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7日至11日,江西省黨(dang) 員骨幹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專(zhuan) 題示範培訓班(第三期)在鷹潭紅旗幹部學院順利舉(ju) 辦。
來自全省各地市的104名學員參加培訓,鷹潭紅旗幹部學院針對來自各領域的黨(dang) 員骨幹,量身定製了黨(dang) 的創新理論專(zhuan) 題解讀、黨(dang) 風廉政教育、基層黨(dang) 建和黨(dang) 員標準、江西黨(dang) 史和血防精神等一係列幹貨滿滿的培訓課程,綜合運用專(zhuan) 題講座、現場教學、案例教學、視聽教學和分組討論等多種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員學習(xi) 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員們(men) 領悟和消化培訓內(nei) 容,真正做到感悟真理、提升本領、推動工作。
五天的時間裏,通過學習(x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黨(dang) 史觀》、《新時期黨(dang) 員作為(wei) 及廉政教育》、《江西黨(dang) 史輔導課》,前往餘(yu) 江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紀念館、畫橋鎮湯家村、宋家村等地聽微黨(dang) 課,前往三川集團和餘(yu) 江區潢溪鎮渡口村,進行基層黨(dang) 建“三化”現場學習(xi) 觀摩,以及觀看血防電影《枯木逢生》和黨(dang) 史題材電影《烈火中永生》給予我深刻的體(ti) 會(hui) ,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黨(dang) 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進一步強化了我們(men) 的修養(yang) 和擔當作為(wei)
圖為(wei) :吉安組學員
身為(wei) 一名黨(dang) 員,要始終牢記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的光榮使命,充分發揮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堅定自身理想信念,始終將集體(ti) 和群眾(zhong) 的切實利益放在各項工作的第一位,發揚“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的優(you) 良美德,為(wei) 廣大職工群眾(zhong) 樹立好榜樣,傳(chuan) 播正能量,引領新時代潮流。
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幹部,一定要立足崗位做貢獻,積極參與(yu) 到黨(dang) 組織活動開展的各項活中,並通過我們(men) 的言行舉(ju) 止讓我的黨(dang) 組織更具吸引力,突顯黨(dang) 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從(cong) 而發揮更大作用。
二、黨(dang) 的實踐創造和曆史經驗,進一步啟迪了我們(men) 的智慧和砥礪品格
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中,談的是黨(dang) 史,念的是黨(dang) 情,著眼的是未來。通過教育引導全黨(dang) 從(cong) 黨(dang) 的非凡曆程中領會(hui) 馬克思主義(yi) 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教育引導全黨(dang) 胸懷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教育引導全黨(dang) 深刻認識黨(dang) 的性質宗旨;教育引導全黨(dang) 總結曆史經驗教訓;教育引導全黨(dang) 大力發揚紅色傳(chuan) 統、傳(chuan) 承紅色基因;教育引導全黨(dang) 從(cong) 黨(dang) 史中汲取正反兩(liang) 方麵曆史經驗。
三、黨(dang) 的奮鬥曆程和偉(wei) 大成就,進一步鼓舞了我們(men) 的鬥誌和明確方向
縱觀百年曆史,在每一個(ge) 重大轉折時期,麵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men) 黨(dang) 總是號召全黨(dang) 同誌加強學習(xi) ;而每次這樣的學習(xi) 熱潮,都推動了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實現大發展大進步。
習(xi) 近平同誌《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立意高遠,內(nei) 涵豐(feng) 富,思想深刻,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men) 通過學習(xi) ,要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好“兩(liang) 個(ge) 維護”。
四、黨(dang) 的光榮傳(chuan) 統和優(you) 良作風,進一步堅定了我們(men) 的信念和凝聚力量
這次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的意義(yi) 歸納為(wei) 三個(ge) “必然要求”: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曆史偉(wei) 業(ye) 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黨(dang) 的自我革命、永葆黨(dang) 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
文章來源:江西廣源集團
責任編輯:李德勝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