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中國塗料進化史之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

    “後,王作祭器,尚之以著色塗金之文,雕鏤玉珧之飾,所以增敬盛禮,而非如其漆城、其漆頭也。然複用諸樂(le) 器,或用諸燕器,或用諸兵仗,或用諸文具,或用諸宮室,或用諸壽器,皆取其堅牢於(yu) 質,取其光彩於(yu) 文。嗚呼,漆之為(wei) 用也,其大哉!”

——明朝黃成著《髹飾錄圖說》序      

中國塗料進化史之春秋戰國時期

龍紋漆幾-戰國

    背景綜述:

春秋戰國是一個(ge) 政治大動蕩、大轉變的時期,也是社會(hui) 經濟大轉變、大發展的時期,是一個(ge) 承上啟下的轉折時代。一元文化離析,多元文化發展,造成新技術的誕生,也讓漆藝需求發生了變化。《墨子•佚文》雲(yun) :“食必常飽,然後求美;衣必常暖,然後求麗(li) ;居必常安,然後求樂(le) 。為(wei) 可長,行可久,先質而後文。”反映了當時大多數安居樂(le) 業(ye) 的民眾(zhong) 對器物裝飾審美需要的追求。漆器以其天然生漆不變的光澤,明快、富麗(li) 的色彩,裝飾紋樣的隨意、自由,加之胎型的豐(feng) 富、多樣,博受社會(hui) 各階層的青睞,形成了漆器工藝製作前所未有的發展和青銅器工藝製作漸漸萎縮的格局。當時,漆器廣泛應用於(yu) 生活中的各個(ge) 領域,如飲食用品中的杯、盤、豆、勺、俎、壺等;日常生活用的奩、盒、幾、床等;武器類的漆弓、漆盾、甲胄及各類兵器的杆、柄、鞘等;樂(le) 器中的琴瑟鼓笙;葬具中的棺、槨和鎮墓獸(shou) 等,甚至出現純藝術形態的漆器工藝品,如漆鹿、虎座鳳鳥等,在上層社會(hui) 蔚然成風。多地設有官營漆林,有官員管理。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漆工藝曆史上第一次突飛猛進、生機勃勃的發展時期,它經久不衰,一直延續至西漢。

中國塗料進化史之春秋戰國時期
彩繪射獵圖漆瑟殘片-戰國早期

焦點事件:

(1)春秋:生漆和桐油混用是我國漆工藝史上一項最傑出的創舉(ju) ,膠漆相投使漆器裝飾藝術的表現力出現了曆史性的突破,迎來了漆器工藝千文萬(wan) 華、色彩繽紛、興(xing) 盛繁榮的新時代,並達到了空前的水平。首先,在用色上比過去大為(wei) 豐(feng) 富,彩繪漆如河南信陽長台關(guan) 楚墓出土的小瑟,至少用了鮮紅、暗紅、淺黃、黃、褐、綠、藍、白、金等九種顏色,花紋精美生動,尤其是金、銀的熟練使用,標誌了技法的發展。其次是在漆器胎骨製法和造型上均有創新。

(2)戰國:為(wei) 了適應製作各種器物的需要,漆器胎骨至戰國而大備,木胎之外還有夾佇(zhu) 胎、陶胎、金屬胎、絲(si) 麻、皮胎和竹胎等多種,僅(jin) 就木胎來說,就有斫木胎、旋木胎、卷木胎,還有通過雕刻成型的胎體(ti) ,特別是絲(si) 帛上髹漆的品種,是一種新的漆製品。這一時期的出土漆器千姿百態,數量、品種繁多,製作精美、分布廣泛,遠遠超過了前代,如信陽長台關(guan) 楚墓出土的鳳鳥磬架、彩繪金色;又如江陵楚墓出土彩繪木雕座屏、虎座鳳鳥鼓架、漆鹿、漆繪鎮墓獸(shou) ;長沙出土的漆車馬紋奩、狩獵紋奩;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內(nei) 棺神像、衣箱上的青龍白虎北鬥圖、彩繪鴛鴦盒等,都是難得的藝術精品,堪稱這一時期的代表作。這些實物不僅(jin) 讓我們(men) 看出當時的顏色種類齊全,而且從(cong) 它的繁複細致的彩繪中,還可以了解到當時對於(yu) 漆工藝的重大改進和創新。

 

中國塗料進化史之春秋戰國時期

彩繪鳳紋帶流杯-戰國楚國

中國塗料進化史之春秋戰國時期

彩繪雙鳳紋耳杯-戰國楚國

中國塗料進化史之春秋戰國時期

二十八宿圖漆衣箱-戰國曾國

中國塗料進化史之春秋戰國時期

龍鳳紋內(nei) 棺(局部紋飾)-戰國晚期

 

(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雷達

(更多資訊請登錄: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www.dgfyfs.com)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15-10-24 09:08
下一篇 2015-10-26 08:41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