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一樁接著一樁,案件纏身,高管頻頻減持辭職,內(nei) 鬥糾紛不斷,成立於(yu) 1993年的國內(nei) 為(wei) 數不多的上市塗料企業(ye) 金力泰,究竟還能撐多久?
金力泰4月21日又發公告,於(yu) 近日收到上海金融法院送達的《民事起訴狀》《應訴通知書(shu) 》([2023]滬74民初651號)等有關(guan) 材料,自然人投資者曹*以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為(wei) 由對公司、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袁翔、公司董事兼執行總裁羅甸提起民事訴訟,訴訟金額共計人民幣143,934.45元。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金力泰合計收到8名投資者以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為(wei) 由對公司、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袁翔、公司董事兼執行總裁羅甸提起民事訴訟,訴訟金額共計人民幣22,773,935.972元。
因袁翔、羅甸“忽悠式”增持二度延期放空而引發的民事訴訟又增一起。
2021年6月14日,金力泰披露了《關(guan) 於(yu) 總裁及控股子公司總經理增持股份計劃的公告》,公司董事兼總裁袁翔及時任控股子公司上海金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羅甸計劃自本公告披露日(2021年6月15日)起6個(ge) 月內(nei) 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分別不低於(yu) 1.5億(yi) 元,增持金額合計不低於(yu) 3億(yi) 元。
但在兩(liang) 次增持延期之後,至增持計劃屆滿,2022年9月30日金力泰披露了《關(guan) 於(yu) 公司總裁及時任控股子公司總經理增持股份計劃期限屆滿暨實施結果的公告》,增持主體(ti) 在增持承諾期間內(nei) 增持公司股份0股,增持金額0元,未完成本次增持計劃。
針對上述增持未履行的事實,2022年10月20日,上海證監局對袁翔、羅甸分別出具了《行政監管措施的決(jue) 定書(shu) 》;2022年12月21日,深交所作出《關(guan) 於(yu) 對袁翔、羅甸給予公開譴責處分的決(jue) 定》。
還有更多認為(wei) 上當受騙的投資者,是否會(hui) 用相同的理由跟風式跟進,發起訴訟,還不得而知。但目前日益增多的訴訟,說明“忽悠式”增持遭到了反噬。
訴訟纏身的同時,金力泰還麵臨(lin) 連續兩(liang) 年巨額虧(kui) 損,高管內(nei) 訌內(nei) 鬥還走馬燈似的頻頻辭職,連創始人、前董事長、第三大股東(dong) 也欲清倉(cang) 套現離場的窘境。
據金力泰4月11日公告,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ye) 總收入6.47億(yi) 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4.6%;淨虧(kui) 1.13億(yi) 元。這已經是公司連續第二年巨虧(kui) 過億(yi) ,2021年虧(kui) 損1.11億(yi) 。2023年一季度業(ye) 績也不太理想,預計一季度淨虧(kui) 300萬(wan) 元–380萬(wan) 元。
據金力泰3月24日晚間,金力泰創始人、前董事長、第三大股東(dong) 吳國政計劃通過集中競價(jia) 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686.1926萬(wan) 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3.45%。這意味著此次頂格減持後,吳國政將退出對金力泰的持股。
公開資料顯示,金力泰成立於(yu) 1993年,是集科研、生產(chan) 、銷售和服務於(yu) 一體(ti) 的高性能塗料自主品牌領軍(jun) 企業(ye) 和上市公司,是業(ye) 內(nei) 少數可向客戶提供“全套塗裝解決(jue) 方案”的民族企業(ye) ,產(chan) 品廣泛應用於(yu) 乘用車、商用車、工程機械、工業(ye) 部件以及建築幕牆的防護與(yu) 裝飾,年銷售額近9億(yi) 元。
成立至今,金力泰被授予“高新技術企業(ye) ”、“創新型企業(ye) ”、“先進技術企業(ye) ”、 “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業(ye) ”、“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 “上海市質量金獎”、“上海市質量攻關(guan) 成果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最艱難的疫情三年已經熬過去了,這家深耕環保高性能汽車塗料,致力於(yu) “成就一家以技術為(wei) 導向的、國際化的、提供表麵處理方案的民族企業(ye) ”還能撐過去嗎?
文章來源: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