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朝陽的行業(ye) ,也會(hui) 有虧(kui) 損企業(ye) 。
9月11日,中核鈦白寧可賠上一個(ge) 億(yi) ,也把一年前收購的新能源電池企業(ye) 的控股權轉讓出去。作為(wei) 中國出口新三樣的新能源電池,難道不香了嗎?
公告顯示,2024年9月 10日中核鈦白與(yu) 肇慶市常靈信息谘詢中心(有限合夥(huo) )簽署《關(guan) 於(yu) 廣東(dong) 中合聚能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協議》,將廣東(dong) 中合聚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合聚能”)33.6774%的股權以1億(yi) 元的價(jia) 格轉讓給常靈谘詢。交易完成後,公司持有中合聚能16.8387%股權,中合聚能不再納入公司合並報表。

一年前,中核鈦白發布公告,擬分階段增資4.5億(yi) 元,持有中合聚能75.385%的股權。換算得知,此次轉讓的33.6774%股權價(jia) 應該值2億(yi) 元,但中核鈦白願意以1億(yi) 元的價(jia) 格賣給常靈谘詢,一年就損失了1個(ge) 小目標。

而得到這潑天富貴的常靈谘詢的實控人,就是中合聚能的董事、副總經理王文林。

01
中合聚能(曾用名合林立業(ye) )是一家主營新能源電池生產(chan) 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ye) ,創建於(yu) 2020年11月13日,注冊(ce) 資本1.98億(yi) 元。

2023年中核鈦白為(wei) 進軍(jun) 新能源電池產(chan) 業(ye) ,收購了三家企業(ye) ,中合聚能是其中一家。
2023年6月6日,中核鈦白發布公告,擬增資 4.5億(yi) 元,持有肇慶合林立業(ye) 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林立業(ye) )75.385% 的股權。

合林立業(ye) 是一家專(zhuan) 注於(yu) 鋰電池、BMS、動力電池係統、儲(chu) 能係統研發、生產(chan) 、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ye) ,擁有電芯、BMS、PACK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和多項專(zhuan) 利技術。
中核鈦白是鈦白粉行業(ye) 龍頭,收購合林立業(ye) ,旨在布局新能源電池領域,延伸公司主營業(ye) 務產(chan) 品線至動力電池、儲(chu) 能電池、特種電源等新能源電池產(chan) 品,以優(you) 化公司主營業(ye) 務收入。
2023年7月26日,中核鈦白將肇慶合林立業(ye) 科技有限公司,更名為(wei) 廣東(dong) 中合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為(wei) 了提高新能源電池的競爭(zheng) 力,中核鈦白又花9.36億(yi) 元進行了兩(liang) 起收購。
2023年8月15日中核鈦白發布公告稱,擬以自籌資金不超過9.36億(yi) 元收購貴州開陽雙陽磷礦有限公司及貴州新天鑫化工有限公司100%的股權,解決(jue) 了新能源電池上遊的磷酸鐵鋰礦石開采、加工和新能源電池原料的生產(chan) 問題。

02
在綠色低碳環保及產(chan) 業(ye) 升級的背景下,鋰電池與(yu) 電動汽車和光伏產(chan) 品出口增長顯著,成為(wei) 中國外貿新的增長點,被成為(wei) 新三樣。
雖然新能源電池行業(ye) 蓬勃發展,中核鈦白也注入了十多億(yi) 的資金,但進軍(jun) 新能源電池的路並不十分順利,中合聚能的業(ye) 績表現也不盡人意。

2023年中合聚能營收606萬(wan) 元,淨利潤虧(kui) 損4698萬(wan) 元,2024年上半年中合聚能營收14萬(wan) 元,淨利潤虧(kui) 損1264萬(wan) 元。
糟糕的業(ye) 績,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收購結果,於(yu) 是在收購一年後,中核鈦白忍痛將價(jia) 值2億(yi) 元的中合聚能33.6774%股權,以1億(yi) 元的價(jia) 格就賣給了常靈谘詢。(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文章來源: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