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市場領導者的巴斯夫修補漆業(ye) 務部在上海舉(ju) 行的年度經銷商大會(hui) 上,邀請其價(jia) 值鏈上的所有合作夥(huo) 伴共同探求新形勢下如何從(cong) 源頭上降低揮發性有機物(VOC)排放的最佳途徑。
經銷商大會(hui) 現場回顧
此次經銷商大會(hui) 的議題圍繞著創新展開,我們(men) 將緊跟瞬息萬(wan) 變的市場,與(yu) 合作夥(huo) 伴一起攜手同行,繼續為(wei) 市場提供高品質的產(chan) 品係列以及完整的解決(jue) 方案。麵對越來越嚴(yan) 苛的環保法規,我們(men) 從(cong) 完善產(chan) 品體(ti) 係出發,結合更靈活的政策,提供更便捷的數字化管理係統,同合作夥(huo) 伴一起通過創新,共同智領未來。
會(hui) 議的核心緊緊地圍繞著目前最熱的話題——可持續發展。把企業(ye) 可持續發展的願景落地到具體(ti) 的產(chan) 品解決(jue) 方案,在環保法規逐步收緊的今天,為(wei) 修補漆市場提供放心可靠的產(chan) 品體(ti) 係和完整的修補漆解決(jue) 方案。
低碳轉型和汙染物排放的協同控製
隨著中國 “十四五” 規劃的出台,化工行業(ye) 的環保目標聚焦於(yu) 行業(ye) 的低碳轉型和汙染物排放的協同控製。從(cong) 2 月 1 日起,最新製定的揮發性有機物推薦性國家標準(GB/T 38597-2020,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塗料產(chan) 品技術要求)開始在全國實施,新標準對整個(ge) 塗料行業(ye) 、尤其是汽車修補行業(ye) 提出了更為(wei) 嚴(yan) 格的VOC管控目標。包括江蘇、上海在內(nei) 的長三角地區幾個(ge) 省市也很快采取了進一步措施,將此推薦性標準中對修補漆的VOC管控要求引用到地方的強製標準中,因而在當地成為(wei) 事實上的強製性標準。
高效環保的鸚鵡100係列吸引了眾(zhong) 多客戶前來詢問
中國塗料工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劉傑分享了全國各地進度不一的政策實施現狀,認為(wei) 在下一個(ge) 五年計劃中,大力推廣低 VOC 產(chan) 品將成為(wei) 汽車修補行業(ye) 的主流趨勢。
劉傑 中國塗料工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
“推薦標準旨在引導本行業(ye) 在未來三到五年內(nei) 靠近和達到新標準,我們(men) 已經看到新標準中關(guan) 於(yu) VOC 分類和管控的一些變化。此次會(hui) 議是一個(ge) 很好的契機,我們(men) 各方可以借此解讀政策細節、討論未來的行業(ye) 發展方向,並收集不同行業(ye) 參與(yu) 者的反饋。愈發嚴(yan) 格的新標準也說明中國政府認為(wei) VOC 汙染是非常重要和緊迫的問題,並希望能夠大力從(cong) 源頭上治理 。”
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
巴斯夫塗料部解決(jue) 方案亞(ya) 太區高級副總裁趙錚宇表示:“巴斯夫塗料部積極響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號召,減少 VOC 排放。事實上,巴斯夫已經確定了全麵、透明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並在今年 3 月宣布了公司計劃到 2050 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與(yu) 中國政府 2060 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相符。”巴斯夫希望到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放,公司還大幅提高了其 2030 年中期目標,與(yu) 2018 年相比,屆時溫室氣體(ti) 排放量計劃減少 25%。
近120名行業(ye) 專(zhuan) 家、協會(hui) 代表、汽車製造商和經銷商坦言,數以千計的汽車維修站,特別是那些規模較小的站點仍然是汽車修補行業(ye) VOC 排放和汙染的重要源頭。他們(men) 認為(wei) 新國標對所有行業(ye) 參與(yu) 者都提出了挑戰性的目標,這就需要大家共同應對挑戰,共同探討如何在保持行業(ye) 發展的同時,不斷減少 VOC 排放並達到新標準。
低VOC產(chan) 品解決(jue) 方案
巴斯夫修補漆提供創新、環保的解決(jue) 方案和服務組合,以達到其自身和客戶的 VOC排放目標。例如,諾繽®66就是巴斯夫在中國研發的首款水性底色漆,以高成本效益的水性塗料幫助客戶減少 VOC 排放。
此外,巴斯夫去年在全球和中國市場推出的鸚鵡®100 係列,是市場上第一個(ge) VOC 含量低於(yu) 250 克/升的底漆係列產(chan) 品,其VOC含量甚至比2020年底最新生效的國標GB24409-2020中的要求還低40%,開創行業(ye) 先河,並超越了全球所有 VOC 限值要求。
文章來源: 巴斯夫塗料汽車修補漆
責任編輯:毛新寰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