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了不少塗料企業(ye) ,從(cong) 上市公司到年銷售幾千萬(wan) 的塗料企業(ye) 。個(ge) 個(ge) 都說,市場不好做,壓力很大!
也見了不少塗料經銷商,從(cong) 幾百萬(wan) 到幾個(ge) 億(yi) 的經銷商。個(ge) 個(ge) 都說,塗料生意不好做,錢不好收。
2018年,是不是中國塗料行業(ye) 洗牌的分水嶺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2018年,中國塗料企業(ye) 在國家環保嚴(yan) 令、生產(chan) 安全管製、市場兩(liang) 極分化、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同質化競爭(zheng) 的環境下求生存、謀發展。
行業(ye) 洗牌,意味著企業(ye) 需要重新改變經營策略,以最合理的經營方式來適應市場的變化,並贏得市場的認可和信賴。這也意味著轉型升級成為(wei) 塗料企業(ye) 不得不麵臨(lin) 的生死問題。
市場是檢驗塗料品牌興(xing) 衰的唯一標準。
首先,我們(men) 應該了解一下最近一二年的房地產(chan) 情況。在我安居的城市,我也親(qin) 身體(ti) 驗到了最近幾年房價(jia) 的大幅度變化。2016年前,住宅單價(jia) 平穩,房價(jia) 在8000-15000元/平方之間。2016年初開始,單價(jia) 不斷攀升,到2017年,房價(jia) 大概在15000-30000元/平方之間。絕大部分樓盤房價(jia) 升值在2倍以上。所以,不管是房地產(chan) 公司,還是裝飾公司,還是包括塗料在內(nei) 的建材企業(ye) ,所有與(yu) 房地產(chan) 有關(guan) 聯的企業(ye) ,都賺得盆滿缽滿。
自然,這種非理性的市場波動引起了上層的注意。在上層的壓力下,2018年全國房地產(chan) 市場整體(ti) 環境繼續收緊,限製性調控政策或不斷擴圍或強度持續升級,同時長效機製堅實推進,住房製度改革不斷取得新進展,切實打擊了部分非理性需求。同時,金融監管和防風險已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房地產(chan) 行業(ye) 融資更加合規,融資門檻和結構也發生了新的變化。
據我了解,不少銀行已經將首套房的貸款利率上調了多次,有些銀行甚至將首套房貸利率上調至基準利率上浮15%-30%,將放款期限延長,同時實行二套房非自住房首付不低於(yu) 七成的,貸款利率不低於(yu) 基準利率的1.1倍的政策。這樣的政策,對很多現金流不夠的購房者來說,是重重的一擊。就算能購買(mai) ,利息成本也大幅度增長。
有人說,2018年是中國房地產(chan) 自2009年以來最艱難的一年。
2018年9月29日,提出“活下去”口號的萬(wan) 科全麵回籠資金,以相對低價(jia) 出售物業(ye) 。在萬(wan) 科的三年事業(ye) 計劃書(shu) 中,把“活下去”作為(wei) 基本要求,所有戰略將圍繞“活下去”展開,“收斂聚焦”到保證萬(wan) 科“活下去”。在“活下去”的戰略之下,“回款”就超越銷售額、利潤,成了萬(wan) 科的核心目標。
就在一天前,媒體(ti) 曝出碧桂園主席楊國強的內(nei) 部講話,要求碧桂園部分去化未達預期和正負為(wei) 零的項目減少開工。與(yu) 此同時,降價(jia) 甩賣也是可選項之一。
此前,恒大則在全國推出“無理由退房“,並對部分項目打折銷售。
幾乎在同一時間,房地產(chan) 行三巨頭都發出“凜冬將至”的信號,這是真的嗎?
我認為(wei) 是真的!房地產(chan) 不好過,作為(wei) 房地產(chan) 依附的塗料行業(ye) 能好過嗎?
