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覺這個(ge) 問題上,自言自語自說自話了好多篇文章,這個(ge) 話題終於(yu) 到了最後階段,我計劃寫(xie) 完這一篇後,再討論一下《直覺的修煉》就差不多了。這段時間,與(yu) 其說是和讀者分享自己的思想和觀點,不如說是整理自己淩亂(luan) 的“思緒”,然後把它們(men) 分別放進一個(ge) 個(ge) “儲(chu) 物櫃”裏,至於(yu) 會(hui) 不會(hui) 從(cong) 此封存起來,不想那麽(me) 多。
創新,對於(yu) 一個(ge) 企業(ye) 來說,是生命力的來源,更是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所以,各位老板老總都對創新格外關(guan) 注。但是,創新很難出現,即使出現了,種種原因也可能導致創新的火種無法形成燎原之勢,最終熄滅在黑暗中。如何讓創新的火種形成燎原之勢,另文論述,這裏我們(men) 主要探討一下,直覺和創新的關(guan) 係以及神秘的直覺和可控的科學之間的關(guan) 係。
直覺,常常被人稱作靈感,可見直覺到來的那個(ge) 瞬間,就是靈感顯現的那一刻。在這個(ge) 意義(yi) 上,我們(men) 可以認為(wei) 直覺就是靈感。直覺的光顧,靈感的降臨(lin) ,就是創新萌發的那一刻,隻要把握住,加以清晰梳理,可能一個(ge) 寶貴的想法、計劃、判斷就產(chan) 生了。於(yu) 是,我們(men) 可以把直覺、靈感、創新三者聯係起來討論。他們(men) 共同的特點是神秘莫測,來去無蹤,但是創新一定還有一個(ge) 獨特之處: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0到1。
在現實生活中,神秘莫測,來去無蹤的東(dong) 西遠遠不止直覺和靈感,當我們(men) 忽然有所“感悟”,有所“發現”的時候,也會(hui) 欣喜地認為(wei) 直覺降臨(lin) 了。但是用上麵的標準衡量,這隻是直覺,還不是創新。嚴(yan) 格說來,感悟也好,發現也好,都不是從(cong) 無到有,也就都不是“創新”(Innovate),僅(jin) 僅(jin) 是是“發現”(Discovery)而已。
試舉(ju) 一例:民營企業(ye) ,尤其是家族企業(ye) ,其決(jue) 策機製有一個(ge) 特點:大事開小會(hui) ,小事開大會(hui) ,重大決(jue) 策不開會(hui)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這種看似怪異的決(jue) 策行為(wei) 自有其合理之處:重大決(jue) 策說到底,要靠老板或者少數股東(dong) 的經驗和見識,還要靠他們(men) 的直覺和靈感。
如此說來,尋找創新的靈感,是不是可以沒有數據和討論,是不是可以不在依靠科學和邏輯?不是!數據、討論、科學、邏輯絕對必須,不過它們(men) 隻是直覺思維的營養(yang) 液,而非直覺思維本身。麵對數據,參與(yu) 討論,我們(men) 可能頓時進入思維異常活躍的狀態,很多想法在頭腦裏閃現,它們(men) 之間的碰撞,可能會(hui) 在一瞬間產(chan) 生新的想法,並且強烈地抓住你,讓你意識到這就是你要的那個(ge) 東(dong) 西。此時,創新靈感成功降臨(lin) ,剩下的任務隻是維護它,整理它,表達它。這個(ge) 時候,更多的數據和討論,更深入的科學和邏輯再次發揮作用。
看得出來,我們(men) 平常浸淫在數據和討論中,並非壞事,而且必須如此。隻不過,我們(men) 需要對於(yu) 這些數據和討論有一個(ge) 正確的認識,它們(men) 不可能直接產(chan) 生決(jue) 策,需要我們(men) 頭腦將這些素材來一次加工,這次加工有可能是推理的過程,也有可能是頭腦風暴的過程,最好是靈感閃現的過程,決(jue) 策的質量也就依次從(cong) 低到高,一個(ge) 比一個(ge) 更接近成功。
用一個(ge) 形象的比喻,決(jue) 策過程就像畫一條龍,數據和討論就像畫出龍的身體(ti) (經理人完成),而直覺和靈感則是點睛之筆(老板完成),那一刻,龍才被賦予了生命,一飛衝(chong) 天。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