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歐洲一家在環境、工作場所和食品領域致力於(yu) 保護人類健康的研究機構發布了一個(ge) 建議:要求把二氧化鈦(Ti02,鈦白粉)定義(yi) 為(wei) 致癌物!
法國食品環境和職業(ye) 健康安全局(ANSES)在文件中表明,鈦白粉常用於(yu) 塗料、建築材料和其他工業(ye) 與(yu) 日用消費品中,根據其研究結果,建議將其列為(wei) 通過吸入可能導致癌症的1B類致癌物。
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已經於(yu) 2016年5月31日發布了ANSES提交的這份要求將鈦白粉列入有害物質統一分類的文件。
目前,這一文件正在向歐盟國家征詢意見,截止日期為(wei) 2016年7月15日。之後,ECHA將有18個(ge) 月的時間考慮,並給歐盟委員會(hui) 一個(ge) 最終的提議。
鈦白粉作為(wei) 一種白色無機顏料源自岩石和礦物,並且已經在許多產(chan) 品中被應用了數十年了。
據國家化工行業(ye) 生產(chan) 力促進中心鈦白分中心了解,根據ECHA的CLP法規(物質/混合物的分類、標簽和包裝),如果ANSES將鈦白粉列為(wei) 1B類(人類致癌物)的提議被接受,那麽(me) 歐盟範圍內(nei) 所有含有鈦白粉的塗料將可能被列為(wei) 致癌物質,所影響的國家將涉及28個(ge) 歐盟成員國以及冰島、列支敦士登和挪威。
而CLP法規列入1A和1B兩(liang) 類的致癌物質在消費領域的使用是被限製的,這意味著配方中含有鈦白粉的塗料將可能退出消費零售領域,而隻能賣給專(zhuan) 業(ye) 用戶。
而且,一旦歐洲委員會(hui) 正式批準這個(ge) 文件,全球各地的環保組織和各國政府將很有可能參照歐盟的分類,這樣全球塗料市場都將受到衝(chong) 擊!
對於(yu) ANSES的這份文件,歐洲化學工業(ye) 理事會(hui) 旗下一個(ge) 非盈利組織二氧化鈦製造商協會(hui) (TDMA)發表了一份回應聲明,稱其6年前已經對鈦白粉進行了分類評估研究,根據這一評估報告,在歐盟化學品REACH法規的規定範圍內(nei) ,“基於(yu) 科學而有效研究的評估,鈦白粉不應該以任何形式被列入有毒物質分類中” 。此外,一個(ge) 流行病學研究的結果也與(yu) 這一結論相同,這項研究調查了15座鈦白粉製造工廠2萬(wan) 名工人數十年的工作情況,結果表明經常暴露在鈦白粉中並沒有對他們(men) 的健康造成危害。
TDMA表示將及時公布對這一產(chan) 品評估新的發現和研究的新進展。同時,該協會(hui) 也表示了會(hui) “仔細審查”法國的提議並對ECHA公共谘詢提供詳細回複。
而據中國鈦白粉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數據顯示,此前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一篇論文對鈦白粉致癌性已經進行了研究。
該論文指出,美國和歐洲分別於(yu) 1970年和2000年對二氧化鈦生產(chan) 過程中,工人職業(ye) 暴露在二氧化鈦粉塵環境下的級別進行了甄別,盡管“場地清理”和“維護”相關(guan) 職業(ye) 的暴露級別很高,但是最高的還是二氧化鈦的“包裝”和“碾磨”過程,職業(ye) 暴露在“可吸入粉塵”中的平均級別達6 mg/m3(幾何平均數),但是後來這一標準被忽略了。現在還沒有現成的數據來規定或量化職業(ye) 暴露在“超細二氧化鈦”粉塵下的標準。不過,二氧化鈦生產(chan) 工廠的工人們(men) 不僅(jin) 暴露在二氧化鈦粉塵裏,還直接接觸到礦石粉末、塵土、強酸和石棉纖維等微粒。
而北美和西歐國家則進行了三組“流行病學隊列研究”和一組“基於(yu) 人群的病例對照研究”來評價(jia) 二氧化鈦是否會(hui) 導致人類致癌這一話題。規模最大的一組“流行病學隊列研究”是針對二氧化鈦行業(ye) 生產(chan) 工人的調查,這些工人來自6個(ge) 歐洲國家,均為(wei) 白人男性。這項調查顯示,與(yu) 普通人群相比,這些工人患肺癌的風險有所增加;然而,在該調查中,卻沒有找到“暴露反應關(guan) 係”的證據。這些工人與(yu) 普通人相比,雖然因腎癌導致的死亡率並沒有增加,但是卻顯示出輕微的“暴露反應關(guan) 係”。另外兩(liang) 組調查是在美國執行的,這兩(liang) 組調查都沒有報道稱是否有肺癌或者其它癌症發病率升高的情況,也沒有腎癌發病率的相關(guan) 報道,大概是因為(wei) 這種案例比較少。
