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ei) 第二大鈦白粉上市企業(ye) 中核鈦白,可能做夢也沒有想到,有一天會(hui) 和“隕落”的“第一宇宙房企”恒大地產(chan) 相提並論。

9月2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主席吳清表示:堅持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國辦轉發了證監會(hui) 等五部委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資本市場財務造假綜合懲防工作的意見,到8月末,已經查辦的證券期貨違法案件有577件,特別是嚴(yan) 肅查處了恒大地產(chan) 、中核鈦白等一些重要案件,與(yu) 財政部從(cong) 嚴(yan) 查處了恒大地產(chan) 審計機構普華永道,形成有力震懾。
為(wei) 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維護市場穩定和公平,證監會(hui) 持續強化對股東(dong) 減持行為(wei) 的監管,從(cong) 嚴(yan) 懲處違規減持行為(wei) 。嚴(yan) 懲大股東(dong) 等違法減持,讓不負責任的“關(guan) 鍵少數”付出沉重代價(jia) 。而中核鈦白之所以“中獎”成為(wei) 這“關(guan) 鍵少數”,是因為(wei) 年輕的實控人犯了事,不僅(jin) 被證監會(hui) 點名,還列在了恒大地產(chan) 的後麵。
典型、警示、以儆效尤的意義(yi) 不言而喻。中核鈦白實控人究竟犯了什麽(me) 事?
01
兩(liang) 個(ge) 不同的人,被證監會(hui) “拿捏”在了一起
如今和許家印創辦的恒大地產(chan) 放在一起,大概率不是什麽(me) 好事。現在的恒大,就好似過街老鼠,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主要是恒大事件性質造成的社會(hui) 影響太過惡劣。
證監會(hui) 查明,恒大地產(chan) 披露的2019年、2020年年報共虛增收入5641億(yi) 元。而恒大地產(chan) 在5期、共208億(yi) 元債(zhai) 券發行文件中,分別引用了存在虛假記載的2019年、2020年年報相關(guan) 數據。證監會(hui) 認定,2019年至2020年期間,恒大地產(chan) 通過提前確認收入的方式虛增收入及利潤,致使在交易所市場公開發行債(zhai) 券存在欺詐發行,所披露的相關(guan) 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同時,恒大地產(chan) 還存在未按期披露定期報告、未按規定披露重大訴訟仲裁、未按規定披露未能清償(chang) 到期債(zhai) 務情況等行為(wei) 。

2024年5月31日,證監會(hui) 依法對恒大地產(chan) 債(zhai) 券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案作出行政處罰決(jue) 定,對恒大地產(chan) 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罰款41.75億(yi) 元,對恒大地產(chan) 時任董事長、實際控製人許家印處以頂格罰款4700萬(wan) 元並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圖源:中國證監會(hui) 官網)
而證監會(hui) 8月16日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證監會(hui) 行政執法情況顯示,中核鈦白實際控製人王某龍通過衍生品交易安排,實質參與(yu) 中核鈦白非公開發行,並以市價(jia) 融券賣出,提前鎖定與(yu) 非公開發行股票折扣價(jia) 之間的價(jia) 差收益,變相規避限售期規定,證監會(hui) 對其違反限製性規定轉讓股票及相關(guan) 信息披露違法行為(wei) 合計罰沒1.33億(yi) 元。
注意,對中核鈦白實際控製人王某龍個(ge) 人合計罰沒1.33億(yi) 元,是對許家印頂格罰款4700萬(wan) 元的近3倍。孰大孰小,孰輕孰重?為(wei) 何這個(ge) 王某龍成為(wei) 了比許家印許老板還“牛”三倍的人?
公開資料顯示,王某龍即王澤龍,1996年出生於(yu) 廣東(dong) 揭陽市,畢業(ye) 於(yu) 北京電影學院。早在2015年,還在大學的王澤龍,就以14.31億(yi) 元認購了龍佰5300萬(wan) 股擬發行股份,限售期滿後,先後經過4次減持套現,淨賺超十億(yi) 。

