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多年來,家裝漆的經銷渠道一直沿著下沉再下沉的路線行進,不僅(jin) 中小塗料企業(ye) 這麽(me) 做,大品牌也這麽(me) 做。先看中小企業(ye) 的下沉過程。第一類,出道很早,2000年前後發力,曾經在特大城市有點銷量,但是幾年後被擠了出去,此後一路下沉,從(cong) 省會(hui) 城市,地級城市到縣級市,直到鄉(xiang) 鎮。他們(men) 的特點是:盡管一路下沉,但是在省會(hui) 城市和地級城市仍然保留了一些經銷商,這些為(wei) 數不多的“鐵杆兒(er) 莊稼”,在最近幾年的嚴(yan) 酷環境下,不僅(jin) 活了下來,而且成為(wei) 企業(ye) 的支柱經銷商,支撐著企業(ye) 渡過了難關(guan) 。最典型的大概是米奇品牌,最難的時候,四個(ge) 大經銷商完成一多半的銷量,終於(yu) 迎來了重新開廠,重整河山的好時光。
第二類,出道較晚,大約在2005年以後發力。他們(men) 在渠道設計的時候就以縣級市為(wei) 主體(ti) ,對地級城市關(guan) 注很少,省會(hui) 城市則幹脆放棄。由於(yu) 環境適宜,而且措施得當,短短三、四年時間,他們(men) 通常能夠覆蓋一千多個(ge) 縣級市,一時間,風光無限,令人羨慕。例如沙漠綠洲,2008年前後,幾乎可以用撒豆成兵來形容,當然,數量之多,個(ge) 頭之小,都像豆子一樣。
以上兩(liang) 類企業(ye) 整體(ti) 銷售業(ye) 績如何?基本上沒有一家衝(chong) 過了億(yi) 元大關(guan) ,說明經銷商的戶均銷量不到10萬(wan) 元/年!更為(wei) 嚴(yan) 重的是,縣、鄉(xiang) 經銷商生存能力極低,生長速度極慢,就像小草一樣,來一場霜凍,全都蔫兒(er) 了。而這兩(liang) 年的霜凍,竟然是一場接一場,怪不得有些企業(ye) 的銷售業(ye) 績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
與(yu) 此同時,大品牌也在渠道下沉,搞“扁平化”。我們(men) 看到,家裝漆的省級代理(甚至跨省代理),除了還保留了幾個(ge) ,其他品牌不複存在了,但是他們(men) 在省會(hui) 城市、地級城市,年銷量過千萬(wan) 、過百萬(wan) 的經銷商比比皆是。在這些企業(ye) 的經銷商群體(ti) 裏,貢獻最大的絕對不是縣級代理,而是地區以上級別的城市代理商。
這樣看來,縣級市確實池子太小,養(yang) 不住大魚,一旦遇上不那麽(me) 風調雨順的年頭,或許連小魚都養(yang) 不住。一個(ge) 尖銳的問題擺在了中小塗料企業(ye) 麵前:要不要重做渠道布局,讓下沉在縣城、鄉(xiang) 鎮的經銷渠道再浮上來,以地級城市經銷商為(wei) 主?從(cong) 前麵的分析來看,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在操作層麵上困難重重。一個(ge) 小品牌,要拉一個(ge) 地級經銷商加盟,談何容易?當初要不是地級城市招商那麽(me) 困難,小品牌何至於(yu) 直奔縣城而去?
麵對這道難關(guan) ,不破解麽(me) ?省點力氣,做到哪天算哪天;破解麽(me) ?必須下一番“頭拱地”的功夫才能見效。依筆者愚見,還是盡快將工作重心上移,瞄準地級城市才有出路。當然,縣級經銷商也不能放棄,隻是需要整合。關(guan) 鍵在於(yu) ,如果有了地級渠道的設想,在整合過程中如果遇到縣級經銷商的抵製,就能做到不迷失,不後退,堅持數年,渠道的轉型升級也就成功了。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