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戰略是一把刀,你握住了刀背還是刀刃?

    在冷兵器時代,作戰打仗用的工具是刀槍棍棒。

    作戰時,大家都知道一定要把刀刃朝向敵人,刀背留給自己,隻有這樣才能保護自己、殺敵製勝。

    今天講的戰略,就如同冷兵器時代作戰時的一把刀。

    戰略抉擇是非常艱難的事情,就像企業(ye) 站在道路的十字路口,麵臨(lin) 著向左走還是向右走選擇,任何一個(ge) 選擇,任何一個(ge) 決(jue) 定都將影響著企業(ye) 的未來。

    戰略選擇時。選對了,企業(ye) 就握在刀背上,最壞的結果也會(hui) 保護你;選錯了,就握在了刀刃上,最好的結果也會(hui) 傷(shang) 害自己。

    先來看一個(ge) 大家都熟悉的例子——諾基亞(ya) ,在這個(ge) 你非常熟悉的例子中,卻有太多你不知道的東(dong) 西。

    諾基亞(ya) 的慘痛教訓

    2007年蘋果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機。

    你可能不知道,早在2000年的時候,諾基亞(ya) 就設計出了一款隻有一個(ge) 按鍵的觸屏智能手機,比蘋果整整早了7年。

    2006年的時候,諾基亞(ya) CEO康培凱就清晰的認識到:互聯網與(yu) 手機的融合是未來的趨勢,提出了諾基亞(ya) 要成為(wei) “真正融合互聯網和移動性的公司”。

    而到這個(ge) 時刻,蘋果手機還沒上市,安卓係統還沒出現。

    很多人會(hui) 說,蘋果手機產(chan) 品好、人性化,文字編輯時,觸碰並按住文字,可啟用放大鏡功能,充分考慮了用戶體(ti) 驗。

    但,我可以明確告訴你,這個(ge) 專(zhuan) 利技術是諾基亞(ya) 的。

    也就是說諾基亞(ya) 的人性化設計並不差,它有龐大的專(zhuan) 利池,連蘋果都要向它支付了6億(yi) 美元的專(zhuan) 利使用費。

    既然諾基亞(ya) 有這些高瞻遠矚,也有人性化的技術,為(wei) 什麽(me) 它最終淹沒在曆史的長河中了呢?成為(wei) 已死去的傳(chuan) 統按鍵手機的代言人。

    當我們(men) 默默緬懷這一遠去的巨人的時候,你有沒有思考過,諾基亞(ya) 的問題出在哪裏?

    我經常跟企業(ye) 講,判斷一個(ge) 企業(ye) 目標能否達成,主要去看企業(ye) 的機製,即企業(ye) 的整體(ti) 管理。

    而分析一個(ge) 企業(ye) 的失敗,則要去研究他的戰略管理,尤其是大企業(ye) 的失敗。

    2000年諾基亞(ya) 就生產(chan) 出了隻有一個(ge) 按鍵的智能手機,2006年諾基亞(ya) 也預料到了手機智能化的未來。

    但是在戰略選擇時,它偏向了傳(chuan) 統的方向,它認為(wei) 諾基亞(ya) 已經成為(wei) 了手機王國的霸主,它可以憑借龐大的實力和渠道網絡來改變世界,它認為(wei) 它可以引領手機的消費趨勢。讓消費者繼續為(wei) 它買(mai) 單。

    但是,這次它錯了。

    蘋果的出現,安卓的普及,它們(men) 憑借不計其數的軟件應用,迅速擄獲了消費者的心。消費者毫不留情的拋棄了那個(ge) 能砸核桃的硬家夥(huo) 。

    轉身投入了智能手機的懷抱。

    諾基亞(ya) 這個(ge) 龐大的地球王國,成為(wei) 了瞬間爆裂的西瓜。

    當蘋果手機出來的時候,諾基亞(ya) 輕視它、忽略它,覺得這個(ge) 通訊功能差、待機時間短的破板子,肯定活不長久。

    但是諾基亞(ya) 們(men) 忽略了,這個(ge) 被叫做iphoness的大屏幕的破板子,迎合了行業(ye) 的未來發展。成為(wei) 新一代的手機寵兒(er) 。

