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工信部下發工信廳科函〔2022〕304號文件,公布通過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ye) 複核評價(jia) 的企業(ye) 名單,龍佰集團等195家企業(ye) 榜上有名。
本項評審由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對示範企業(ye) 實行動態管理,每三年複評一次,從(cong) 創新投入、人才激勵、創新合作、創新隊伍建設、創新條件建設、技術積累儲(chu) 備、技術創新產(chan) 出、技術創新效益等方麵對企業(ye) 進行全麵係統評價(jia) 。龍佰集團自2016年被認定為(wei) 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ye) 至今,先後兩(liang) 次順利通過複核。此次複核評價(jia) 的成功,進一步彰顯了龍佰集團作為(wei) 鈦產(chan) 業(ye) 龍頭企業(ye) 雄厚的科研實力和卓越的創新能力,為(wei) 河南製造業(ye) 樹立了行業(ye) 標杆,為(wei) 中國製造增添強大動力。
2022年,集團先後榮獲“中國上市企業(ye) 市值500強”、“中國製造業(ye) 企業(ye) 500強”、“中國大企業(ye) 創新100強”、“中國上市公司成長100強”、“全國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中國冶金礦山企業(ye) 50強”、“河南省製造業(ye) 頭雁企業(ye) ”“河南省傑出民營企業(ye) ”等20餘(yu) 項省級以上榮譽。獲批設立全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四川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集團依托國家企業(ye) 技術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ye) 、國家CNAS認可實驗室、省級院士工作站、省級鈦材料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省級產(chan) 業(ye) 研究院“六大創新平台”,始終堅持以高投入獲得科技成果高產(chan) 出,近三年研發投入累計達20億(yi) 餘(yu) 元,特別是2021年單年投入超10億(yi) 元,成功突破大型沸騰氯化技術、攀西鈦礦升級轉化氯化原料技術和航空用轉子級海綿鈦製備技術等國外封鎖的三大卡脖子技術,以及硫氯耦合、硫鐵鈦聯產(chan) 法、“鈦+鋰”耦合三大首創技術,引領行業(ye) 發展方向。
截止目前,集團累計申請鈦白粉生產(chan) 、資源綜合利用、釩鈦磁鐵礦高效綜合利用及海綿鈦生產(chan) 等技術專(zhuan) 利達1300餘(yu) 項,擁有有效授權專(zhuan) 利930餘(yu) 項,其中發明專(zhuan) 利270餘(yu) 項,國際專(zhuan) 利5項。獲得省部級成果評價(jia) 28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6項,同時主持或參與(yu) 編製國家、行業(ye) 標準45項,構建形成覆蓋“鈦、鋯、鐵、鈧、釩、鋰、磷”等的多元素高質量發展體(ti) 係,有力提升並鞏固了公司參與(yu) 全球競合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未來,集團將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錨定“十四五”規劃目標,堅定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完善製度建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快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進一步增強自主研發實力,切實發揮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ye) 在行業(ye) 中的示範引領作用,為(wei) 構築一流創新生態、建設國家創新高地貢獻力量。
文章來源:龍佰集團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