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約翰F.肯尼迪說,“變化是生命的法則,隻看到過去和現在的人注定會(hui) 與(yu) 未來擦肩而過。”在這個(ge) 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大互聯網時代裏,在麵對市場競爭(zheng) 白熱化、產(chan) 業(ye) 互聯網化時,傳(chuan) 統企業(ye) 該何去何從(cong) ?傳(chuan) 統的商業(ye) 模式該如何顛覆?是否必須轉型O2O?O2O是否需要改造升級?升級後O2O+的踐行之路又該如何開展?
從(cong) O2O概念的提出→引入→發展可以看出,O2O並沒有什麽(me) 玄妙的,如今它之所以成為(wei) 商業(ye) 熱點是實屬時機的到來,而並不算是創新科學技術的突破。
O2O在智能終端設備聯網普及的移動互聯網變革中,O2O應運而生,順勢而起。
部分互聯網細分行業(ye) 開始麵臨(lin) 發展的天花板,傳(chuan) 統互聯網的網絡零售成為(wei) 了電子商務發展史上的一個(ge) 起點,而互聯網企業(ye) 開始逐漸去線下獲取用戶、搶奪市場,搭建O2O的生態圈,才是互聯網贏得新的未來的重要手段。
中國的傳(chuan) 統行業(ye) ,過去30多年享受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紅利,整體(ti) 呈現“粗放發展、效率低下、服務落後”的特點。
O2O需要升級,O2O+來了!
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會(hui) 議上提出了製定“互聯網+”的工作計劃,推動了移動互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yu) 現代製造業(ye) 的結合。簡單的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某個(ge) 傳(chuan) 統行業(ye) =互聯網某行業(ye) “,而O2O是恰好能將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的商業(ye) 模式,因此O2O成為(wei) 了“互聯網+”行動計劃落地的最佳方式。
那麽(me) 說來說去“O2O+”又是什麽(me) 鬼?“O2O”最初的理解是線上為(wei) 線下引流,而”O2O+”不單單在於(yu) 線上或線下,更多在於(yu) 互動,是虛實互動的商業(ye) 模式,即企業(ye) 通過虛擬世界和線下現實世界互動協作的商業(ye) 模式。
正如資深品牌營銷專(zhuan) 家、錦坤創始人石章強曆時三年的最新力作、國內(nei) 第一本係統專(zhuan) 業(ye) 指導企業(ye) 如何實施O2O的實操方法論專(zhuan) 著《企業(ye) O2O+》所說的那樣,“O2O+”可以說是前期O2O產(chan) 業(ye) 格局進化過程後通過沉澱的知識體(ti) 係與(yu) 成敗經驗歸納總結出來的升級版,不同於(yu) O2O關(guan) 注的是線上向線下輸送客流量變現的內(nei) 容,”O2O+”探索的是線下線下流量一體(ti) 化,虛實互動,重心放在用戶“去營銷化”的整個(ge) 商業(ye) 生態體(ti) 係的內(nei) 容。通過O2O經驗積澱出的O2O+更具有操作性,“O2O+”連接的除了消費者、企業(ye) 、大數據、媒介觸點等商業(ye) 因素外,還連接了一係列相對明朗的決(jue) 勝因素,如O2O+組織架構重塑、O2O+價(jia) 值重構、O2O+跨界融合、+……..
此外“O2O+”還屬於(yu) “互聯網+”的分支,是“互聯網+”的先鋒,“O2O+”比作為(wei) 國家級戰略的“互聯網+”更為(wei) 具象,是係統工程。
綜上,從(cong) 對互聯網的引入→互聯網三大階段的發展→O2O的起源→O2O的崛起→O2O+的升級深入了解後,我們(men) 可以看到,移動浪潮與(yu) 技術進步將創造全新的社會(hui) 與(yu) 經濟生態,互聯網正在全麵、深入地影響實體(ti) 經濟,作為(wei) 處在信息革命拐點的傳(chuan) 統企業(ye) 順應時代變化的轉型勢在必行,開展從(cong) O2O到O2O+升級的踐行之路更是刻不容緩。
O2O+才是傳(chuan) 統企業(ye) 轉型的唯一出路
探索未來O2O+的踐行視角,考慮企業(ye) 究竟該如何通過O2O+來實現虛實互動與(yu) 協作的商業(ye) 模式?
