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具體(ti) 來說,就是用戶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麵板等終端,對音視頻設備、照明係統、窗簾控製係統、空調控製係統、安防係統、數字影院係統等進行聯網和集中智能控製,從(cong) 而提升生活舒適度、降低能源消耗的智能化係統。
近日發布的《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專(zhuan) 題研究報告2015》稱,到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近1800億(yi) 元,2020年有望突破1萬(wan) 億(yi) 元。
萬(wan) 億(yi) 元級的市場前景吸引了大批家電、手機、互聯網企業(ye) 前來分食這塊蛋糕,但令人尷尬的是,在智能家居從(cong) 概念到落地的過程中,與(yu) 行業(ye) 的火熱對應,終端消費市場的反應卻堪稱冷淡。智能家居的發展遭遇了怎樣的“痛點”?一個(ge) “活”的家究竟離我們(men) 有多遠?
給家“裝上大腦”,生活“隨心而動”
在省會(hui) 經營一家早教機構的王靜今年過了一個(ge) 安心的春節假期。
“每到春節,全家要麽(me) 回老家過年,要麽(me) 出遊散心,長時間在外,家裏的安全問題最讓人掛念。去年搬進了剛剛裝修好的新居,安裝了全套的智能家居係統,用手機就能遠程操控家裏的煤氣灶、空調、窗戶,還能防盜,放心多了!”在王靜家的客廳,記者見到了一個(ge) 飛碟狀的小玩意兒(er) ,這是自動防盜器,主人出門後在手機上啟動防盜係統,一旦有人企圖入室,它就會(hui) 自動鳴叫,同時打開相應位置的燈光,調整攝像頭方向,主人的手機也會(hui) 收到警示信息。此外,這套智能家居係統還有漏電、漏水以及一氧化碳的監控和保護功能,一旦發生危險,係統會(hui) 自動切斷電源、水源、氣源等。
智能家居落地還有多遠?
在保定市一家醫院工作的朱先生更加看重智能家居給生活帶來的舒適感。去年供暖之前,他花4萬(wan) 多元安裝了一套智能家居係統。同樣是使用智能手機,可以遙控家中每一盞燈和每個(ge) 電器的開關(guan) ,還能根據平時的作息時間給電器設定工作時間,比如下午6點下班到家,提前啟動的空調已經讓室內(nei) 冷熱適中。他家的室外監控器還有感知陰晴雨雪等天氣的功能,雨天窗子會(hui) 自動關(guan) 閉,沒有霧霾的晴朗天氣,窗戶則會(hui) 自動打開,放進陽光和新鮮空氣。
“與(yu) 傳(chuan) 統家居相比,智能家居讓我們(men) 的家變成‘活’的,隻需要通過手機、語音或者其他智能設備的控製發布指令,就可以讓帶電的都‘動’起來,代替人們(men) 完成原本不難,但卻繁瑣的工作,這一點傳(chuan) 統家居是無法做到的。”石家莊市工商聯裝飾裝修行業(ye) 商會(hui) 會(hui) 長範林介紹,智能家居讓人們(men) 的生活更舒適、便捷和安全,有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預計,它遲早會(hui) 像電視、冰箱、空調一樣進入千家萬(wan) 戶。
感興(xing) 趣的人多,出手買(mai) 的人少
記者近日走訪市場發現,目前智能家居市場產(chan) 品主要分為(wei) 兩(liang) 大類:全套智能家居係統和智能單品。
全套智能家居係統包括全宅燈光、家電、門窗、淨水、新風係統等集成智能化控製的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相比智能單品,全套智能家居係統穩定,對於(yu) 各類電器的統一協調性能也更好。王靜和朱先生應用的就屬於(yu) 全套智能家居係統。目前全套智能家居係統的價(jia) 格較高,國產(chan) 的價(jia) 格3萬(wan) 到10萬(wan) 元不等,進口的則高達幾十萬(wan) 元甚至上百萬(wan) 元。
智能家居單品則指的是專(zhuan) 門為(wei) 實現某個(ge) 特定功能而設計的產(chan) 品或係統,這些產(chan) 品通常本身就是一個(ge) 電器。從(cong) 智能燈泡、智能插座、智能路由器到智能炒鍋、智能電烤爐、智能洗碗機等等都屬於(yu) 單品範疇。其最大的優(you) 勢是價(jia) 格不高,從(cong) 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缺點是控製範圍小,穩定性差。除此之外,各個(ge) 智能單品間存在兼容性問題,每個(ge) 設備都需要各自的APP來控製,使操作更複雜,不利於(yu) 生活效率的提高。
“智能單品適合對價(jia) 格敏感、對穩定性要求不高,追求時尚新潮的年輕人。而全套智能家居係統則更適合有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中年人群,他們(men) 有消費能力,希望提升生活品質,同時對於(yu) 係統穩定性有一定要求。”河北智尚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範玉平表示。
從(cong) 事智能家居谘詢、設計、施工、培訓以及售後服務多年的範玉平,在石家莊某電子廣場經營一家智能家居體(ti) 驗店。“來體(ti) 驗的人不少,但是真正安裝購買(mai) 的卻寥寥無幾。去年一年總共做了七八家,每單少則八九千,多則三四萬(wan) 。大部分用戶是別墅或大戶型業(ye) 主,年齡在三四十歲左右,這些是目前智能家居消費的主力人群。”