    任何戰略的抉擇都是艱難的,但無論何時都不要忽視行業(ye) 的未來,即使看到一個(ge) 小小的火苗,也要好好把握,記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同仁堂的寶貴經驗

    接下來,讓我們(men) 看看中國老字號同仁堂是如何把握未來趨勢,正確進行戰略抉擇,形成燎原之勢。

    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這是同仁堂一直堅守的的信念,也是同仁堂金子招牌的根源。

    但是,300年來,老字號同仁堂之所以能持續強大,並不僅(jin) 僅(jin) 是靠這塊金字招牌。

    20世紀末期,當西藥進入中國市場時,傳(chuan) 承幾千年的中藥受到西藥的強烈衝(chong) 擊,大量的做中藥產(chan) 品的小企業(ye) 受到了打壓、走向了衰敗。當中藥小企業(ye) 退讓的時候,中藥市場得到了淨化。同仁堂憑借300多年的金字招牌和優(you) 良品質,在這次市場洗牌中得以持續發展。

    然而,這時,擺在同仁堂麵前的有兩(liang) 大戰略選擇:

    一是同仁堂依托300年的金字招牌,繼續抗住中藥治病的大旗,高舉(ju) 中華製藥與(yu) 西藥形成切割,引領並做大中藥治病的市場這塊蛋糕,從(cong) 而獲得更多的利潤。

    另一個(ge) 選擇時,在中藥市場洗牌的節點,像扇子一樣把產(chan) 業(ye) 領域打開,依托中藥治病,向中藥防病和大健康產(chan) 業(ye) 方向轉移。

    同樣的,這個(ge) 抉擇是艱難的,一邊是同仁堂300多年的模式和金字招牌的優(you) 勢,另一邊則昭示著更廣闊的未來。

    同仁堂沒有居功自傲、倚老賣老,最終衝(chong) 破傳(chuan) 統模式的桎梏,走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最終確立了“以現代中藥為(wei) 核心,發展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的戰略。

    企業(ye) 開始從(cong) 傳(chuan) 統的中成藥向保健品、藥妝等健康產(chan) 業(ye) 領域戰略轉型。

    這次的戰略轉型,讓同仁堂擺脫了醫療渠道限製,走進更廣闊的商超渠道,擁抱了大健康市場,成就了一個(ge) 百億(yi) 級的企業(ye) 。同仁堂現在的市值為(wei) 400多億(yi) 。

    無論你過去的模式有多成功,無論你過去的招牌有多厲害,都不能以過去決(jue) 定戰略。否者隻能讓金字招牌成為(wei) 前進的枷鎖。

    忽略企業(ye) 承載力

    中國有很多企業(ye) 家,當在某一領域取得成功後,就容易出現戰略的妄想症,認為(wei) 自己的企業(ye) 什麽(me) 都能幹,忽視了企業(ye) 的承載力。

    國內(nei) 某大牌地產(chan) 公司,當地產(chan) 行業(ye) 發展受到打壓時,就妄想開啟多元化政策。

    進入食用油行業(ye) ,賣食用油,砸下了一個(ge) 億(yi) 廣告;

    進入飲用水行業(ye) ,賣礦泉水,砸下了一個(ge) 億(yi) 廣告;

    進入乳製品行業(ye) ,賣牛奶,砸下了一個(ge) 億(yi) 廣告;

    從(cong) 地產(chan) 行業(ye) 到快消品行業(ye) ,他有的隻是錢,卻缺乏快消品的思維模式;缺乏快消品的品牌優(you) 勢,缺乏快消品的渠道優(you) 勢。最終铩羽而歸。

    有錢固然好,但錢不是核心競爭(zheng) 力。戰略抉擇時,要考慮企業(ye) 的承載能力。

    戰略是一把刀,要想握住刀背,就要杜絕三個(ge) 誤區:

    忽略未來的發展,無視星星之火,不用未來決(jue) 定現在;

    過分依賴過去的輝煌,難以衝(chong) 破過去的桎梏,總以過去決(jue) 定現在;

    忽略企業(ye) 的承載力,認為(wei) 財力就是一切。

責任編輯:雷達
(更多資訊請登錄: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www.dgfyfs.com)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17-12-14 11:06
下一篇 2017-12-14 13:38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