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是為(wei) 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於(yu) 1970年發起,旨在提高民眾(zhong) 對於(yu) 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全員參與(yu) 到環保行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ti) 環境。地球給予我們(men) 豐(feng) 富的自然資源,好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事實並非如此。目前,人類仍麵臨(lin) 著十大全球環境問題,氣候變暖、臭氧層的耗損與(yu) 破壞、酸雨蔓延、生物多樣性減少、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化、大氣汙染、水汙染、海洋汙染和危險性廢物越境轉移。生活中的一些舉(ju) 手之勞,例如日常節約水電已經成為(wei) 了人們(men) 的普遍共識,也能讓我們(men) 輕鬆為(wei) 地球添抹綠。這是長久以來公眾(zhong) 培養(yang) 起來的共同意識,但是對於(yu) 建築節能領域,大家往往了解得少之又少,甚至不知道建築也是會(hui) 耗能和節能的。
回顧《富思特保溫二十年之保溫發展曆程》一文可知,建築保溫從(cong) 1986年開始在國內(nei) 試行,時至今日建築保溫材料行業(ye) 已成為(wei) 國家重點鼓勵和支持的新材料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和使用該類材料不但可使建築物能耗效率與(yu) 使用舒適度大幅改善,也與(yu) 國家節能環保發展戰略和建築節能、綠色建築的倡導要求相得益彰。尤其在2020年國家“雙碳戰略”發布後,企業(ye) 對於(yu) 生產(chan) 製造過程中的綠色、環保、節能標準和要求也提高了許多,紛紛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承擔企業(ye) 的社會(hui) 責任。
全球70%的節能潛力存在於(yu) 30%的建築中。建築能耗大約占全國總能耗的20%-30%,已成為(wei) 與(yu) 工業(ye) 、交通能耗並列的三大能耗之一。
全國建築全過程能耗及碳排放總量變化趨勢
與(yu) 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實際建築能耗的利用率並不高,單位麵積采暖能耗是發達國家的3倍以上,差距仍然非常大。在我國近30年建築行業(ye) 和工業(ye) 製造行業(ye) 發展曆程中,保溫材料的發展經曆了傳(chuan) 統無機材料和有機合成材料兩(liang) 個(ge) 階段,為(wei) 我國建築節能事業(ye) 做出了巨大貢獻。
早期的無機保溫材料生產(chan) 加工過程能耗較大、施工管控難度較高、甚至有些材料使用過程中對環境和人體(ti) 有害,例如海泡石、珍珠岩等材料製成的保溫砂漿;而傳(chuan) 統的聚苯板具有優(you) 異保溫效果,在中國目前的牆體(ti) 保溫材料市場中廣泛使用。自2000年起,聚苯板保溫材料開始在建築保溫領域大麵積推行,越來越多新型民建和公建都開始在保溫材料上使用聚苯板。
早在2000年,就率先開始了保溫材料領域的研究和探索,並於(yu) 當年攜手首創置業(ye) 推出了高品質別墅案例——溫哥華森林。該項目在外保溫環節采用聚苯板保溫材料,二十多年過去了,目前溫哥華森林無論是外牆飾麵還是保溫性能依舊保持良好,受到合作夥(huo) 伴及業(ye) 主的廣泛好評!
01
溫哥華森林
2000年
此外,伴隨著這些年保溫領域的不斷發展,富思特還與(yu) 多家房企合作了眾(zhong) 多類型的經典工程案例,以下僅(jin) 為(wei) 部分案例展示。
02
陽光100
2007年
03
龍湖香醍
2008年
04
複地上城
2009年
05
萬(wan) 科加州灣
2010年
06
沈陽中海國際
2011年
07
遠洋戛納小鎮
2012年
08
萬(wan) 科五龍山公園
2013年
09
南京天鵝湖花園
2014年
010
秦豐(feng) 首府
2015年
011
香緹瀾庭
2019年
從(cong) 國內(nei) 推行保溫政策伊始,富思特新材料公司就敢為(wei) 人先,充分響應國家及政府號召,將“一切隻為(wei) 建築更美好”的企業(ye) 使命付諸於(yu) 實際行動。也如“做建築低碳、環保、節能技術的領航者”的企業(ye) 願景所期望那樣,以綠色發展路徑為(wei) 指引,堅持綠色發展步伐,不斷憑借科技創新的力量,加快推進建設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新型企業(ye) ,與(yu) 上下遊合作夥(huo) 伴攜手,為(wei) 拓展綠色建築幸福空間,為(wei) 行業(ye) 綠色發展持續賦能!
文章來源:富思特新材料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