福布斯2021年全球最年輕億(yi) 萬(wan) 富豪排行榜,當時24歲的王澤龍以15億(yi) 美元(折合人民幣108億(yi) 元)身家位列第二,中國第一。而“窮小子”許家印24歲時剛剛大學畢業(ye) ,被分配至河南舞陽鋼鐵廠熱處理車間當了一名工人,跟地產(chan) 大佬、首富壓根還沾不上一點邊。
但兩(liang) 個(ge) 不同的人,還是在2024年“殊途同歸”,被證監會(hui) 一塊“拿捏”在了一起。
02
定增套利,打一套無縫銜接的隱秘組合拳
中核鈦白是國內(nei) 產(chan) 能規模僅(jin) 此於(yu) 龍佰集團的第二大鈦白粉生產(chan) 企業(ye) ,全稱為(wei) 中核華原鈦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yu) 2001年,2007年8月3日中核鈦白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其主要產(chan) 品為(wei) 高檔金紅石型鈦白粉,產(chan) 品廣泛用於(yu) 塗料、塑料、橡膠、油墨、造紙等領域,被譽為(wei) “工業(ye) 味精”。
2019年,王澤龍以16.359億(yi) 元從(cong) 中核鈦白控股股東(dong) 李建鋒手中收購4.305億(yi) 股,從(cong) 而控股27.05%入主中核鈦白,成為(wei) 這家國內(nei) 第二大鈦企新實控人。後一度曾持有中核鈦白43.48%股份,目前仍持股33.45%。
王澤龍被證監會(hui) 立案,涉及到2023年的一個(ge) 52.88億(yi) 元定增案,但起源於(yu) 2021年中核鈦白拋出的一份融資計劃。2021年5月24日,中核鈦白發布公告,擬發行6.16億(yi) 股,募集資金70.91億(yi) 元。
2023年2月24日,中核鈦白進行非公開發行股票,融資定增由原來的70.91億(yi) 元,縮減至52.88億(yi) 元,定增鎖定期是2月24日到9月20日。鎖定期這段時間,是不可以進行融券的,否則將被視為(wei) 違規操作。而王澤龍在鎖定期內(nei) 融券8800萬(wan) 股,反映在2023年一季報上,中核鈦白利潤下降65%,股票大跌。
而在定增鎖定期剛過一周,2023年9月27日,中核鈦白就發布了一則擬用5億(yi) -10億(yi) 元回購公司股票的公告,回購時間為(wei) 2023年9月26日-12月25日。2023年10月9日,中核鈦白恰有6.705億(yi) 股天量解禁到期,大量股票拋售,股價(jia) 慘跌。
2024年4月2日中核鈦白發布公告,稱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完成回購計劃,累計回購1.15億(yi) 股,回購總金額5.44億(yi) 元。
結合其鎖定期內(nei) 的一係列操作,定增套利,高拋低買(mai) ,“頭腦靈活”的王澤龍打了一套無縫銜接的隱秘組合拳。
03
罰沒1.33億(yi) 元,年輕富豪“獨占鼇頭”
後經中國證監會(hui) 查明,王澤龍在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期間,與(yu) 中信中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中證”)、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通證券”)及中核鈦白原董秘韓雨辰等人共謀,實施了定增融券套利業(ye) 務。此外,王澤龍還隱瞞了其實際參與(yu) 非公開發行的情況,導致上市公司公告存在虛假記載。

2022年7月,中核鈦白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獲得中國證監會(hui) 審核通過。然而,同期中信中證向王澤龍推薦了一種定增多空套利方案,該方案允許客戶繞過六個(ge) 月的鎖定期,通過場外衍生品交易平台提前結算收益。王澤龍於(yu) 2022年9月決(jue) 定實施該套利方案,通過中核鈦白員工持股計劃出借股票,並以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投資公司”)名義(yi) 與(yu) 中信中證進行場外衍生品交易。
不過,由於(yu) A投資公司認購資金不足,王澤龍於(yu) 2023年2月引入洪浩煒加入套利交易,洪浩煒以某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1號基金”)名義(yi) 參與(yu) 。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期間,王澤龍與(yu) 韓雨辰、中信中證和中信證券共同商議並實施了融券套利業(ye) 務,涉及8800萬(wan) 股中核鈦白股票的融券對衝(chong) 交易。此外,中信中證與(yu) 海通證券於(yu) 2022年11月就掛鉤中核鈦白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收益互換業(ye) 務進行溝通,並在12月得到中信中證合規部門及風險管理委員會(hui) 的審議通過。
2023年2月,海通證券參與(yu) 中核鈦白非公開發行的首輪報價(jia) ,並確定發行價(jia) 格。隨後,海通證券與(yu) 中信中證及其他各方簽訂了多份掛鉤中核鈦白股票的收益互換協議。2月6日至2月14日,中核鈦白員工持股計劃所持8800萬(wan) 股中核鈦白股票按照中信中證指定路徑分配到四個(ge) 私募基金產(chan) 品賬戶,出借期限通過展期和借新還舊續期至2023年9月。2月13日至2月21日,四個(ge) 私募基金產(chan) 品賬戶融券賣出8800萬(wan) 股中核鈦白股票,賣出均價(jia) 約7.63元/股,成交金額約6.71億(yi) 元。3月9日,中核鈦白公告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上市,股票限售期至9月8日。3月17日至4月6日,A投資公司、1號基金向中信中證申請提前終止所有多頭香草期權合約與(yu) 空頭收益互換合約,中信中證了結相應頭寸並進行結算。
根據證監會(hui) 行政處罰書(shu) 顯示,此次王澤龍通過投資公司獲利5816萬(wan) 元,洪浩煒、王澤龍通過1號基金分別獲利1419萬(wan) 元、248萬(wan) 元,中信中證未有實際獲利,中信證券融券業(ye) 務收入為(wei) 191萬(wan) 元,海通證券收益互換業(ye) 務收入為(wei) 79萬(wan) 元。罰沒共計2.35億(yi) 元。

