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銷售隻有拿出結果,才能說話硬氣,才能保住你的職位,保住你的團隊,保住你的下屬,不然的話,很多事兒(er) 都不好說。
銷售是以取得結果為(wei) 目的的職業(ye)
什麽(me) 是執行力?能拿出結果的能力就是執行力。優(you) 秀管理者的思維方向和管理模式,可以歸結為(wei) 一種簡單哲學,即關(guan) 注結果。他們(men) 的主要有時也是唯一的興(xing) 趣點就是結果,對於(yu) 這些瘋狂追求結果的管理者而言,其他任何事情都是次要的,也無法讓他們(men) 真正感興(xing) 趣。
事實上,他們(men) 對結果的追求有時已經達到了病態的程度,甚至某種程度上已經讓人難以忍受。盡管這種管理者並不一定討人喜歡,但他們(men) 總是用優(you) 異的成績單受到股東(dong) 的青睞,原來討厭他們(men) 的下屬也覺得跟著這樣的領導者,雖然有時受不了,但是最終不僅(jin) 得到了經濟上的實惠,也獲得了個(ge) 人的成長。慢慢地這些令人厭惡的家夥(huo) 又讓人喜歡了。
什麽(me) 是銷售?從(cong) 實質上來說,銷售是一種以取得結果為(wei) 目標的職業(ye) ,其評價(jia) 標準就是目標和任務的完成程度。老板、領導把任務交給你,你就要想方設法帶領團隊完成任務,拿出結果,讓股東(dong) 滿意,讓領導放心,否則,職位難保。
在中央電視台《贏在中國》的比賽現場:
評委史玉柱:“如果你是老板,你有一個(ge) 項目,分別由兩(liang) 個(ge) 團隊實施,年底的時候,第一個(ge) 團隊完成了任務,拿到了事先約定的高額獎金,另一個(ge) 團隊沒有完成任務,但他們(men) 很辛苦,大家都很拚,都盡了力了,隻是沒有完成任務,你會(hui) 獎勵這個(ge) 團隊嗎?”
一個(ge) 選手說:“因為(wei) 他們(men) 太辛苦了,我得鼓勵他們(men) 這種勤奮的精神,獎勵他們(men) 獎金的20%”。一個(ge) 選手說:“那我得看事先有沒有完不成項目怎麽(me) 獎勵這個(ge) 約定,沒有約定就不給”。還有一個(ge) 選手說:“我得看具體(ti) 是什麽(me) 原因導致他們(men) 沒完成任務,再做獎不獎的決(jue) 定”。
史玉柱說:“我不會(hui) 給,但我會(hui) 在發年終獎的當天請他們(men) 搓一頓。功勞對公司才有貢獻,苦勞對公司的貢獻是零,我隻獎勵功勞,不獎勵苦勞。”
辛苦不是結果
結果意識有時候會(hui) 挑戰我們(men) 的良心,一些管理者也會(hui) 引起一些惻隱之心。管理者經常聽到銷售一句掛在嘴邊兒(er) 上的話:“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沒有苦勞也有熬勞啊!看在我多年辛苦的份兒(er) 上,也要給我一碗飯吃啊!”市場不會(hui) 因為(wei) 一個(ge) 人或者一個(ge) 企業(ye) 的努力或投入而給予恩惠,市場唯一相信的是符合客戶需求和需要的結果。
“我按時上班,按時下班,從(cong) 來不遲到早退,到月底了,就應該給我發工資。”這話聽起來也有道理。問題是,到月底了,企業(ye) 的產(chan) 品沒有人買(mai) ,沒有收入,企業(ye) 和老板拿什麽(me) 發工資?
