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逢兩(liang) 會(hui) ,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中國。3月3日及3月5日2019年全國政協第二次會(hui) 議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相繼召開,曆年兩(liang) 會(hui) 對於(yu) 把握未來經濟趨勢和政策導向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也牽動著塗料企業(ye) 和廣大塗料投資者的神經。
在此背景之下,今年兩(liang) 會(hui) 會(hui) 有哪些信息值得塗料行業(ye) 關(guan) 注?
1、生態
“藍天”成為(wei) 各省區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新一年環保工作的焦點,各地都對保衛藍天表示出堅強決(jue) 心,環保和新能源產(chan) 業(ye) 鏈值得長期關(guan) 注。通過各地政府匯報工作和國家生態部長發言來看,未來生態問題仍然是國家長期側(ce) 重問題。並且將針對重汙染地區進行嚴(yan) 格治理。3月3日14:00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hui) 議定於(yu) 在人民大會(hui) 堂一層中央大廳北側(ce) 舉(ju) 行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hui) 議首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潘碧靈發言,發言中提到推進長江生態修複攻堅戰,關(guan) 停洞庭湖旁的1000多家汙染企業(ye) ,嚴(yan) 格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這樣分析來看,未來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以及重點保護區等地區的塗料和化工企業(ye) 將會(hui) 受到很大影響,可能麵臨(lin) 著轉型、升級、停產(chan) 、搬遷等工作。
當然近年來為(wei) 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和社會(hui) 需求,塗料企業(ye) 紛紛朝著“綠色”發力,塗料企業(ye) 也對自身的工藝和技術進行了提升,加速了向環保轉型;不過轉型速度和力度可能相對緩慢,這回國家出手,將全麵對企業(ye) 轉型升級進行提速。符合標準就繼續存活,不符合將被淘汰!
2、改革
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改革”一詞總被頻頻提及,今年也不例外。去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曾在國新辦發布會(hui) 介紹,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改革”一詞出現97次,是曆年最多的一次。而今年,105次的出現頻率,打破了這一紀錄。“改革”在報告中的出現次數多少,意味著什麽(me) ?“這也從(cong) 側(ce) 麵反映了黨(dang) 和政府推進改革開放的決(jue) 心。”黃守宏說。
今年“改革”是重點推進深化增值稅改革,報告提出,深化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ye) 等行業(ye) 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ye) 、建築業(ye) 等行業(ye) 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ye) 稅負明顯降低;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采取對生產(chan) 、生活性服務業(ye) 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行業(ye) 稅負隻減不增。
從(cong) 長遠來看稅改利於(yu) 增強塗料行業(ye) 主體(ti) 活力,提升塗料產(chan) 品鏈水平,暢通塗料行業(ye) 循環,推廣塗料行業(ye) 高質量發展。
3、創新
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近2萬(wan) 字的報告透露出不少信息,其中多次提到“創新”,從(cong) 對塗料行業(ye) 影響力來看,主要有“三方麵創新”將影響塗料行業(ye) 整體(ti) 發展,包含固定資產(chan) 創新、技術創新、以及知識產(chan) 權創新,這三方麵牽動著塗料企業(ye) 的生死存亡。
首先,2019年政府大力支持企業(ye) 加快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將固定資產(chan) 加速折舊優(you) 惠政策擴大至全部製造業(ye) 領域。目前一些中小型塗料企業(ye) ,設備還是隻是講究能用,對設備的更新遠遠跟不上社會(hui) 技術的發展,這也是這些企業(ye) 發展滯後的主要原因;並且一些落後的設備在安全和環保上也存在著隱患,老舊設備的改造升級是企業(ye) 所需也是行業(ye) 所需。
其次,強化原始創新,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懂塗料行業(ye) 的都知道,國內(nei) 塗料行業(ye) 落後於(yu) 國外,主要原因就是技術問題,技術落後導致產(chan) 品落後,產(chan) 品落後導致整個(ge) 行業(ye) 落後。很多塗企沒有研發團隊,在技術上都是“拿來主義(yi) ”,這也就導致了目前塗料行業(ye) 產(chan) 品同質化嚴(yan) 重,嚴(yan) 重製約了行業(ye) 發展。
責任編輯:李鍾毓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