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魚童新材料首次開展航空領域新材料的研發探索

3月5日下午,在浙江工業(ye) 大學、溫嶺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溫嶺市科學技術局等部門人員的見證下,航空與(yu) 海洋功能塗層材料聯合研發中心在浙江魚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這是這家公司以校企合作的方式,首次開展航空領域新材料的研發探索。

魚童新材料首次開展航空領域新材料的研發探索

成立於(yu) 1994年的浙江魚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船舶塗料和工業(ye) 重防腐塗料研發、製造、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年生產(chan) 能力達5萬(wan) 噸。作為(wei) 民族船舶漆引航者,公司一直致力於(yu) 為(wei) 各類型船舶、軍(jun) 工、橋梁、石化、電力等領域提供綠色的高性能防護塗料解決(jue) 方案。

魚童新材料認為(wei) ,推動企業(ye) 高質量發展,必須要不斷推出更有市場競爭(zheng) 力的新產(chan) 品,以滿足市場需求,繼續保持產(chan) 品在國內(nei) 的領先優(you) 勢。“去年國家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今年將重點抓好‘碳達峰’‘碳中和’,其中‘碳達峰’就是國家承諾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後再慢慢減下去;而到2060年,針對排放的二氧化碳,采取植樹、節能減排等各種方式全部抵消掉,這就是‘碳中和’。”公司總經理楊亞(ya) 良介紹說。

經過多方選擇,企業(ye) 最終與(yu) 浙江省屬重點大學,在高分子材料和複合材料研究領域具有良好的科研沉澱和積累,又具備良好的研發人才隊伍和科研工作條件的浙江工業(ye) 大學進行合作,建立產(chan) 學研用基地。楊亞(ya) 良說,浙工大在石墨烯、納米材料方麵有較深的研究,這也是企業(ye) 未來發展的方向,簽約成功,有助於(yu) 實現雙方的共贏。

在當天下午的揭牌儀(yi) 式上,浙江魚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介紹了企業(ye) 的發展情況,浙江工業(ye) 大學介紹了科研團隊、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以及聯合研發中心主攻的方向。

據介紹,“航空與(yu) 海洋功能塗層材料聯合研發中心”的建立,為(wei) 未來雙方進一步加強溝通、深化合作提供了平台,雙方將以石墨烯改性、納米材料改性等技術研發為(wei) 切入點,充分發揮產(chan) 學研用協作優(you) 勢,實現校企資源的有機結合和優(you) 化配置。根據協議規定,浙江魚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投入30萬(wan) 元研發經費,研發專(zhuan) 利權屬雙方共同所有。

來自溫嶺市科學技術局的統計數據顯示,類似於(yu) 浙江魚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樣,目前國內(nei) 有2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yu) 溫嶺企業(ye) 開展產(chan) 學研合作,合同額達四五千萬(wan) 元。

近年來,公司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及研發創新,不僅(jin) 與(yu) 中山大學、中國塗料工業(ye) 大學等大專(zhuan) 院校及研究機構合作開發,還成立自己的研發團隊,建立科研實驗室,先後被評定為(wei) 中國船級社塗料檢測中心、浙江省船舶漆高新技術研發中心。

魚童新材料還持續關(guan) 注綠色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先後取得了中國船級社(CCS)、英國勞氏船級社(LR)、挪威船級社(DNV.GL)、法國船級社(BV) 等主要船級社的工廠認可。

從(cong) 2003年開始,魚童新材料就引領行業(ye) 高質量綠色發展,累計有46項參與(yu) 了國家標準和行業(ye) 標準的修訂和製訂,其中有36項標準發布,包括22項國家標準發布,如“漆膜存度的測定 超聲波測厚儀(yi) 法”“色漆和清漆 耐濕性的測定 第2部分:冷凝(在帶有加熱水槽的試驗箱內(nei) 曝露)”“含有活性稀釋劑的塗料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含量的測定”等;7項行業(ye) 標準發布,如“鋼結構用水性防腐塗料”“無溶劑防腐塗料”“保溫層下金屬表麵用防腐塗料”等。

此外,魚童新材料還擁有“省級研發中心”和塗料檢測中心(中國船級社評定),承擔過環保部綠色產(chan) 品的研發與(yu) 推廣項目、國家火炬計劃項目、浙江省船舶工業(ye) 轉型升級重點項目和技術創新專(zhuan) 項等;負責和參加了《GB/T 6822 船體(ti) 防汙防鏽漆體(ti) 係》等30多項國家、行業(ye) 標準的起草,為(wei) 民族海洋防腐塗料工業(ye) 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未來,魚童新材料表示會(hui) 繼續加強技術的研發,來推動、引領行業(ye) 發展進步,提升產(chan) 品技術,從(cong) 而占據市場競爭(zheng) 優(you) 勢。

 

文章來源:魚童新材

責任編輯:餘(yu) 凱旋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21-03-09 08:02
下一篇 2021-03-09 08:29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