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10點半,伴隨最後一車混凝土的澆築,鄭州“南五環”國道310線西南段南水北調特大橋主橋中跨合龍段澆築完成,標誌著該處南水北調特大橋順利合龍,為(wei) 國道310線鄭州西南段今年6月的全線貫通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國道310線鄭州西南段改建工程起點位於(yu) 中牟縣祥雲(yun) 寺西側(ce) 中牟縣與(yu) 管城區交界處,由東(dong) 向西途經管城區、新鄭市、二七區、新密市和滎陽市,終點止於(yu) 鞏義(yi) ,全長52.745公裏,是鄭州市規劃建設的“五環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鄭州市打造現代化國際性立體(ti) 綜合交通樞紐的一項重點工程。該項目一期工程從(cong) 2019年5月正式開工。
國道310線上的南水北調特大橋位於(yu) 鄭州市西南繞城高速南約150米處,橋麵全寬34.5米,采用一孔跨越主幹渠,主橋上部結構為(wei) (85+160+85)米雙肢V型索塔單索麵預應力砼部分斜拉橋;全橋共設32對斜拉索;主梁為(wei) 預應力混凝土箱型梁,采用單箱三室斜腹板斷麵。
該工程自2019年10月開工以來,針對南水北調特大橋大(大體(ti) 積混凝土施工、超大摩擦擺減隔震測力支座)、長(節段長)、重(索鞍重)、特(V型索塔結構特殊)、精(線形控製要求精、索導管安裝要求精)、嚴(yan) (環水保要求嚴(yan) )的特點,針對跨越南水北調水環保要求高、V型索塔受力複雜、長重索鞍安裝定位困難、寬橋麵長節段懸臂澆築施工線形控製難度大、索導管安裝精度要求高的施工難題,技術人員反複調研、論證、比選、試驗、總結、創新,建設者們(men) 曆經450多個(ge) 日夜艱辛付出,兩(liang) 載酷暑與(yu) 寒冬,逐一攻克係列技術難題。最終製定采用BIM建模+特大型全斷麵掛籃+索塔一體(ti) 式澆築+門字形支架索鞍定位的高效實用型施工工法,順利實現主橋合龍。
其中,斜拉索施工采用三孔智能穿索機+智能張拉係統+壓力檢測係統,實現了高效施工及索力的精準控製,為(wei) 今後類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技術支持。獨特的分離式雙肢V型索塔為(wei) 國內(nei) 首例,6米長掛籃懸澆節段為(wei) 國內(nei) 最長。
大橋橫跨南水北調,環保要求級別高,施工單位在建設過程中始終做到整潔有序、文明施工、工完料盡。克服了跨渠施工難度大、現場協調組織難度大,斜拉索預埋鋼管、掛籃推移、精度要求高,且懸臂結構施工監控要求高,線性控製難度大等困難,確保一渠清水輸送京津冀。
“按照計劃,今年6月底,鄭州國道310線西南段改建工程將完工通車。該工程中的南水北調特大橋主橋中跨合龍,為(wei) 整個(ge) 國道310線西南段的通車奠定了基礎。”鄭州市公路建設重點工程管理處副處長張獻平介紹,按照規劃,未來,國道310線西南段改造完成,它將於(yu) 鄭州東(dong) 部的萬(wan) 三公路、北部的省道312線、西部的國道234合圍組成鄭州的“五環路”,構建鄭州市的環城貨運通道。國道310線西南段改造工程的完工,也將大大加強鄭州各縣區之間的經濟聯係,也將極大改善鄭州南部區域的交通壓力。
文章來源:中國橋梁網
責任編輯:李謹之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