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巴斯夫與中科院成立可持續材料聯合實驗室

巴斯夫攜手中國科學院(中科院)在長春成立可持續材料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將結合雙方優(you) 勢,依托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的研究能力和巴斯夫在探索下一代可持續技術領域的深厚專(zhuan) 業(ye) 知識,進一步加快創新上市速度。

巴斯夫與(yu) 中科院成立可持續材料聯合實驗室
巴斯夫全球先進材料及係統研發總裁樓劍鋒博士(站立,左起第四位)、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楊小牛所長(站立,右起第四位)共同出席了聯合實驗室成立儀(yi) 式。該視頻啟動儀(yi) 式在上海、長春和北京三地雲(yun) 端舉(ju) 行。

中科院擁有中國80%以上的大型科學設施和100多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全新的可持續材料聯合實驗室是中科院與(yu) 巴斯夫籌建的首個(ge) 聯合實驗室。通過該實驗室,雙方將利用各自的優(you) 勢共同開發創新項目,並深化知識交流,促進生物基、生物降解材料、可回收材料,對材料合成、結晶、降解和可回收性的基本機理展開研究,從(cong) 而實現創新成果商業(ye) 化,為(wei) 眾(zhong) 多行業(ye) 提供全新的產(chan) 品。

巴斯夫與(yu) 中科院成立可持續材料聯合實驗室
該聯合實驗室是巴斯夫在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圖)的首個(ge) 聯合實驗室,以可持續材料為(wei) 研發重點

巴斯夫與(yu) 中科院成立可持續材料聯合實驗室
巴斯夫上海創新園一隅

與(yu) 此同時,巴斯夫和中科院正在成立一個(ge) 由巴斯夫專(zhuan) 家和中國可持續材料領域知名科學家組成的谘詢委員會(hui) 。谘詢委員會(hui) 將審視聯合實驗室發起的研發項目提案,並為(wei) 探索研究前沿和推動可持續技術提供戰略指導。

樓劍鋒 博士
巴斯夫全球先進材料及係統研發總裁:

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是巴斯夫加速業(ye) 務發展的驅動力。我們(men) 很榮幸能夠攜手中國科學院,在可持續材料領域展開合作。依托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卓越的研究能力和巴斯夫深厚的行業(ye) 專(zhuan) 長,我們(men) 相信聯合實驗室將實現技術性突破,並促進可持續技術在更多行業(ye) 中的應用。

楊小牛博士
中國科學院 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所長:

可持續材料研發與(yu) 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的戰略研發方向一致。聯合實驗室為(wei) 雙方提供了一個(ge) 能夠實現互補發展和協同合作的絕佳平台,將促進產(chan) 學研之間的互動交流,推動前沿研究的發展和應用,並豐(feng) 富科研人員的創新技術知識,從(cong) 而為(wei) 培養(yang) 未來人才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2020年12月,巴斯夫和中國科學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旨在深化雙方長期戰略合作關(guan) 係,共同探索先進材料和係統、化學工藝和工程以及生物科學的前沿領域,並推動聯合科研的數字化進程。

巴斯夫亞(ya) 洲開放研究網絡(NAO)平台以提高研發能力為(wei) 目的,自2014年3月成立以來,已與(yu) 眾(zhong) 多合作夥(huo) 伴完成了90多個(ge) 聯合研究項目,涉及新單體(ti) 、聚合物及應用、表麵及界麵、塗料、催化、電池、化學及工藝工程、生物科學以及研發數字化和智能製造等多個(ge) 領域。

文章來源:巴斯夫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21-11-15 16:41
下一篇 2021-11-15 17:15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