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規範企業(ye) 環境信用評價(jia) 工作,落實企業(ye) 環境保護主體(ti) 責任,山東(dong) 省環保廳於(yu) 日前印發《山東(dong) 省企業(ye) 環境信用評價(jia) 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全省行政區域內(nei) 企業(ye) 環境信用評價(jia) 適用本辦法。《辦法》將於(yu) 2018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3年6月30日。2016年10月27日印發的原《山東(dong) 省企業(ye) 環境信用評價(jia) 辦法》,將於(yu) 2018年6月30日停止執行。
本《辦法》規定,企業(ye) 環境信用評價(jia) 采取環境違法違規行為(wei) 年度記分製。
當年無記分記錄的企業(ye) 為(wei) 環境信用綠標企業(ye) ,以綠牌標識;對環境信用綠標企業(ye) ,環保部門可以適當減少現場檢查頻次,支持參加環保評先評優(you) 活動。
當年有記分記錄、累計記分11分以下的企業(ye) 為(wei) 環境信用黃標企業(ye) ,以黃牌標識;對環境信用黃標企業(ye) ,環保部門應當適當增加現場檢查頻次,限製參加環保評先評優(you) 活動。
當年累計記分12分以上的企業(ye) 為(wei) 環境信用紅標企業(ye) ,以紅牌標識。對環境信用紅標企業(ye) ,環保部門應當將其列入重點監管對象,對適用於(yu) 限製生產(chan) 、停產(chan) 整治的,依法責令其限製生產(chan) 、停產(chan) 整治;對適用於(yu) 停業(ye) 、關(guan) 閉的,依法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其停業(ye) 、關(guan) 閉。

山東(dong) 省企業(ye) 環境信用評價(jia) 辦法
第一條:為(wei) 規範企業(ye) 環境信用評價(jia) 工作,落實企業(ye) 環境保護主體(ti) 責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企業(ye) 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nei) 企業(ye) 環境信用評價(jia) 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企業(ye) 環境信用評價(jia) ,是指環保部門依據企業(ye) 環境違法違規行為(wei) 信息,對企業(ye) 環境信用進行評價(jia) ,向社會(hui) 公開評價(jia) 結果的環境監督管理活動。
本辦法所稱企業(ye) 環境違法違規行為(wei) ,是指企業(ye) 在生產(chan) 經營活動中未遵守環保法律、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環境標準和未履行其環保責任,以及列入企業(ye) 環境強製責任保險投保範圍而拒不投保、簽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合同書(shu) 後拒不履行賠償(chang) 義(yi) 務等行為(wei) 。
第四條:省環保廳負責製定企業(ye) 環境違法違規行為(wei) 記分標準,建立企業(ye) 環境信用評價(jia) 信息管理係統,組織全省企業(ye) 環境信用評價(jia) 工作。
設區的市環保局負責本行政區域企業(ye) 環境信用評價(jia) 工作。
第五條:企業(ye) 環境信用評價(jia) 采取環境違法違規行為(wei) 年度記分製。當年無記分記錄的企業(ye) 為(wei) 環境信用綠標企業(ye) ,以綠牌標識;當年有記分記錄、累計記分11分以下的企業(ye) 為(wei) 環境信用黃標企業(ye) ,以黃牌標識;當年累計記分12分以上的企業(ye) 為(wei) 環境信用紅標企業(ye) ,以紅牌標識。
第六條:環保部門應當在企業(ye) 環境違法違規行為(wei) 作出行政處罰處理決(jue) 定後,立即將企業(ye) 環境違法違規行為(wei) 、行政處罰處理決(jue) 定、整改要求與(yu) 期限等信息錄入企業(ye) 環境信用評價(jia) 信息管理係統,按照企業(ye) 環境違法違規行為(wei) 記分標準作出相應的記分,並及時將行政處罰處理決(jue) 定和企業(ye) 環境信用評價(jia) 信息管理係統登錄須知送達企業(ye) 。
對企業(ye) 在本辦法施行之日前、尚未完成整改的環境違法違規行為(wei) ,環保部門應當在本辦法施行之日後十五個(ge) 工作日內(nei) ,按照前款有關(guan) 規定辦理。
第七條:企業(ye) 可以自行登錄企業(ye) 環境信用評價(jia) 信息管理係統,查詢其環境違法違規行為(wei) 信息和記分情況。
第八條:企業(ye) 對環境違法違規行為(wei) 信息和記分有異議的,應當向作出記分的環保部門書(shu) 麵提出異議,並提供相關(guan) 證據和材料。
第九條:環保部門應當在收到企業(ye) 異議之日起五個(ge) 工作日內(nei) 進行複核,並將複核意見書(shu) 麵告知企業(ye) 。複核需要現場核查、監測或者鑒定的,所需時間不計入複核期間。
第十條:受到環境行政處罰處理的企業(ye) 應當按照環保部門整改要求,整改其環境違法違規行為(wei) ;整改完成後,向作出記分的環保部門提交整改報告及相關(guan) 證明材料。
第十一條:環保部門應當在收到企業(ye) 環境違法違規行為(wei) 整改報告之日起五個(ge) 工作日內(nei) 對其整改情況進行核實,核實需要監測或者鑒定的,所需時間不計入核實期間。核實後,將企業(ye) 整改信息錄入企業(ye) 環境信用評價(jia) 信息管理係統,對一次性記11分以下的環境違法違規行為(wei) ,核銷其相應的記分;對一次性記12分的環境違法違規行為(wei) ,保留其相應的記分,下年度予以核銷。
第十二條:企業(ye) 當年度尚未完成整改的環境違法違規行為(wei) 信息和記分應當轉入下一年度記錄。
第十三條:對環境信用綠標企業(ye) ,環保部門可以適當減少現場檢查頻次,支持參加環保評先評優(you) 活動。
第十四條:對環境信用黃標企業(ye) ,環保部門應當適當增加現場檢查頻次,限製參加環保評先評優(you) 活動。
第十五條:對環境信用紅標企業(ye) ,環保部門應當將其列入重點監管對象,對適用於(yu) 限製生產(chan) 、停產(chan) 整治的,依法責令其限製生產(chan) 、停產(chan) 整治;對適用於(yu) 停業(ye) 、關(guan) 閉的,依法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其停業(ye) 、關(guan) 閉。
第十六條:環保部門應當在其官方網站上公開企業(ye) 環境信用記分實時情況和年度評價(jia) 結果,接受社會(hui) 監督。
省環保廳每年將企業(ye) 環境違法違規信息和環境信用年度評價(jia) 結果通報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國資委、省工商局、省質監局、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山東(dong) 銀監局、山東(dong) 證監局、山東(dong) 保監局等有關(guan) 部門和機構。
第十七條:本辦法由省環保廳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本辦法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3年6月30日。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