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龍蟒再次上調鈦白粉的價(jia) 格,,這有可能在鈦白粉七連漲後,引發行業(ye) 性的八連漲。
為(wei) 什麽(me) 鈦白粉都快八連漲了,樹脂卻不漲?
為(wei) 什麽(me) 鈦白粉都快八連漲了,塗料也不漲?
鈦白粉的八連漲很多地方都有報道,漲價(jia) 過程我們(men) 就不回憶了。且說一下,鈦白粉行業(ye) 在供給側(ce) 改革之前,就已經在市場的倒逼下,開始淘汰落後產(chan) 能。到現在,已經是第二輪了。
佰利聯等幾家鈦白巨頭,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nei) 連續降價(jia) ,而此時鈦白粉的原料在漲價(jia) ,逼得很多鈦白粉小廠,生產(chan) 就賠錢,出貨也賠錢,不出貨賠的更多,堅持了半年多後,很多小企業(ye) 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
這種打法,和鈦白粉行業(ye) 上一輪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套路如出一轍。
那麽(me) ,鈦白粉行業(ye) 上一輪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套路又是什麽(me) 呢?
塗料分析師羅傑卡爾表示,這個(ge) 套路一點都不複雜,就是大企業(ye) 聯合降價(jia) ,讓小廠失去利潤空間,退出市場。沒有了小廠的攪局,鈦白巨頭們(men) 開始大刀闊斧的兼並重組。有價(jia) 值的中小企業(ye) 被廉價(jia) 收購,大企業(ye) 進行強強聯合,如佰利聯定增百億(yi) ,並購龍蟒,鈦白粉行業(ye) 重新洗牌,快速轉型升級。
這時候,大中型鈦白企業(ye) 又開始聯手淘汰落後生產(chan) 線,減產(chan) 能,提價(jia) 格。
隻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硫酸法鈦白粉生產(chan) 線幾乎被淘汰了絕大部分,氯化法鈦白粉和金紅石法鈦白粉等產(chan) 品快速占領硫酸法鈦白粉留下的市場空白,但依然無法滿足國內(nei) 和國際市場對鈦白粉的需求,所以出現連漲。
每漲一次,鈦白巨頭都會(hui) 加班加點增加產(chan) 量,但依然無法滿足國內(nei) 外的市場需求,所以一次一次地漲價(jia) ,七連漲由此而成。
鈦白粉都快八連漲了,先說說為(wei) 什麽(me) 樹脂和塗料不跟著漲?
鈦白粉行業(ye) 國內(nei) 可以自給自足,有出口,市場被國內(nei) 幾大巨頭控製,幾大巨頭步調一致抱團做一些事,就可以影響產(chan) 品價(jia) 格和行業(ye) 走向。而樹脂行業(ye) 集中度不高,低端可以自給自足,高端仍需進口,市場份額很分散。中小企業(ye) 眾(zhong) 多,大企業(ye) 很難抱團操控市場。
從(cong) 表麵上看,因為(wei) 鈦白粉行業(ye) ,淘汰了落後產(chan) 能,是供不應求的,所以即使八連漲,客戶也買(mai) 賬,而樹脂行業(ye) 是產(chan) 能過剩、供過於(yu) 求的,所以不敢漲。如果樹脂企業(ye) 敢漲價(jia) ,客戶分分鍾就能找到,替代你的樹脂供應商。樹脂企業(ye) 當然不漲輕易漲。
從(cong) 深層上看,這是鈦白粉行業(ye) 和樹脂行業(ye) ,行業(ye) 集中度不夠、市場份額相對分散造成的。
那為(wei) 什麽(me) 塗料也不漲呢?
塗料與(yu) 樹脂有一些相似,也是產(chan) 能過剩、集中度不高,目前也不是塗料漲價(jia) 的最佳時機。
但如果鈦白粉、溶劑、顏料、樹脂、助劑等大多數塗料神秘彩金随机派发最高赠送都在漲,那時候,塗料想不漲都不行。
事實上,塗料不僅(jin) 沒漲價(jia) ,很多塗企個(ge) 別品種還在降價(jia) 。而且是從(cong) 年後就開始降價(jia) 。
塗料行業(ye) 集中度不高,市場份額分散。在目前形勢下,如果塗料行業(ye) 的幾大巨頭,也來個(ge) 連續降價(jia) ,別說是半年,哪怕是連降兩(liang) 三年,除了個(ge) 別千萬(wan) 級小廠會(hui) 倒下,其他大多數塗企都會(hui) 活得好好的。
但要連續降個(ge) 十年八年,就很難說了。那些裝修漆為(wei) 主的中小企業(ye) ,可能會(hui) 很難過,可能會(hui) 倒閉,也可能會(hui) 在逆境中轉型升級,成功突破。
今年,、、威士伯,針對中低端市場的個(ge) 別塗料品種,確實在用低價(jia) 衝(chong) 擊市場,甚至零售價(jia) 格低到了很多中小塗企的成本線以下,但國內(nei) 等企業(ye) 也跟著降價(jia) 。上半年過去了,嘉寶莉的銷售額並未減少,反而重新回到9%的高速增長。
雖說立邦、多樂(le) 士、威士伯用低價(jia) 衝(chong) 擊市場的,隻是其副品牌或低端產(chan) 品,這隻是衝(chong) 擊市場的一種常規的經營手段。但其創造主要收入的主營產(chan) 品,並沒有降價(jia) 。因為(wei) 他們(men) 要用主營產(chan) 品的利潤,去彌補副品牌低價(jia) 衝(chong) 擊市場造成的損失。
表麵上看,降價(jia) 到成本線,不掙錢,實際上掙的是市場份額,並用這種市場份額的擴大,壓縮競爭(zheng) 對手的市場份額和空間。其間好處像蟻力神一樣,誰用誰知道。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