記者走訪發現,範玉平的感覺具有普遍性。感興(xing) 趣的人多,真正出手購買(mai) 的人卻很少,是目前業(ye) 內(nei) 人士共同的煩惱。
“目前智能家居市場,存在一種需求和消費能力‘倒掛’的現象。”範玉平說,換句話說就是“會(hui) 玩兒(er) 的買(mai) 不起,買(mai) 得起的不會(hui) 玩兒(er) ”。他進一步解釋說,“比如說,60歲的王大爺有經濟實力,有實際需求,買(mai) 得起十來萬(wan) 的全套智能家居係統,可他‘玩不轉那東(dong) 西’;相反,20歲的小李是十足的科技控,可高昂的價(jia) 格卻令他望而卻步。”
很明顯,智能家居作為(wei) 一個(ge) 新生事物,市場消費習(xi) 慣還未形成,用戶總量少。沒有大的銷量,就難以攤平企業(ye) 研發成本,導致價(jia) 格居高不下。與(yu) 此同時,智能家居產(chan) 品兼容性差、體(ti) 驗不佳也讓不少消費者感到不滿。
在省會(hui) 工作的方亮對於(yu) 智能家居的局限性就積累了不少負麵體(ti) 驗。像智能燈,用手機可以隨時開關(guan) 燈、調節光的亮度和色彩,但是,用了幾次新鮮感過後,就又恢複了用開關(guan) 來控製。智能空調、智能冰箱等家電屬於(yu) 不同的品牌,要用不同的APP操作,來回倒換非常不方便。至於(yu) 智能監視器,有時好友上門也會(hui) 報警,反而添了麻煩……“目前智能家居廠家過於(yu) 炒作概念,產(chan) 品功能落地不足。很多日常最基本的應用,像手機控製電燈開關(guan) 、調節空調溫度等,其實算不上真正的智能,沒有給用戶帶來很好的使用體(ti) 驗。此外,智能家居用品在操控方麵應更加簡單,注重人性化。”方亮說。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對於(yu) 智能家居產(chan) 品的現狀,有95%的受訪者認為(wei) 無法滿足需要、與(yu) 自己的想象有巨大差距,或者提供的功能沒什麽(me) 實際使用價(jia) 值;4%的用戶認為(wei) 目前市場上提供的智能產(chan) 品接近於(yu) 滿足自己的需要,但並沒有超出期待。“消費者對於(yu) 智能家居產(chan) 品的要求很高,這也使得產(chan) 品難以滿足大家的預期。”範林說。
多一點協作,少一些壁壘
內(nei) 熱外冷,是近兩(liang) 年智能家居行業(ye) 發展真實的寫(xie) 照。一方麵,不僅(jin) 海爾、美的等傳(chuan) 統家電廠商推出智能家電,小米、阿裏、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也通過智能硬件的推廣,紛紛搶灘智能家居市場。另一方麵,用戶“嚐鮮”之後,都趨於(yu) 冷靜觀看。因為(wei) 智能家居最大的特點就是控製的係統性,一個(ge) 終端可以控製全部的家具、家電產(chan) 品,但各大品牌的產(chan) 品沒有統一的生產(chan) 標準,導致設備相互間不能互聯互通,產(chan) 品間根本談不上係統性和完整性,沒能帶來更好的用戶體(ti) 驗。
如何破解智能家居的“孤島”困局,成為(wei) 行業(ye) 共同關(guan) 注的話題,也成為(wei) 許多創業(ye) 者希望通過解決(jue) “痛點”奠定事業(ye) 基礎的努力方向。
2014年,畢業(ye) 於(yu) 河北科技大學熱能專(zhuan) 業(ye) 的張曉曉成立了石家莊艾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專(zhuan) 注於(yu) 智能家居的研發,並把破解智能設備間的兼容性問題作為(wei) 進入這個(ge) 市場的切入點。張曉曉介紹說,他們(men) 開發成功並投入使用的智能家居操作係統APP,可以兼容80%以上不同品牌的家居產(chan) 品。“對於(yu) 用戶來說,這套係統帶來的除了便利,還有價(jia) 格上的優(you) 惠。一般而言,一款智能空調要比普通空調貴很多,自己購買(mai) 普通家電用我們(men) 的設備進行匹配,比安裝全套智能家電,價(jia) 格上能省出70%左右。”他說。
但他坦言,這套操作係統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在提高功能穩定性和安全性方麵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比如市場上家電品牌和種類的不斷增加,就需要實時更新係統,以保證兼容。
“之所以標準一再‘難產(chan) ’,問題在於(yu) ,幾乎每個(ge) 廠商都認為(wei) ,自己采用的標準或協議會(hui) 成為(wei) 未來的主流技術,因此對於(yu) 用戶數據和產(chan) 品使用數據等不敢輕易拱手讓人,害怕失去話語權。”範林認為(wei) ,當前行業(ye) 不缺乏推出單品的能力,而是缺乏對技術的係統研發。
“如果智能家居可以統一標準,今後廠家均按照標準生產(chan) ,讓所有智能設備能夠互聯互通,設計和功能更人性化,用戶在終端使用時可以實現‘傻瓜式’操作,智能產(chan) 品才可能普及起來,它的價(jia) 格也才會(hui) 因為(wei) 量產(chan) 和技術壁壘的消失而變得‘親(qin) 民’。當智能家居成為(wei) 人們(men) 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才算真正的智能家居時代來臨(lin) 。”範林說。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