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不成功則成仁

在並購盛行的時代,掀起了一輪對於(yu) 民族品牌發展出路理智分析的廣泛討論。很多企業(ye) 的並購畢竟已經成為(wei) 舊事,雖然她還在口口聲聲自得其樂(le) 的言自己是民族品牌。至於(yu) 民不民族品牌,其實與(yu) 勞苦大眾(zhong) 們(men) 所真正關(guan) 心之處來說,都是不太搭架的。有人因此說這些被並購的民族企業(ye) 是虛偽(wei) 的,我起先也這麽(me) 認為(wei) ,但後來,我反倒認為(wei) 他們(men) 是真實的,因為(wei) 至少她把她的虛偽(wei) 的一麵較早的真實的展現了出來,試想其他的我們(men) 自己呢?

客觀的說,代表性民企並購事件對於(yu) 本土行業(ye) 的發展影響是甚大的,更是積極促進了我們(men) 對於(yu) 企業(ye) 未來之路的探索,比如很多行業(ye) 企業(ye) 的紮堆上市,就是在這個(ge) 時候之後開始出現的。可惜就目前來看,這條路不但險阻叢(cong) 叢(cong) ,並且也並非完全合適這些企業(ye) 。我想,這雖然有天公不作美的外因,但主要還是內(nei) 因的緣故。具體(ti) 就不細說了,免得大家說我隻知道揭短或朝傷(shang) 口上灑鹽,還是讓他們(men) 自己繼續捂著好。

古語雲(yun) 不成功則成仁,以前對這話不思深意,今細細想來,這話實在是有失偏頗。表決(jue) 心有毅力是好的,但何苦非得去追求那所謂的成功或成仁。儒者們(men) 要去成仁也就算了,問題是他們(men) 還逼迫了大家也要去成仁,搞得大家都千篇一律的往一個(ge) 極其理性而完美無缺的目標而去。現在不少企業(ye) 老板都自比儒者或者被稱為(wei) 儒者,我要說的是,企業(ye) 這種組織並不屬於(yu) 某個(ge) 人,也不同於(yu) 任何個(ge) 人,她是可以真正永續發展的,因此何必用那些浮躁的所謂成功來衡量,又何苦用所謂成仁的方式來進行了結。

在中國的企業(ye) 界,一直就有上市是一條不歸路的說法,坊間也不知道有多少因為(wei) 上市而一蹶不振甚至快速倒下,或者重新崛起但再也不提上市二字的真實企業(ye) 案例,不過我們(men) 卻似乎隻願意去關(guan) 注那些極少數所謂成功的例子。最近一直在思考,如果上述這些行業(ye) 本土代表性企業(ye) 一旦上市不成,是否也會(hui) 產(chan) 生成仁之念。我不敢說絕對,不敢說全部,但卻認為(wei) 極有可能。說不好他們(men) 中某些個(ge) 早就已經做好成仁之準備了,要不然也不會(hui) 千裏迢迢遠渡重洋之後,聲聲民族品牌,口袋裏卻裝著他國的綠卡。再者我看這些代表性企業(ye) 的家業(ye) 、年齡也不是很小了,因此自然對此應有所防備。

隻是當今之選擇成仁,跟前之兩(liang) 千年之成仁,卻有大的不同。因前是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偏於(yu) 理性之倫(lun) 理社會(hui) ,現是商業(ye) 社會(hui) 、偏於(yu) 理智之市場社會(hui) 。市場社會(hui) 偏於(yu) 向外發力,並且重視團體(ti) 和個(ge) 人兩(liang) 極,當然最終強調的是現實的商業(ye) 利益,而非前之儒者家族倫(lun) 理社會(hui) 修已安人之無為(wei) 追求。

因此,當前環境對於(yu) 企業(ye) 老板來說,並購式的賣掉自然成為(wei) 成仁這條路子的最好的選擇,而這似乎也恰恰很符合外企進入中國市場的意願,有時我甚至覺得老外們(men) 比我們(men) 自己對於(yu) 中國的市場更有信心。從(cong) 各行業(ye) 代表性民企的發展曆程來看,他們(men) 對於(yu) “洋務運動”均顯示出極為(wei) 開放的態度,當然,至於(yu) 大家究竟葫蘆裏賣的什麽(me) 藥,因各行各家實際情況不一,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隻是,由於(yu) 前兩(liang) 千年傳(chuan) 統文化之熏陶,以及市場化畢竟剛剛開始,中國之團體(ti) 形成實屬不易,也難怪不少人跟我說他所在的企業(ye) 就隻是為(wei) 某個(ge) 人服務的。我覺得為(wei) 了個(ge) 人原本也無可厚非,市場化初期階段也要突出個(ge) 人的價(jia) 值,但受製於(yu) 體(ti) 製,我們(men) 的企業(ye) 主們(men) 卻不能提,也不便提。這是理性,而非理智。

我認為(wei) ,如果因上市不成而並購成仁時,於(yu) 企業(ye) 主個(ge) 人而言,本質上說是不太帶尬的,但與(yu) 員工而言,就難免顯得有點帶尬了。不少企業(ye) 主在接受采訪時都會(hui) 表明之所以不願意被並購,員工的未來是一個(ge) 很重要的考量因素。但我竊以為(wei) ,難道員工隻有跟著你才有未來?難道員工跟著你就是真正的未來?當你的利益與(yu) 員工利益發生衝(chong) 突時,你會(hui) 維護員工利益?你會(hui) 真正與(yu) 員工分享企業(ye) 的價(jia) 值?這並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當然,我也並不排除企業(ye) 主們(men) 的矛盾心理,一麵受理性的家族倫(lun) 理——情義(yi) 思想束縛,一麵受現代市場化的理智商業(ye) 競爭(zheng) ——物理思潮影響。也正因此,他們(men) 才紛紛選擇朝上市而去,蓋因上市可以做到成功成仁二者兼顧,但這畢竟隻是個(ge) 極小概率的理性事件。

古人不成功則成仁的做法固然不值得提倡,今人不上市則並購的做法固然也不值得讚賞,但各自必有其深層次內(nei) 因。對比來看,終歸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現代人畢竟比前人更現實了,更理智了,我們(men) 不再去一味向內(nei) 用力追求理性,甚或正在理智的與(yu) 理性做抗爭(zheng) 。

成功也好,成仁也罷。關(guan) 鍵是我們(men) 已經從(cong) 理性進入理智的時代。

 

責任編輯:雷達
(更多資訊請登錄: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www.dgfyfs.com)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16-05-16 15:00
下一篇 2016-05-17 07:36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