房地產(chan) 行業(ye) 的競爭(zheng) 早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成本成為(wei) 房地產(chan) 企業(ye) 選材的第一因素。為(wei) 了增強自身競爭(zheng) 力,房地產(chan) 商一般隻選擇大品牌來做材料供應商,這無疑導致另一種現象——品牌集中化。精裝趨勢下,工程項目是“餡餅”還是“陷阱”呢?在這一大背景下,一旦塗料企業(ye) 與(yu) 地產(chan) 商達成了戰略采購合作,塗料行業(ye) 的特殊屬性決(jue) 定著二者之間不再隻是簡單的供應商與(yu) 采購商的關(guan) 係,而是休戚與(yu) 共的利益共同體(ti) 。這一方麵,已有不少塗料企業(ye) 和經銷商因為(wei) 渴望得到“餡餅”,結果反而掉進了“陷阱”。
據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調研員李果烈的了解,2018年主做外牆塗料的一些塗料企業(ye) ,應收賬款大幅度增加。有塗料企業(ye) 的應收賬款甚至高達數億(yi) 元。但這並不影響民族塗料企業(ye) 在外牆塗料方麵的快速擴張。不管是、、、、,還是東(dong) 方雨虹,有些利用資本優(you) 勢,有些利用市場優(you) 勢,有些利用渠道優(you) 勢,個(ge) 個(ge) 磨拳擦掌,準備搶占製高點。
也許是因為(wei) 國情不同,曾經在外牆塗料領域風光無限的不少外資塗料企業(ye) (立邦除外),在嚐過一點甜頭,承受不少苦頭之後,在工程項目麵前顯得更加謹慎且理性。有外企高管坦言,在工程項目方麵麵臨(lin) 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稍有紕漏就會(hui) 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不少外資塗料企業(ye) 在不斷減少外牆塗料工程的經營業(ye) 務。甚者,幹脆取消外牆塗料的經營部門,不再趟這渾水。
針對工程塗料的塗裝公司,回款比往年更難。有塗裝公司雖然可以接到地產(chan) 公司大量的塗裝業(ye) 務,但也因為(wei) 資金壓力不敢貿易做大。
木器塗料方麵,、、、、君子蘭(lan) 、立邦長潤發、花王、百川、匯龍等品牌的先發優(you) 勢明顯,至今仍處於(yu) 行業(ye) 領先地位。因環保政策的不斷加碼,中大型塗料品牌在“油改水”和“水性化”方麵加大研發力度,雖然進展不快,但穩步推進,不斷搶占中小塗料企業(ye) 的份額。市場也明顯向大中型品牌集中。
針對裝飾公司的一些塗料品牌,塗料銷量明顯下降,賬期明顯延長。運氣不好的塗料品牌,還遇到裝飾公司跑路的。
在一線建材市場,特別是內(nei) 牆塗料和木器裝修塗料方麵,立邦和牢牢穩居前二。最近幾年,盡管市場情況不好,但立邦、多樂(le) 士等仍穩步發展,而大部分塗料品牌更是慘淡經營。不管是國家政策,還是新營銷模式的興(xing) 起,對這些國際品牌來說都是毛毛雨,至少他們(men) 的江湖地位無可撼動。不少國內(nei) 裝修漆品牌的專(zhuan) 賣店是越開越小,也越來越少,很多市場都看不到蹤影。在裝修漆領域,兩(liang) 極分化越來越嚴(yan) 重,行業(ye) 洗牌在加速,行業(ye) 格局在重建。
隨著個(ge) 性化追求和消費升級,年輕的消費者除了對塗料的功能性注重外,對塗料的藝術化也更加看重。藝術塗料在最近幾年的爆發,也是消費升級的一個(ge) 體(ti) 現。在零售市場,越來越多的傳(chuan) 統塗料專(zhuan) 賣店被冷落,更多的藝術塗料專(zhuan) 賣店興(xing) 起。特別是城市別墅和鄉(xiang) 鎮農(nong) 村自建房對外牆塗料和藝術塗料的追捧,三四線城市的外牆塗料和藝術塗料需求量呈倍級增加。
工業(ye) 塗料方麵,非常遺憾的是,幾乎所有高端的工業(ye) 塗料,都被外國塗企搶去了。外企在汽車原廠漆和船舶漆領域居於(yu) 明顯的壟斷地位。民族塗料品牌幾乎無還手之力。
綜合來看,外資塗料企業(ye) 在中國塗料行業(ye) 仍然位於(yu) 領先地位,特別是在中高端塗料領域,外企品牌穩穩地占據了半壁江門。
在這種嚴(yan) 峻的經濟環境下,中國塗料行業(ye) 正在加速洗牌,塗料市場不斷向優(you) 勢品牌集中。中高端塗料領域,不斷向外資品牌集中。這樣下去,對民族塗料品牌的未來發展將是致命的打擊。
麵對日益嚴(yan) 峻的發展形勢,塗料企業(ye) 如何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zheng) 力,找準未來發展方向,在這場行業(ye) 大洗牌的洪流中站穩腳跟,脫穎而出呢?
這正考驗著塗料企業(ye) 領導的智慧!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