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永葆活力的西北永新油漆

       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訊:在中國化工塗料行業,說起“永新”油漆,幾乎是無人不曉,就像文化行業的《讀者》雜誌,它們都誕生和發展在甘肅蘭州,並在曆史的長河中閃耀著璀璨的光芒。
       西北永新集團有限公司組建於1993年,是甘肅省屬國有獨資企業、省屬22戶重點支持發展企業之一,其前身是始建於1965年的原國家化工部重點塗料企業西北油漆廠。
       這是一家有著50年風雨曆程、創造了諸多輝煌的大型企業,以生產油漆塗料起家,發展方式從傳統到現代、從粗放到集約,產品從簡單到高精尖,產業結構從單一到多元,尤其是在近幾年企業改革創新的曆史大潮中,始終秉承著“新”無止境的理念,在創新發展中升級,在研發升級中轉型,在快速轉型中推動企業前進。
       近年來,永新集團除了建成“西北最大、國內一流、綠色環保”的年產5萬噸塗料生產線外,還先後培育出了水性塗料、粉末塗料、風電塗料、納米塗料、太陽塗料等新型功能性環保塗料。其中風電塗料性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塗料領域的空白;投資10.2億元的200億粒現代中藥生產基地,為推進隴藥產業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有力貢獻。
       2014年,西北永新集團被評為全國2013—2014年度“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先進集體。有創新才能有提升,推進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不斷創新調整是永新集團科技創新的一大亮點。
       在曆史的發展中,西北永新集團不斷書寫著輝煌,同時也贏得了無數的榮譽。
       永新集團作為我國塗料行業有著重要曆史貢獻和行業內深遠影響力的資深塗料企業,早年就曾被評為“大慶式”企業,曾經連續十年蟬聯原化工部組織的塗料行業綜合評比冠、亞軍。這一業績至今亦然激蕩著永新人的創業熱情。在上世紀90年代全國推行的“學吉化”活動中,永新集團曾被樹為全國塗料行業學吉化樣板,而在全國塗料行業中也提出了“學吉化、趕西漆”的學習口號。
       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永新集團通過實施“板塊支撐、主業帶動、多元並舉、科學發展”的戰略規劃,已經成為集精細化工、現代中藥、新型管材和商貿物流為一體的多元化支柱型現代化企業集團,有西北永新塗料有限公司、甘肅隴神戎發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永新置業有限公司、西北永新集團甘肅管業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一組組數字銘記著發展的曆程。
       永新集團總資產從2007年的86983萬元增長到2014年的236418萬元,增長172%;營業收入由2007年的22604萬元增長到2014年的117000萬元,增長418%;利稅總額從2007年的3979萬元增長到2014年的10600萬元,增長166%;職工人均收入從2007年的20940元增長到2014年的49980元,增長137 %。在紛繁複雜的經濟形勢和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確保了企業穩步發展。
       這是質的飛躍!
       到2014年,永新集團擁有一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兩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公司使用的“永新”和“隴神”商標分別獲評“甘肅省著名商標”和“中國馳名商標”;塗料和中藥產品被評為“甘肅省名牌產品”“隴貨精品”。特別是集團近三年分別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狀”、 “甘肅省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等榮譽稱號。
       眾多榮譽的背後,寫就的是近幾年永新集團實現企業整體發展方式轉變的非凡創新之路。
       作為甘肅省技術創新示範企業之一,在紛繁複雜的經濟形勢和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西北永新集團一方麵堅定發展塗料主業不放鬆,通過技術創新,利用企業的資源稟賦,在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另一方麵積極實施多元發展戰略,搶占先機,大力發展現代中藥、新型管材等其他產業,走出了一條比較成功的多元化產業發展之路,確保了企業穩步發展。
       在永新,企業科協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013—2014年,西北永新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永新科協)圍繞企業科技發展主線,積極發揮科協作用,組織深入開展了“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參加活動科技人員達到 3200人次。
永葆活力的西北永新油漆
永新集團董事長康海軍(左)在西北永新國家級技術中心與科研人員交流
       永新科協先後出台《集團科技進步獎勵辦法》、《技術革新立項及獎勵辦法》等製度,鼓勵廣大員工在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等方麵集思廣益,結合崗位積極投身創新活動。目前開展技術攻關項目已達70項,組織完成了9個科技科技成果的省級鑒定,其中1項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申請國家專利22項,其中 4項已經獲得授權;在國家、省級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2篇;成功實現了31個項目及產品的應用推廣。
