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株洲飛鹿高新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鹿股份”或“公司”)發布2021年半年度業(ye) 績預告,預計半年度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為(wei) 294.30萬(wan) 元-380.86萬(wan) 元,同比增長70%-120%。
飛鹿股份表示,2021 年上半年,麵對激烈的行業(ye) 競爭(zheng) ,大宗商品價(jia) 格持續走高以及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市場環境,公司直麵挑戰,緊抓機遇,圍繞戰略規劃積極穩妥的推進各項工作。一方麵,深化與(yu) 重要客戶合作力度,充分發揮貼近客戶需求的研發實力、優(you) 良的產(chan) 品質量、快速響應的服務能力和遍布全國的服務網絡等優(you) 勢,促使軌交核心業(ye) 務保持穩定增長,民用建築防水業(ye) 務實現快速增長,實現銷售收入與(yu) 利潤同步增長。另一方麵,公司加強精益化管理,嚴(yan) 控成本,提質增效,穩修內(nei) 功,為(wei) 公司業(ye) 績維持快速增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根據此前,飛鹿股份披露的一季報顯示,公司在一季度實現營業(ye) 收入5389.08萬(wan) 元,同比增長141%;實現淨利潤-725.87萬(wan) 元,同比減虧(kui) 44.82%。對於(yu) 虧(kui) 損的原因,飛鹿股份表示,公司業(ye) 務淡旺季特征明顯。受到客戶未開始年度招標工作、春運、天氣等因素的影響,軌道交通行業(ye) 整體(ti) 處於(yu) 淡季,因此公司業(ye) 務在一季度也處於(yu) 淡季;但公司的固定費用如固定資產(chan) 折舊、銀行貸款產(chan) 生的財務費用等支出會(hui) 持續發生,各項成本費用無法攤薄,故一季度容易出現虧(kui) 損。每年下半年為(wei) 是公司業(ye) 務的旺季。
作為(wei) 我國國內(nei) 軌道交通防腐防水材料第一家上市公司,飛鹿股份深耕軌道建設工程防水市場多年,現擁有株洲金山工業(ye) 園、醴陵孫家灣工業(ye) 園、醴陵東(dong) 富工業(ye) 園三大生產(chan) 基地用於(yu) 生產(chan) 防水材料以滿足市場需求,並且公司的聚氨酯防水塗料、薄塗型聚氨酯防水塗料、防水卷材均通過了CRCC產(chan) 品認證,在防水領域具有良好市場供應能力與(yu) 技術優(you) 勢。公司主要客戶集中在中車、中鐵等主機廠和各路局等客戶。公司的研發模式主要以客戶需求的定製化研發和市場潛在需求的創新化研發為(wei) 主。軌道交通裝備防腐和軌道建設程防護領域,飛鹿股份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zheng) 優(you) 勢,主要客戶包括中國中車旗下長江公司、南京浦鎮公司、青島四方股份公司、長客股份公司等十多家主機修造公司,是城軌動車國產(chan) 化塗料首批次應用廠商。
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注意到,民用建築防水板塊是飛鹿股份2020年的規模增量業(ye) 務板塊。今年一季度,飛鹿股份民用建築防水市場開拓戰略快速落地,與(yu) 置地簽訂民用防水材料戰略采購合作協議,項目報價(jia) 超4.13億(yi) 元,約為(wei) 公司2020年營收總額的七成,預計將在二季度形成較快的收入增長。活動中,飛鹿股份也表示,隨著華潤年初中標的 4.13 億(yi) 訂單的執行,以及其他重點訂單的執行,民建防水業(ye) 務將成為(wei) 今年公司業(ye) 績增長的亮點。
目前,軌交塗料市場較為(wei) 複雜,根據不同的軌交裝備,所需塗料的方案存在較大的差異,進而提供服務的價(jia) 格也會(hui) 存在較大差異。飛鹿股份在軌交塗料市場在高端車型上的競爭(zheng) 對手還是以國外的廠商為(wei) 主,在其他車型上的競爭(zheng) 對手還是各主機廠自身投資的配套企業(ye) 。飛鹿股份在該領域經營多年,有雄厚的市場和技術積累。技術水平居於(yu) 國內(nei) 先進水平,部分水性塗料已經在廣州鐵道車輛廠、南京浦鎮、青島四方等多家用戶的城軌、動車、25型客車等產(chan) 品上使用,客戶反響良好。
飛鹿股份稱,公司未來的增長將是多個(ge) 業(ye) 務板塊的協同發力來實現的。公司將穩妥積極地推進民用建築防水業(ye) 務的發展,但對於(yu) 軌交業(ye) 務,公司仍將繼續專(zhuan) 注,在穩定現有業(ye) 務的情況下,不斷推出新產(chan) 品。利用在軌交業(ye) 務的良好發展構建公司品牌與(yu) 行業(ye) 、市場地位。此外,在新材料領域內(nei) ,在未來公司也會(hui) 持續關(guan) 注。(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文章來源: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