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zhuan) 門研究二氧化鈦(鈦白粉)市場情況的機構Artikol的創始人Reg Adams表示,2018年第二季度二氧化鈦顏料價(jia) 格可能會(hui) 上漲,但在今年下半年,全球供需平衡應該會(hui) 放緩。
Reg Adams:從(cong) 大多數二氧化鈦顏料供應商的角度來看,市場現狀比兩(liang) 年前好得多。全球需求在2016年增長了4.4%,2017年增長了5.3%,因此除了受到嚴(yan) 重影響的芬蘭(lan) ,烏(wu) 克蘭(lan) 和印度的工廠外,生產(chan) 商能夠以高開工率(通常為(wei) 90-100%)運營工廠通過中斷。對市場產(chan) 生拖累的庫存過剩已經降至更為(wei) 正常的水平,相當於(yu) 40-45天的銷售量,而不是60-70天。在二零一六年第一季度,二氧化鈦在美國市場的平均實現銷售價(jia) 格在行業(ye) 100年的曆史中處於(yu) 有史以來最低水平(以實質計);但是隨著每個(ge) 季度的逐步增加,它已經上漲了30%以上。同期,西北歐的二氧化鈦平均價(jia) 格按美元計增長近70%,部分原因是歐元匯率走強。
中國的發展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二氧化鈦市場?
亞(ya) 當斯:在整個(ge) 二氧化鈦價(jia) 值鏈中,2016/17年影響供應,需求和價(jia) 格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中國政府打擊汙染的意外嚴(yan) 重程度。這導致了一些中小型工廠的永久關(guan) 閉,占TiO2顏料的30萬(wan) 噸容量(超過全國總量的8%)。
對汙染的打擊現在正在影響一些大型的中國生產(chan) 商,這些生產(chan) 商被命令降低開工率以符合政府2017/18冬季空氣質量指導方針,導致淨損失的產(chan) 量“約為(wei) 90,000噸。中國供需平衡趨緊,加上更高的抗汙染成本,為(wei) 中國二氧化鈦顏料出口價(jia) 格提供了堅定的基調,並導致中國二氧化鈦出口量下降- 2018年第一季度估計為(wei) 180,000噸,2017年第四季度為(wei) 250,000噸,2017年第一季度為(wei) 190,000噸。
市場將如何發展?
亞(ya) 當斯:2018年和2019年,所有主要地區的宏觀經濟應該繼續保持同步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全球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年增長率為(wei) 3.9%,盡管政治不確定性很大。Artikol預測未來兩(liang) 年全球二氧化鈦的消費量將以每年4.8%的速度增長。2018年第二季度二氧化鈦顏料價(jia) 格應該會(hui) 進一步上漲,但在今年下半年,全球供需平衡應該會(hui) 有所緩解,在出口市場上會(hui) 有更多的中國顏料供應,並且預計主要生產(chan) 商的產(chan) 量會(hui) 有所增加。
在多大程度上你會(hui) 說歐洲二氧化鈦的分類建議會(hui) 影響全球市場?
亞(ya) 當斯:負責設定消費者健康和安全標準的歐盟當局正在認真考慮立法草案,要求所有在歐盟銷售的含二氧化鈦產(chan) 品(油漆罐,PVC(6875, 70.00, 1.03%)窗框,裝飾層壓地板包裝等)包裝上帶有文字和圖標的標簽警告說該產(chan) 品含有潛在的致癌物質。關(guan) 於(yu) 是否繼續沿著這條法律途徑進行的決(jue) 定預計將在2018年3月中旬完成,並且標簽指令將於(yu) 2019年開始生效。歐洲塗料製造商和其他TiO2顏料使用者擔心公眾(zhong) 將會(hui) 不必要地擔心新的標簽製度,導致銷售額下降,成本上升以及消費者預期與(yu) 實際產(chan) 品表現之間差距擴大。非歐洲貿易協會(hui) 一直密切關(guan) 注歐洲的監管發展:其中有幾個(ge) 在歐盟法律程序的公眾(zhong) 谘詢階段提交了反對不合理標識二氧化鈦的論點。
迄今為(wei) 止,沒有跡象表明美國,加拿大或任何其他國家正在考慮對產(chan) 品標簽進行立法,以對二氧化鈦產(chan) 生不利影響。然而,自2011年9月以來,加利福尼亞(ya) 州在其65號提案的可能致癌物列表上展示了TiO2(可吸入空氣的無結合顆粒),這意味著某些在加州銷售的含有TiO2的化妝品必須帶有適當的警告標簽。此後,二氧化鈦被美國和其他地區的某些消費者群體(ti) 妖魔化,通過印刷雜誌,傳(chuan) 單和社交媒體(ti) 傳(chuan) 播關(guan) 於(yu) 二氧化鈦和癌症的錯誤信息。為(wei) 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品牌聲譽的損害,與(yu) 美國總部(Dunkin Donuts,Mars,Mondelez等)合作的幾家主要糖果生產(chan) 商已經采取措施。
責任編輯:李德勝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