視,但在係統解決(jue) 方案方麵,盡管近年來圍繞智能製造興(xing) 起了一批係統集成商,但尚未發育成為(wei) 像西門子、GE一樣的龍頭企業(ye) 。
《行動指南》提出到2018年基本實現與(yu) 製造強國戰略進程相適應的服務型製造發展格局,這一格局意味著創新設計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協同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網絡化服務支撐能力進一步拓展。具體(ti) 來看有一係列量化指標,包括要培育50家服務能力強、行業(ye) 影響大的示範企業(ye) ;支持100項服務水平高、帶動作用好的示範項目;建設50個(ge) 功能完備、運轉高效的公共服務平台;遴選5個(ge) 服務特色鮮明、配套體(ti) 係健全的示範城市。
其中,有一個(ge) 對企業(ye) 服務型製造發展的量化指標,即示範企業(ye) 服務收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30%左右。對此,工信部產(chan) 業(ye) 政策司相關(guan) 負責人解釋說,按照中國機械工業(ye) 聯合會(hui) 與(yu) 德勤聯合發布的《2014中國裝備製造業(ye) 服務創新調查》報告顯示,78%調查企業(ye) 的服務收入占總營業(ye) 收入比重不足10%,隻有6%的調查企業(ye) 占比超過20%。德勤調查了80家全球領先製造業(ye) 企業(ye) ,2010年服務收入平均比重約為(wei) 26%。綜合相關(guan) 調研成果,《行動指南》把示範企業(ye) 服務收入占比設定在30%左右是完全可行的,也充分體(ti) 現了發展的趨勢和要求。
《行動指南》強調“市場主導,政府引導”,鼓勵企業(ye) 根據自身實際,在資源利用、生產(chan) 組織、經營管理和商業(ye) 模式等環節全麵優(you) 化升級。而政府主要從(cong) 營造良好的產(chan) 業(ye) 發展環境,提供公共服務等方麵開展工作。
四項行動提升價(jia) 值鏈
《行動指南》以價(jia) 值鏈為(wei) 主線,針對服務型製造對價(jia) 值鏈前、中、後各環節的提升作用,提出了四項行動。其中,設計服務提升行動聚焦前端的研發設計等環節,製造效能提升行動聚焦中端的製造環節,客戶價(jia) 值提升行動聚焦後端的營銷和售後等環節,服務模式創新行動則是一項開放式的行動,著力引導製造業(ye) 企業(ye) 以其核心生產(chan) 要素為(wei) 基礎,創新服務模式,在更大範圍整合金融、人才和技術資本,提供更加係統、更加專(zhuan) 業(ye) 的“產(chan) 品+服務”,打造市場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