1、傳(chuan) 統企業(ye) O2O+踐行的核心要點
移動互聯網時代“以消費者為(wei) 中心”、“以人為(wei) 本”的關(guan) 鍵要素。
在線。傳(chuan) 統企業(ye) 首先得觸網,隻有觸網“在線“才可以實現數據沉澱、積累、挖掘和使用,緊緊抓住”C(消費者)“,進而推動”B(企業(ye) ),真正實現“以消費者為(wei) 中心”的C2B轉型。
互動。互聯網早期的發展是為(wei) 單向傳(chuan) 播,隨著移動互聯網悄悄的來臨(lin) ,所有的交流都變成雙向的、實時的和零滯後的,所有的產(chan) 品和服務逐漸開始得到用戶的反饋,這種“互動交流”的模式讓傳(chuan) 統企業(ye) 可以近距離地接觸到自己的客戶,以便推過精準營銷的方式對他們(men) 進行個(ge) 性化服務。
聯網。互聯網是一張大網,最終會(hui) 把越來越多的點連在一起,企業(ye) 通過“聯網”開展大規模的協同合作,促進專(zhuan) 業(ye) 化分工。網絡零售、餐飲外賣、線上線下打車等原本不搭界的事情都會(hui) 被“互聯網”連接起來,而當傳(chuan) 統企業(ye) 越來越多的東(dong) 西能連在一起的時候,效率提升的同時,也會(hui) 產(chan) 生很多的快速反應。
所以O2O+的實踐者所做的工作應是如何與(yu) 消費者建立廣泛連接,圍繞消費者重新構建自己的商業(ye) 模式。而不是隻迷信跟風燒錢,卻沒有基礎的產(chan) 品和服務。無法真正做到由C到B的O2O終究火的快,被人忘記的也快,像一陣風飄過。
2、傳(chuan) 統企業(ye) 踐行O2O+的考慮因素
是否隻要有落地門店的企業(ye) 就都需要啟動O2O+的模式?是否任何的傳(chuan) 統行業(ye) 都可以堂而皇之的去施行O2O+模式?
答案當然都是否定的,首先落地門店模式依賴的是通過店鋪的客流量來贏取商業(ye) 收入,這一點雖在電子商務發展後遭遇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並不代表所有的的傳(chuan) 統企業(ye) 都有絕對的必要去施行O2O模式,如挖掘機修理行業(ye) 。
其次對於(yu) 那些適合走O2O+商業(ye) 模式的傳(chuan) 統企業(ye) ,在貿然開展O2O+的之前關(guan) 於(yu) 企業(ye) 自身的一些因素需要考量:
(1)企業(ye) 自身基因如何。企業(ye) 需要從(cong) 自身行業(ye) 的實際情況出發,確認高成本獲取的消費者是否能在低頻消費時貢獻足夠支撐O2O+模式的利潤,如果是“高成本用戶+低頻次消費+低客單利潤”的O2O+營銷模式不妨選擇放棄。
(2)找到進入O2O+的最佳時機,企業(ye) 為(wei) 了O2O+而O2O+的出發點是錯誤的,O2O+是結合企業(ye) 所在行業(ye) 與(yu) 本企業(ye) 現狀精密診斷後的戰略行為(wei) ,所以企業(ye) 在衡量自身何種戰略基礎且在何種情況下以何種切入方式進入O2O+的踐行之路,是企業(ye) 在進行O2O+後能否持續發力的關(guan) 鍵因素。而“O2O+”所連接的各商業(ye) 因素是企業(ye) O2O+時機診斷的依據:
消費者,即企業(ye) 是否擁有既有的消費者基礎,處在不同商業(ye) 階段的企業(ye) ,對應的O2O+的格局也將不同。
介觸點,即線下企業(ye) 溝通消費者的前沿陣地,企業(ye) 自媒體(ti) 資源基礎足夠強大,將是O2O+的強大支撐。
大數據,雲(yun) 存儲(chu) 的海量數據和“大數據”的分析技術可以大幅提高對消費者的實時跟蹤,有助於(yu) 企業(ye) 在打磨O2O+的道路上,明確地觀察到策略與(yu) 執行過程的差異原因,以作充分的預案。
渠道陣地的覆蓋和終端網點的鋪就,即企業(ye) 對現有運營渠道的覆蓋程度是否全麵,終端網點的拓展情況是否已達終端深度鋪市率。
(3)確立O2O+戰略地圖的繪製,即企業(ye) 切入O2O+產(chan) 品發展路徑先後順序如何,先縱向細分再橫向拓展?如河狸家先從(cong) “美甲”業(ye) 務為(wei) 切入口,轉而再開展其他美業(ye) 項目,如滴滴快的先“出租車”,再“專(zhuan) 車”的發展路徑。
3、傳(chuan) 統企業(ye) “O2O+”的踐行
(1)O2O+組織結構變革
麵對移動互聯網的這場商業(ye) 變革浪潮,需要什麽(me) 樣的企業(ye) 組織來應對?或者說什麽(me) 樣的組織架構適合O2O+的商業(ye) 模式?
