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市場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房地產(chan) 企業(ye) 正逐漸告別以往的高歌猛進,轉而趨於(yu) 穩健,甚至保守。
最近,房企陸續發布2020年年報並公布2021年的業(ye) 績目標。根據中房網的統計,2021年,44家房企銷售目標增長率均值為(wei) 11.85%。與(yu) 2020年14.40%的平均增長率相比,減少了2.55個(ge) 百分點。且從(cong) 最近四年房企銷售目標平均增長率來看,呈現逐年下滑的態勢。
分類看,中小房企仍然有著較強的規模訴求,頭部企業(ye) 則相對穩健。根據“三條紅線”的要求,“綠檔”房企的目標增速較高,“紅檔”“橙檔”則趨於(yu) 保守。
過去多年來,追求規模增長一直是房地產(chan) 業(ye) 的主旋律。去年年中,旨在對有息負債(zhai) 進行量化管理的“三條紅線”政策出台,房企使用資金杠杆受到限製,僅(jin) 靠自有資金和土地儲(chu) 備來實現規模的大幅增長,已經很難做到。
分析人士認為(wei) ,隨著市場紅利的消退和調控的常態化,房地產(chan) 業(ye) 的“高杠杆—高增長”模式正逐漸失效,行業(ye) 正進入低速增長時代。
頭部房企更謹慎
據中房網統計,2018年至2021年,典型房企的年度銷售目標平均增幅分別為(wei) 49.04%、17.77%、14.4%和11.85%,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說明企業(ye) 對市場的判斷愈加謹慎。
從(cong) 實際完成情況看,過去三年來,由於(yu) 整體(ti) 市場交易保持在較高的規模上,大多數房企都能完成銷售計劃。但到2020年,隨著疫情暴發和“三條紅線”政策等出台,仍有部分房企未能完成銷售目標,比如,富力、融創都距離年度銷售目標差之毫厘,遠洋、中海等大型房企也未能完成。
2021年,房企對市場的態度更加謹慎。在已經發布銷售目標的房企中,最“激進”的是合生創展,合生為(wei) 今年定下了500億(yi) 元的目標,比去年的實際銷售規模增長近四成。
分析人士認為(wei) ,由於(yu) 合生的基數低、土儲(chu) 規模大,在市場不發生較大波動的前提下,完成這一目標並不難。
與(yu) 合生類似,2021年銷售目標增幅較大的企業(ye) ,規模往往偏小。與(yu) 大型房企相比,更容易實現增速的提升。銀城國際控股的銷售目標為(wei) 300億(yi) 元,比去年的實際銷售額增長了三成。花樣年、朗詩等不足千億(yi) 的企業(ye) ,今年規模增長目標都在20%以上。
頭部房企對待規模的態度相對謹慎。近幾年來,萬(wan) 科、恒大、碧桂園的銷售目標增幅很少超過20%,甚至經常低至個(ge) 位數。
萬(wan) 科近些年很少對外公布銷售目標,公司的實際銷售增長率也很少超過15%,保持穩定增長。2021年,萬(wan) 科提出了7900億(yi) 元的銷售目標,比去年實際銷售規模增長12%,萬(wan) 科同時還提出回款率95%的要求。
恒大今年的銷售目標為(wei) 7500億(yi) 元,增幅僅(jin) 為(wei) 3.71%,繼續維持個(ge) 位數增長;碧桂園的權益銷售金額目標為(wei) 6240億(yi) 元,增幅同樣不到10%。
與(yu) 中小企業(ye) 相比,大型房企的基數較大,要實現規模的高速增長頗有難度。但仍有部分巨頭試圖維持一定的速度。招商蛇口今年的銷售目標為(wei) 3300億(yi) 元,比去年的實際規模增長18.87%。在這一規模的房企中,已屬“高增長”之列。
“紅線”的羈絆
多年前,招商與(yu) 萬(wan) 科、保利、金地一同占據中國房企第一軍(jun) 團。此後公司一度掉隊,但通過整合深圳蛇口工業(ye) 區的土地資源,再度獲得發展潛力。財經評論員嚴(yan) 躍進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招商蛇口製定了較高的增長目標,說明公司仍有“彎道超車”的追求。與(yu) 此同時,招商蛇口還有另外兩(liang) 個(ge) 優(you) 勢:龐大的土地儲(chu) 備,良好的財務指標。
截至2020年末,招商蛇口的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剔除預收款)58.84%,淨負債(zhai) 率28.81%,現金短債(zhai) 比1.23。位於(yu) “三條紅線”中的綠檔。按照監管政策,今年招商蛇口的有息負債(zhai) 規模最多可增長15%。
據悉,房企對銷售目標的設定,與(yu) 公司的發展戰略、貨值規模、資金實力等有關(guan) 。但隨著“三條紅線”政策的出台,房企的資金狀況被分檔管理,很難再借助高負債(zhai) 獲得高增長。同時,由於(yu) 監管部門要求企業(ye) 提交表外負債(zhai) 情況,以往將大量債(zhai) 務做到表外的做法,也將有所收斂。
事實上,“三條紅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房企的規模增長預期。按照規定,紅橙黃綠四個(ge) 檔位的房企,有息負債(zhai) 規模增幅上限分別為(wei) 0、5%、10%、15%四檔。若“踩線”情況較為(wei) 嚴(yan) 重,房企的借貸規模將受到限製,自然很難實現高速增長。
梳理房企的銷售目標發現,“綠檔”房企設定的銷售目標增長率,總體(ti) 要高於(yu) 其他檔位的房企。比如,位於(yu) “綠檔”的寶龍地產(chan) ,今年的銷售目標為(wei) 1050億(yi) 元,比去年的實際銷售規模增長28.8%;同樣位於(yu) “綠檔”的龍湖,今年的銷售目標為(wei) 3100億(yi) 元,增長14.6%。在其所處的規模水平上,二者的增長目標都較高。
相比之下,踩中全部三條紅線、位於(yu) “紅檔”的首開,今年的銷售目標設定為(wei) 1100億(yi) 元,僅(jin) 比去年的實際銷售金額增長25億(yi) 元。
還有一些房企設定的銷售目標較為(wei) 保守,甚至低於(yu) 去年的實際銷售額。濱江集團的銷售目標為(wei) 1200億(yi) 元,與(yu) 去年1350億(yi) 元的銷售額相比,下降了11.11%。港資房企九龍倉(cang) 也較為(wei) 保守,在連續兩(liang) 年下調銷售目標後,今年維持在150億(yi) 元的水平,與(yu) 去年持平。
嚴(yan) 躍進表示,隨著市場紅利的消退和調控的常態化,房地產(chan) 業(ye) 正進入低速增長時代。與(yu) 規模訴求相比,財務安全的重要性大大提升,這也將倒逼房企在管理、產(chan) 品等方麵進行精進。與(yu) 此同時,行業(ye) 格局也會(hui) 進一步固化,馬太效應顯著,中小房企彎道超車的難度也將越來越大。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餘(yu) 凱旋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