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更具可持續性的產(chan) 品和運營模式一直是貝格集團經營發展的核心理念。貝格通過打造配備先進技術的未來工廠來實現其減少排放、能耗和浪費的目標,致力於(yu) 使貝格的生產(chan) 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續。
2020年,貝格集團製定並出台了《可持續2030戰略》(2030 Sustainability Strategy),力圖在產(chan) 品、運營及人才三個(ge) 維度產(chan) 生積極變革和深遠影響(People, Products and Operations with Impact)。為(wei) 了響應這一可持續戰略,貝格在各地區的工廠製定了一係列行動及投資計劃,打造真正可持續的“未來塗料工廠”(Paint Plant of the Future),並在全球範圍分享貝格的最佳實踐案例以此來鼓勵持續性改善與(yu) 提升。
打造“未來塗料工廠”(Paint Plant of the Future)的願景源自貝格對可持續性和卓越生產(chan) 的追求。在這一願景下,貝格采取了多維度、係統化的措施來降低能耗和浪費,並改善員工的工作條件,比如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高度自動化的生產(chan) 製造流程和工藝。
在貝格的各地工廠,涉及補料、卸料、儲(chu) 存和轉移的流程均已實現自動化。例如,在貝格的法國Montbrison工廠,貝格建設了專(zhuan) 設的儲(chu) 罐庫用以儲(chu) 存關(guan) 鍵樹脂和溶劑,降低浪費和事故的可能性。為(wei) 了更好地實現可持續性目標,貝格在全球的工廠部署或升級了先進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減排係統、排放控製係統、集塵係統以及能源再生係統。在2021年未來塗料工廠的概念啟動之初,通過評估貝格在全球所有工廠的表現情況及差距空間,並據此確定了優(you) 先的行動方案。為(wei) 了減少貝格工廠的碳足跡,貝格在2022年正式啟動了第一筆大額投資。
法國Montbrison工廠是貝格全球最大的工廠,工廠投資建設了大型儲(chu) 罐庫,包含6個(ge) 新的樹脂儲(chu) 罐(60立方米),大幅提高了主要樹脂的存儲(chu) 容量。該項目已於(yu) 2021年9月全麵投入運營。樹脂庫的投產(chan) 運營促進了貝格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建立專(zhuan) 屬樹脂庫可減少因物流中轉而產(chan) 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此前每年大概需要140輛卡車運輸)以及叉車作業(ye) 所需的天然氣消耗。此外,該樹脂庫的落成還可消除浪費,並大大降低了由於(yu) 處理操作或直接接觸化學產(chan) 品或泄漏而發生事故的風險。
除了未來塗料工廠的概念外,貝格還在全球投資計劃內(nei) 將可持續投資作為(wei) 重要一項。該計劃由貝格全球可持續工業(ye) 發展副總裁和環境與(yu) 能源經理主導。展望2022-2025年的戰略計劃,94%的投資將直接為(wei) 貝格的2030可持續發展戰略做出貢獻。貝格的可持續性投資在2021年已超過1.3億(yi) 瑞典克朗(比前兩(liang) 年高出30%),主要在如下三個(ge) 方麵:
·貝格已經啟動了一項長期投資計劃,以提高工廠的可持續性績效,包括在中國工廠安裝VOC減排係統、在印度和波蘭(lan) 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在美國和瑞典安裝屋頂隔熱材料等項目。
·貝格持續對世界各地的工廠進行現代化改造,以提高產(chan) 能和生產(chan) 力。比如,在印度和法國,貝格投資了一些大型項目,用以擴大樹脂儲(chu) 存能力,並為(wei) Beckry®Mix工業(ye) 卷材產(chan) 品建造了一座新的生產(chan) 大樓。在瑞典和意大利,貝格在生產(chan) 線上增加了樹脂配送自動化係統,在波蘭(lan) 和土耳其,貝格升級了生產(chan) 設備以擴大產(chan) 能。
·貝格通過翻新英國的自動噴水滅火係統、升級瑞典的火災探測係統和升級果阿邦的消防栓,加強了員工和工廠基礎設施的安全。貝格還提高了EHS合規性,比如在瑞典增加了除塵係統、對中國的工廠進行設備升級、在意大利進行了料粉生產(chan) 的遷移。
貝格集團成立於(yu) 1865年,由瑞典家族企業(ye) Lindengruppen所有,總部設於(yu) 德國柏林,是全球領先的工業(ye) 塗料和卷材塗料供應商,產(chan) 品包括卷材塗料、工業(ye) 塗料和消費類電子產(chan) 品塗料等。貝格集團現有1800名員工,在17個(ge) 國家建立了23個(ge) 生產(chan) 基地,為(wei) 全球60個(ge) 國家的客戶提供優(you) 質可持續的產(chan) 品和定製解決(jue) 方案。
文章來源:貝格
責任編輯:餘(yu) 凱旋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