過去大部分的傳(chuan) 統企業(ye) 是“單兵團”管理模式,即創始人是決(jue) 策人,決(jue) 策人是業(ye) 務指導人,組織架構是金字塔式的,一層層把所有信息集中起來匯報,決(jue) 策再一級級貫徹。可如今互聯網時代獲取生產(chan) 過程中所需的信息變得非常便利,而傳(chuan) 統企業(ye) 的多層級管理會(hui) 造成包含企業(ye) 決(jue) 策人在內(nei) 的所有營銷人員處在信息不對等的狀態,在O2O+的執行過程中,增加溝通、摩擦的成本,而在一個(ge) 變化急劇、無法預測的環境中,企業(ye) 能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做出快速反應,源源不斷地開發滿足用戶需求的、個(ge) 性化產(chan) 品去占領市場以贏得競爭(zheng) ,應向組織結構扁平化發展,減少管理層級,縮短決(jue) 策流程,加速決(jue) 策效率。
企業(ye) 麵對瞬息萬(wan) 變的市場情況當快速做出反應,避免因為(wei) 需要層層匯報而導致機會(hui) 錯過,從(cong) 而喪(sang) 失戰略優(you) 勢,而企業(ye) 組織架構這種由金字塔向扁平化的轉變並不是企業(ye) 領導人決(jue) 定的,而是互聯網的倒逼機製所決(jue) 定的。
(2)O2O+價(jia) 值重構
《企業(ye) O2O+》認為(wei) ,在傳(chuan) 統企業(ye) 接受互聯網信息化改造和施行O2O+商業(ye) 模式之前,除了對組合結構進行變革,還必須對價(jia) 值創造方式進行重塑:
一是營銷渠道重構。傳(chuan) 統企業(ye) 創造價(jia) 值的基本方式是“渠道為(wei) 王”,對於(yu) 最終消費者難以真正做到以用戶需求和用戶體(ti) 驗為(wei) 中心,更多的是采用大規模傳(chuan) 播的方式,誘導消費行為(wei) 。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ye) 創造價(jia) 值的基本方式應轉變為(wei) “用戶為(wei) 王”。而實現線上和線下全渠道融合的本質是通過互聯網工具對營銷和渠道環節的重構,利用平台入口等貼近用戶、拓寬銷售渠道,並通過大數據、社交網絡等實現精準營銷。
二是供應鏈重構。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時代,企業(ye) 的供應鏈體(ti) 係為(wei) :根據往年的銷售業(ye) 績和拍腦袋式的進行消費預測——產(chan) 品訂貨——生產(chan) ——渠道商訂購——鋪貨壓貨——庫存。一旦產(chan) 生庫存,企業(ye) 不得不進行廣告宣傳(chuan) 和讓利促銷,這種傳(chuan) 統的供應鏈體(ti) 係是不精準的、低效率的。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通過C2B實現“以用戶為(wei) 中心”的高效供應鏈,其本質是互聯網技術對供應鏈的重構,即利用互聯網的高效供需匹配能力,使用戶參與(yu) 產(chan) 品設計和研發環節,實現規模化定製;消費者不再是產(chan) 業(ye) 鏈末端的被動接受者,而成為(wei) 產(chan) 業(ye) 變革的主導者。
三是價(jia) 值獲取方式重塑。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時代的盈利模式是以產(chan) 品的物質功能為(wei) 核心,以“規模化”方式實現盈利;在互聯網時代,從(cong) “粉絲(si) 經濟”中盈利是主要的價(jia) 值獲取方式,這種方式以產(chan) 品的物質功能為(wei) 基本,以產(chan) 品的精神性、情感性體(ti) 驗為(wei) 核心,以“定製化”來實現盈利模式,比如小米智能手機,利用各種社交網絡媒體(ti) 培養(yang) 和圈住了一批小米的粉絲(si) ,實現了價(jia) 值獲取。