總之,正如最近幾十年發生在西歐國家和北美國家的情況一樣,調查研究並沒有發現職業(ye) 暴露在二氧化鈦環境下與(yu) 增加患癌症風險之間的直接關(guan) 係。
此外,還有對二氧化鈦導致動物致癌的實驗數據分析。
實驗室采用“鈦白粉”和“超細二氧化鈦”通過以下方式來測試二氧化鈦對老鼠的致癌性:給小白鼠和大老鼠采用“灌胃多次給藥法”;使大老鼠和雌性小白鼠“吸入暴露”;給倉(cang) 鼠、雌性大老鼠和小白鼠“氣管內(nei) 給藥”;給大老鼠“皮下注射”;給雄性小白鼠和雌性大老鼠“腹腔內(nei) 注射”。
在一組“吸入暴露實驗”中,雌性大老鼠患“肺腫瘤”(良性和惡性)的發病率升高;在另一組“高劑量吸入暴露實驗”中,雄性大老鼠和雌性大老鼠患“良性肺腫瘤”的發病率均增長。在這組“高劑量吸入暴露實驗”中,雌性大老鼠由於(yu) “鱗狀細胞癌”,被診斷為(wei) “囊性角質化病變”,但是後來又被複診為(wei) “非肺腫瘤角質化囊腫”。兩(liang) 組大老鼠和雌性小白鼠“吸入暴露實驗”都證明了負麵結果。
給老鼠“氣管內(nei) 用藥”的那組實驗在使用兩(liang) 種二氧化鈦之後,表現為(wei) 雌性大老鼠患良性肺腫瘤和惡性肺腫瘤的發病率同時增加,而倉(cang) 鼠和雌性小白鼠患肺腫瘤的發病率沒有上升。
給大老鼠和小白鼠“灌胃給藥”、“皮下注射”和“腹腔內(nei) 注射”的幾組實驗均沒有發現任何腫瘤發病率明顯升高的情況。
雖然人類可能會(hui) 通過吸入、吞食或皮膚接觸的方式暴露在二氧化鈦中,但是人的肺部對吸入二氧化鈦後產(chan) 生的“間隙動力學”和實驗室動物不太一樣。(一般來講,“微粒特性”和“宿主因素”都會(hui) 影響二氧化鈦被吸入後的沉積模式;難溶於(yu) 水的粒子,例如二氧化鈦相關(guan) 的專(zhuan) 題論文被歸類在炭黑一類)。人吸入二氧化鈦的調查研究數據主要來源於(yu) 案例報道。這些數據顯示,二氧化鈦主要沉積在“肺泡組織”以及“淋巴組織”內(nei) 。
一項口服二氧化鈦的臨(lin) 床調查研究顯示,不僅(jin) 胃腸道會(hui) 根據二氧化鈦粒子大小而選擇性吸收,而且血液中的二氧化鈦含量也與(yu) 粒子大小有關(guan) 。調查研究還顯示,“防曬霜”中使用的“超細二氧化鈦”對人的皮膚是安全的,二氧化鈦隻能滲透到皮膚的最表層細胞,即“角質層”。因此,健康的皮膚能有效阻止二氧化鈦滲入身體(ti) 。目前還沒有研究數據證明受損的皮膚是否也可以有效防止二氧化鈦滲入。
的確,已有幾組研究調查顯示,暴露在二氧化鈦粉塵下的工人,直接吸入二氧化鈦後導致身體(ti) 機能發生一係列病變,包括“肺功能衰竭”、“胸膜長斑和胸膜增厚”、輕微的“肺泡組織纖維化”等。當然,在這些調查中,工人們(men) 同時還直接接觸了“石棉”和“二氧化矽”。
二氧化鈦會(hui) 導致不同程度的“炎症”以及跟肺部相關(guan) 的疾病,包括“肺部上皮細胞受損”、“膽固醇肉芽腫”和“纖維化”。在動物實驗中,把齧齒動物暴露在“超細二氧化鈦”中,肺部發生病變的概率比在“極細二氧化鈦”環境下更大。造成這一區別的原因在於(yu) 微粒表麵積對動物肺部造成的壓力不同,也被認為(wei) 是隔離吞噬“超細二氧化鈦”的介質受損的結果。
與(yu) 其它粒子相比,“極細二氧化鈦”(Fine titanium dioxide particles)表現為(wei) 極低的毒性。高濃度時,“超細二氧化鈦”(Ultrafine titanium dioxide particles)微粒可以阻斷“肺泡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但是,如果換成“極細二氧化鈦”就不會(hui) 發生這一現象。
在試管內(nei) 用“極細二氧化鈦”和“超細二氧化鈦”與(yu) “純化的DNA”做試驗,結果DNA被破壞,證明這兩(liang) 種物質均有極強的“氧化性”。“超細二氧化鈦”表現出的這種反應比“極細二氧化鈦”更強,特別是在有陽光或紫外線照射的環境下。
給小白鼠和大老鼠“腹腔注射”的試驗顯示,小白鼠的“骨髓細胞微核”與(yu) “外周血淋巴細胞”都增加了;大老鼠則“肺腺上皮細胞”發生了“基因突變”。給老鼠“氣管內(nei) 用藥”的那組實驗,老鼠肺部組織並沒有發現DNA被氧化的情況。
中國鈦白粉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將繼續關(guan) 注這一政策和相關(guan) 研究的進展。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