還有些人以為(wei) ,隻要在公司服務足夠多的年限,自然年年加薪。殊不知,那些號稱在公司服務10年、20年的人,實際上不過是將第一年的經驗重複十次、二十次、上百次罷了。年齡不一定代表智慧,年資不一定代表貢獻,當然也不一定就代表高薪。
事實上,就算你再辛苦、再不容易,企業(ye) 所有的員工起早貪黑、加班加點生產(chan) 出了產(chan) 品,拿到市場上,對客戶說:“這是員工出力流汗造出來的產(chan) 品,盡管功能有點欠缺,質量不盡如人意,但是,既然我們(men) 造出來了,你們(men) 就應該買(mai) 回去。”有這樣的道理嗎?如果你這樣說,人家會(hui) 把你當成外星人。
“不要告訴我分娩有多麽(me) 痛苦,把孩子抱來給我看看”
趙威是一家防水材料公司的區域經理,春節過後他一直很鬱悶,原因是今年的銷售任務每個(ge) 月從(cong) 110萬(wan) 漲到了200萬(wan) ,幾乎翻了一番,要命的是今年的房地產(chan) 開工率不足,元月份至5月份合計僅(jin) 僅(jin) 完成了707萬(wan) 元的銷售額,就是說6月份他必須要實現493萬(wan) 的銷售才能完成上半年任務,否則半年考核將會(hui) 被淘汰,這493萬(wan) 相當於(yu) 月份任務的一倍多,相當於(yu) 去年同比月份任務量的近五倍,看來被淘汰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5月底,我應邀前往這家公司進行管理層行動學習(xi) 第二階段課程,趙威提出了他的問題,按他的話說就“死馬當作活馬醫”好了,看他的樣子是放棄了努力,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趙威的問題提出之後,我就他的問題向在座的學員提出了問題:一個(ge) 月完成493萬(wan) 任務跟完成200萬(wan) 任務有什麽(me) 不同?很多人不明就裏,沉默好長時間,才有人回答說:“肯定不能用同樣的方法和手段了。”
“對!”我馬上啟發道:“非常目標必須要采取非常手段和措施,才能完成非常任務!趙威,你必須采用新的方法和渠道,才能把死馬醫活。請大家開動腦筋,幫幫趙威死裏逃生!”通過大家的頭腦風暴,得出的結論是:趙威要拋棄被動依靠分銷商分銷的方法,主動出擊才有活路。
後來的結果是,6月份趙威用一款新專(zhuan) 利產(chan) 品作為(wei) 突破口,拿到了一家企業(ye) 集團一個(ge) 530萬(wan) 標的工程直供項目,快到月末的時候,趙威又與(yu) 三家房地產(chan) 企業(ye) 簽訂了首批供貨280萬(wan) 元的合同,也就是說,趙威實現了月合同銷售810萬(wan) 元的業(ye) 績,創下了公司單月區域銷售記錄。半年業(ye) 務運營總結會(hui) 上,趙威成了全國銷售冠軍(jun) 。發言中,趙威最後說了一句話:“目標是用來超越的,計劃是用來突破的!”
一位美國企業(ye) 家說過的一句話:“不要告訴我分娩有多麽(me) 痛苦,把孩子抱來給我看看”。公司存在的理由是通過實現盈利最大化,回報股東(dong) ,造福社會(hui) ,成就員工。投入同樣的資源,產(chan) 生出最大的價(jia) 值是公司的最高經營境界。價(jia) 值要靠員工的努力去創造,員工要靠自己的業(ye) 績證明自己的價(jia) 值,公司應該幫助員工實現價(jia) 值,提升他們(men) 創造業(ye) 績的能力,而不是同情他辛勤勞作後的一無所獲。
結果是一種內(nei) 部交換
做工作就是做結果。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這些道理每個(ge) 人都懂。勞動和工作僅(jin) 僅(jin) 是個(ge) 過程,這個(ge) 過程的最終目的是工作成果。
俗話說: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作為(wei) 員工,每到月底就會(hui) 向企業(ye) 或老板要結果,這個(ge) 結果就是工資。反過來,老板也會(hui) 向員工要結果,“我憑什麽(me) 給你發工資?”員工會(hui) 說:“因為(wei) 我完成了工作目標。”老板就會(hui) 很高興(xing) 地發工資。如果員工說:“我辛辛苦苦幹了一個(ge) 月。”老板就會(hui) 不高興(xing) ,那老板就會(hui) 問:“難道辛苦就得發工資嗎?工作計劃落實了嗎?訂單拿下來了嗎?任務完成了嗎?交代的事情辦妥了嗎?”這些都是結果。如果做不到這些,自己想要的結果也就無從(cong) 談起。
做銷售隻有拿出結果,才能說話硬氣,才能保住你的職位,保住你的團隊,保住你的下屬,不然的話,很多事兒(er) 都不好說。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