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8日,清遠市陽山縣青蓮南塘小學的孩子們(men) 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廣東(dong) 政和工程黨(dang) 支部攜公司誌願者隨廣州開發區善德助學促進會(hui) 從(cong) 廣州出發,頂著淩冽的寒風,懷著拳拳愛心,給山區教育帶去一份愛,送上一份情,為(wei) 孩子們(men) 帶來了一批暖冬大禮包(包括保暖服、圍巾等),同時政和工程還為(wei) 學校捐贈了新檔案室的硬件設備(包括電腦、打印複印機、空調和文件櫃等)、乒乓球台等一批文體(ti) 用品,還設立了政和教育獎學金,總值45000元。
李昌環董事長代表公司向南塘小學捐贈物資和獎學金
青蓮南塘小學位於(yu) 山陵之間,蜿蜒崎嶇的山路,偏僻的地理位置讓不少孩子的父母都選擇了外出打工,小學共有60名留守兒(er) 童。這些生活在山區的孩子一年隻能與(yu) 父母見上幾麵,與(yu) 外界信息交流也是少之又少。廣東(dong) 政和工程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扶貧先扶智的號召,一直以來高度關(guan) 注貧困山區教育事業(ye) 的發展,今天,公司在接近年關(guan) 的百忙之中組織了20多名誌願者來到南塘小學參加這麽(me) 有意義(yi) 的活動,助力山區教育事業(ye) 的發展,希望山區人民的生活能越來越幸福。捐贈儀(yi) 式上,李董發言說,這次活動帶著一份對山區教育的情感而來,給學校帶來了一批急需的教學物品,也許對改善教學條件起到一點點的幫助,但更多的是通過這次活動能對山區教育有更多的了解,也好讓更多的社會(hui) 愛心機構和人士關(guan) 心關(guan) 注山區教育。隨後李董用一首南宋朱熹的詩“半畝(mu) 方塘一鑒開,天光雲(yun) 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wei) 有源頭活水來”來鼓勵孩子們(men) 一定要用功讀書(shu) ,學好知識,掌握本領,積極奮進,茁壯成長,將來回到家鄉(xiang) 或者留在城市工作都是對社會(hui) 作出貢獻。
李昌環董事長向全校師生送上新年祝福,寄語孩子們(men) 要好好學習(xi) ,天天向上
南塘小學向政和工程贈送感恩錦旗
善德助學會(hui) 向政和工程贈送感恩牌匾
接下來善德助學會(hui) 、政和工程的誌願者和孩子們(men) 一起分成了四個(ge) 組,分別為(wei) 學校交流調研組、新國旗法普及組、遊戲互動組、乒乓球互動組。
村幹部、校領導與(yu) 李昌環董事長就學校教育工作進行深入交流
新國旗法普及組主要是和三四五六年級學生一起學習(xi) 新國旗、國徽法,強化愛國主義(yi) 教育精神。活動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們(men) 怕生,當誌願者提問時,大家都不敢啃聲,一雙雙眼睛隻怯怯的看著誌願者,直到誌願者不斷的鼓勵,並拿出巧克力,糖果等作為(wei) 獎勵後,氣氛才漸漸活躍起來,孩子們(men) 都紛紛舉(ju) 手,踴躍回答各種問題,並舉(ju) 例說村裏什麽(me) 時候升國旗等等。
《如何加強維護國旗國徽的尊嚴(yan) 》的公益宣講課程
遊戲互動組是和一二年級學生一起參與(yu) 遊戲,感受遊戲的快樂(le) 。剛開始孩子們(men) 都很緊張,不願意多說話,在誌願者們(men) 細心的引導下,大家才漸漸放鬆,大膽的玩在了一起,並且在蘿卜蹲的遊戲中,孩子們(men) 和誌願者們(men) 都打成了一片,歡聲笑語響徹整個(ge) 校園。
一起玩遊戲,歡快的笑聲響徹校園
乒乓球互動組設置在最後環節,誌願者和孩子們(men) 都已熟悉起來,孩子們(men) 爭(zheng) 先恐後的要跟誌願者們(men) 一拚乒乓球的技能,直到遊戲結束,大家都還沉浸運動帶來的歡樂(le) 裏,久久不願離去。
最後是誌願者們(men) 分成五組入戶探訪單親(qin) 或特困戶家庭,更好地了解同學們(men) 的學習(xi) 、生活情況,並送上關(guan) 愛與(yu) 慰問禮物。
夕陽西下,愛心助學活動圓滿結束。此次活動在寒冷的冬日裏溫暖了孩子們(men) 的心,也使得所有誌願者的心靈得到了升華。
山區留守兒(er) 童並不能簡單地等同為(wei) 貧困學生,他們(men) 其實更需要社會(hui) 的關(guan) 愛,需要與(yu) 外界交流。廣東(dong) 政和工程公司將會(hui) 有計劃地將公益活動長期進行下去,幫助更多的孩子健康、快樂(le) 的成長。寒冬不冷,愛灑鄉(xiang) 村!
文章來源:廣東(dong) 政和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