證監會(hui) 調查後認為(wei) ,王澤龍和洪浩煒通過衍生品交易安排,實質參與(yu) 非公開發行,並以市價(jia) 融券賣出,提前鎖定與(yu) 非公開發行股票折扣價(jia) 之間的價(jia) 差收益,變相規避限售期規定。同時,王澤龍在洪浩煒違反限製性規定轉讓股票過程中,參與(yu) 商議定增融券套利方案,聯係並建議洪浩煒加入套利。此外,王澤龍作為(wei) 中核鈦白實際控製人,在中核鈦白2023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過程中,隱瞞其通過一係列交易安排實際參與(yu) 非公開發行的情況,導致中核鈦白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相關(guan) 發行情況報告書(shu) 存在虛假記載,相關(guan) 行為(wei) 構成《證券法》等違法違規情形。
證監會(hui) 認為(wei) 中信中證、中信證券、海通證券、韓雨辰相關(guan) 行為(wei) ,與(yu) 王澤龍、洪浩煒共同構成相關(guan) 違法違規情形。擬決(jue) 定對王澤龍、洪浩煒、中信中證、中信證券、海通證券、韓雨辰違反限製性規定轉讓股票的違法行為(wei) ,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7753萬(wan) 元,其中沒收王澤龍違法所得6064萬(wan) 元。
同時,對王澤龍與(yu) 中信中證、中信證券、海通證券、韓雨辰違反限製性規定轉讓股票的共同違法行為(wei) 處以罰款1.2億(yi) 元,其中由王澤龍承擔6000萬(wan) 元,中信中證3600萬(wan) 元,中信證券1800萬(wan) 元,海通證券540萬(wan) 元,韓雨辰60萬(wan) 元;對洪浩煒與(yu) 王澤龍、中信中證、中信證券、海通證券、韓雨辰違反限製性規定轉讓股票的共同違法行為(wei) 處以罰款3500萬(wan) 元,其中王澤龍1050萬(wan) 元,中信中證1050萬(wan) 元,洪浩煒700萬(wan) 元,中信證券525萬(wan) 元,海通證券157.5萬(wan) 元,韓雨辰17.5萬(wan) 元。另外,依據《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對王澤龍信息披露違法行為(wei) 處以200萬(wan) 元罰款。
最終,本次罰沒金額共計2.35億(yi) 元,而王澤龍這個(ge) “龍頭”也最終“獨占鼇頭”,共被罰沒1.33億(yi) 元。
今年3月15日,證監會(hui) 發布了《關(guan) 於(yu) 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其中規定,禁止大股東(dong) 、董事、高管參與(yu) 以本公司股票為(wei) 標的物的衍生品交易,禁止限售股轉融通出借、限售股股東(dong) 融券賣出,防範利用“工具”繞道減持。
從(cong) 3月13日立案調查,到4月19日水落石出,一個(ge) 多月時間證監會(hui) 就公布了如此詳細的調查內(nei) 容,下發了巨額罰單,對市場及證券行業(ye) 起到了震懾作用。
9月24日,證監會(hui) 研究起草《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引》),正在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指引》第十條再次明確,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dong) 、實際控製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不得在市值管理中從(cong) 事以下行為(wei) ,包括操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通過內(nei) 幕交易、泄露內(nei) 幕信息、操縱股價(jia) 或者配合其他主體(ti) 實施操縱行為(wei) 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對證券及其衍生品價(jia) 格等作出預測或者承諾。
奉勸一句,如果不是光明正大問心無愧地在資本市場上行雲(yun) 布雨,即使再有靈活的頭腦,像王澤龍這樣全球最年輕的億(yi) 萬(wan) 富豪,“偷偷摸摸”地收割股民“韭菜”,同樣也會(hui) 結結實實地撞在證監會(hui) 的“槍口”上!
文章來源: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