以前傳(chuan) 統行業(ye) 的痛點是:用戶分散、渠道成本高、庫存風險大等,如今O2O+價(jia) 值重構的三步曲通過拓寬渠道和精準營銷帶來大的客戶流量,通過對供應鏈的互聯網化帶來周轉快、零庫存和高效率的運營,通過價(jia) 值獲取方式的重塑提升用戶效用,擴大市場份額,總之,重塑後高周轉、低庫存等新的模式降低了運營成本和經營風險,更強化了O2O+轉型的傳(chuan) 統企業(ye) 的收入規模、周轉優(you) 勢和品牌價(jia) 值。
(3)O2O+跨界融合
在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時代,產(chan) 業(ye) 與(yu) 產(chan) 業(ye) 之間,企業(ye) 與(yu) 企業(ye) 之間,通常是涇渭分明,互不相幹的,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隨著互聯網整合效能的發揮和新科技的發展,互聯網把一切都連接在了一起,很多產(chan) 業(ye) 的邊界由此變得越發模糊,互聯網的跨界趨勢日益明顯,每個(ge) 行業(ye) 都在整合、都在交叉、都在互相滲透,人們(men) 不經意間同時享用兩(liang) 個(ge) 或更多行業(ye) 帶來的服務。
新時代需要新的管理模式——跨界聯盟,由競爭(zheng) 走向合作共贏。以用戶為(wei) 中心,實現價(jia) 值共享,獲得雙贏甚至是多贏,企業(ye) 可以通過不同行業(ye) 品牌效應的疊加進行各自優(you) 劣上的相互補充,在滿足消費群體(ti) 一致性、品牌非競爭(zheng) 性、資源匹配、品牌理念一致性等原則時,這種具有共性和對等性的跨界聯盟企業(ye) 能在O2O+跨界融合及虛實互動間發揮出協同效應的作用。
(4)O2O+創新機製
中國是製造大國,但卻並非製造強國,本質原因在於(yu) 中國盛行模仿,創新不足,產(chan) 品同質化現象嚴(yan) 重。但隨著消費者需求逐漸從(cong) 同質化向個(ge) 性化和多元化的轉變,消費者對功能和質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以致單純的模仿已經難以創造企業(ye) 優(you) 勢。
企業(ye) 要想緊跟消費趨勢、贏得市場,必須拋卻模仿,建立創新機製,從(cong) 用戶、需求、技術、產(chan) 品等方麵進行以互聯網思維的突破性創新,整合內(nei) 外資源,創造性的跨界,打造明星產(chan) 品,實現單點突破;以客戶需求解決(jue) 、用戶體(ti) 驗作為(wei) 產(chan) 品設計的出發點,進而實現生產(chan) 效率、生產(chan) 價(jia) 值的提升,實現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提升,取得競爭(zheng) 優(you) 勢,贏得企業(ye) 持續的發展,而創新以及用戶為(wei) 導向也將必然成為(wei) O2O+模式的主旋律。
所以,在這個(ge) 用戶為(wei) 王的時代,如今的企業(ye) 不僅(jin) 要跟上技術的發展變化,更要跟上消費者的變化,學會(hui) 利用自動互聯網、雲(yun) 計算和大數據,通過公司定位、產(chan) 品定位、市場定位,麵向海量消費者提供個(ge) 性化的產(chan) 品和服務,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以消費者為(wei) 中心”的C2B願景,同時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