       “講理想、比貢獻”活動期間,永新科協發揮自身作用,緊緊圍繞企業技術創新工作,創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內容、提升工作質量,最終實現了企業創新能力整體再上台階。
       經國家五部委聯合審核通過,西北永新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晉升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標誌著西北永新在技術及管理方麵進入了業內先進行列。牽頭建成西北首家省級水性工業塗料工程研究中心,體現出企業在環保水性塗料行業中的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在業內得到了認可。與蘭州大學成功牽手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在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長期合作、培養專業人才等方麵合作開展工作;永新塗料“風電裝備防護塗料研發創新團隊”獲得2013年蘭州市科協“講理想、比貢獻”競賽活動“先進集體”稱號,永新科協張慧芳獲得2013年蘭州市企業科協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由一業獨大的西北化工,在企業結構調整的浪潮中,已脫胎為擁有化工園、藥業園、國際商貿園、管業園四大園區和與之對應的精細化工、現代中藥、商貿物流、新型管材等四大產業的現代企業—西北永新集團。
       西北永新塗料一貫堅持對塗料產品的升級換代。他們根據世界塗料發展的方向,以發展綠色環保塗料為目標,大力加強產品結構調整,重點推進了塗料產品的水性化、粉末化和高固體化,先後培育出了水性工業塗料係列產品、高固體塗料、粉末塗料、風電塗料、納米塗料、新能源塗料,新產品產值連年翻番,實現了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其中,水性及粉末塗料占到企業產品總量的20%,環保型的高固體塗料產品占到了50%以上。
       在市場競爭加劇的挑戰與壓力中,永新集團亦然能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探求其製勝之道,離不開科技創新的驅動之力。
       永新集團圍繞市場需要和發展趨勢加快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將科研工作與項目建設相互依托,有效縮短科研成果的轉化周期,逐步形成了以突出創新性和經濟效益為導向的科技創新體係。
       永新科協努力搭建業內專家學習交流平台,邀請江蘇省塗料行業協會、上海化工行業協會、甘肅省女科技工作者協會等單位蒞臨企業與科技人員互動交流,參加“2013年商用車、工程機械、軌道交通、塗料塗裝高峰論壇暨水性塗料塗裝應用技術研討會”等活動,互補長短、互通有無,開拓了科技人員的視野。他們積極尋求外部智力資源支持企業創新工作,承辦了“2013年度蘭州市專利應用工程師暨企業TRIZ理論創新方法培訓”,協辦了“2014年度甘肅省知識產權戰略宣講企業行(蘭州站)活動”,參加人員達到279人次。
       西北永新舉辦的首屆“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展”,展示了企業近三年來從技術創新、技術革新等方麵取得的64項科技成果,涉及產品研發、質量提升、工藝改進、設備製造等多個領域,參與人員超過600人,同時采取全員參與評審的方式,獎勵了其中成果及效益比較突出的項目42項,極大提高了科技人員的榮譽感及參與創新的積極性。承辦的“2013年蘭州市永新杯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主辦的“永新集團職工技能大賽”,通過切磋技能、比武練兵,展示了廣大員工精益求精的工作技藝,激發了職工科技創新熱情;在“蘭州市評選表彰2013年度在各行各業做出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活動中,西北永新趙興平被評為“金藍領”高技能人才;建成“朱輝卿勞模創新工作室”和“王超勞模創新工作室”,並全部晉升為“市級勞模創新工作室”,其中“朱輝卿勞模創新工作室”被命名為全國機械冶金建材係統“職工創新工作室”榮譽稱號。此外,西北永新9名高級專家被聘為首批蘭州市科協科技創新高級專家智庫成員,其中隴神戎發總工程師張喜民喜獲“蘭州市科技功臣提名獎候選人”。在企業內部廣泛征集生產經營、技術研發、項目管理等方麵的科學發展建議,提出“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合理化建議 36條,企業采納“講理想、比貢獻”活動技術創新建議28條,實現效益580萬元。以“職工書屋”為陣地開展科普活動,推進科普資源的開發與共享,擴大科普工作的受益麵和實效性,促進企業員工知識麵的拓展和提升。
       在新的曆史發展形勢下,“講理想、比貢獻”活動是個係統工程,不但科協組織要發揮作用、做好服務、擴大影響,更需要社會各界上下一盤棋,協調運作,營造氛圍,共同推進。
       從老守田園的國企到異軍突起的風電塗料明星;從吃“皇糧”到吃“商糧”,一步跨越了體製的重巒疊嶂;從“星星之火”到“春色滿園”,實現了中國風電塗料第一品牌;從本土品牌發展成為敢與國際巨頭同台競技、爭奪話語權;從白手起家到身價幾個億……西北永新神話般地創造了風電塗料的奇跡。西北永新的高成長性和高收益性令業內人士歎為觀止,堪稱民族塗料企業創新的成功典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提出的這一創新命題,其核心就是“永新”。在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市場大潮中,永新人正在越來越領會到其中的精髓!
責任編輯:李德勝
(更多資訊請登錄: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www.dgfyfs.com)

分享到28.6K

永葆活力的西北永新油漆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15-04-29 11:12
下一篇 2015-04-29 15:39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