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津-4月28日上午,由中國核能行業(ye) 協會(hui) 主辦、中遠關(guan) 西塗料化工(天津)有限公司承辦、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協辦的《CAP核電站防護塗層係列產(chan) 品》鑒定會(hui) 在天津隆重召開。中國核工業(ye) 集團公司、環境保護部核與(yu) 輻射安全中心、中國核能行業(ye) 協會(hui) 、海洋化工研究院、中廣核工程公司、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核第二二建設有限公司、CORROSION中國區等業(ye) 內(nei) 權威專(zhuan) 家、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核電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院、山東(dong) 核電設備製造有限公司、中遠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中遠關(guan) 西塗料化工有限公司等相關(guan) 領導及部門負責人出席了本次科技成果鑒定會(hui) 。
鑒定委員會(hui) 聽取了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的產(chan) 品研製技術要求、中遠關(guan) 西塗料化工(天津)有限公司的產(chan) 品研製開發總結和推廣應用情況匯報,同時聽取了現場測試組的核查報告,考察了生產(chan) 現場和產(chan) 品樣件,查閱了相關(guan) 資料,經討論和質詢,一致認為(wei) 中遠關(guan) 西研製的CAP核電站防護塗層係列產(chan) 品屬國內(nei) 領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和推廣應用前景。以葉奇蓁院士為(wei) 主任的鑒定委員會(hui) 一致同意該成果通過鑒定。
據悉,CAP係列核級塗料產(chan) 品是依據CAP係列核電站設計規範要求專(zhuan) 門開發形成的產(chan) 品體(ti) 係,可廣泛應用於(yu) CAP係列核電站安全殼容器(CV)、安全殼內(nei) 部、安全殼外輻照控製區(RCA)和非輻照控製區(NRCA)及其他區域。2013年年初,中遠關(guan) 西與(yu) 國家核電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建立合作關(guan) 係,經過三年的努力終於(yu) 開發出滿足CAP係列核電站防腐及安全運行所需要的核電塗料係列產(chan) 品,完成了CAP係列核級塗層國產(chan) 化的開發任務。
核電是目前我國大力發展的新能源項目,其中第三代核電CAP堆型核電站是未來我國幾年的主要發展方向,但目前該型核電站使用的核級保護塗層均為(wei) 國外廠商壟斷,因此開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CAP係列核級保護塗層將有助於(yu) 打破市場格局,推進我國核電保護塗層的健康發展。
全球核電正逐漸走出日本福島核事故的陰影,進入重啟階段。中國核電建設正在加速,2015年,中國共有8台核電機組獲批。截至2015年底,中國投入運行的核電機組共30台,在建的為(wei) 24台,在建核電機組數量世界第一。在日前舉(ju) 行的“第五次全國核與(yu) 輻射安全監管工作會(hui) 議座談會(hui) ”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透露,到2020年,中國核電機組數量將達到90餘(yu) 台,從(cong) 裝機容量上講,將超過法國,成為(wei) 世界第二的核電大國,僅(jin) 次於(yu) 美國。在不到30年時間裏,中國從(cong) 一個(ge) 學徒發展為(wei) 世界核大國,中國的核企業(ye) 也從(cong) 客戶變身為(wei) 國際市場的競爭(zheng) 者。
“十三五”規劃綱要在“能源發展重大工程”中特別指出,要開工建設一批沿海新的核電項目,表示中國建設核電的決(jue) 心。5年時間增加近3000萬(wan) 千瓦的核電裝機容量,不僅(jin) 對我國能源結構、環境效益產(chan) 生積極影響,也給核電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帶來極佳的市場前景。
該成果經導熱性能試驗、老化試驗、耐輻照試驗、模擬DBA(設計基準事故)試驗、去汙試驗、耐化學介質試驗、防火試驗等第三方檢測,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了設計技術要求,可替代國外同類產(chan) 品,用於(yu) 核電工程。同時,產(chan) 品係列全部為(wei) 高固體(ti) 分或無溶劑化產(chan) 品,降低了生產(chan) 和施工過程中的VOC排放量。據悉,該產(chan) 品已在三門核電二期、海陽核電二期、CAP1400示範工程及陸豐(feng) 核電一期等多個(ge) 項目得到應用,用戶反饋良好。未來,中遠關(guan) 西將不斷完善產(chan) 品,使之適應核電發展的需要,提供最安全的核電塗料產(chan) 品,為(wei) 中國核電自主化努力奮鬥。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