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也慢慢熱辣了起來,但是有些人的情緒也跟著天氣一樣,煩躁起來。社會(hui) 的節奏越來越快,而人的情緒也是越來越敏感,反應越來越激烈。而情緒又不可能被完全消滅,所以我們(men) 要進行有效的疏導、有效的管理和適度控製。所以,有關(guan) 情緒管理的課程最近也是非常的火爆。那麽(me) ,我們(men) 在工作生活中應該怎麽(me) 樣控製好情緒,調整好心態呢?今天,我們(men) 就來聊一聊這個(ge) 情緒管理。
那麽(me) 什麽(me) 是情緒管理呢?這個(ge) 概念最先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高曼提出來的並且寫(xie) 過一本書(shu) 叫《情緒智商》,同時他也被稱為(wei) “情商之父”。他認為(wei) 通過控製情緒,管理人可以成為(wei) 卓越的領導人。這個(ge) 觀點後來也被證實了,美國權威的EQ測評與(yu) 訓練機構TalentSmart(領英)開展了一項由超過100萬(wan) 人參與(yu) 的研究,結果發現:九成最成功的人士在巨大壓力下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鎮定下來並給人以得體(ti) 的形象。
情緒管理是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其核心就是通過掌握自我,提高對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認識,並培養(yang) 駕馭情緒的能力,進而產(chan) 生良好的管理效果。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走向成功的關(guan) 鍵。不僅(jin) 如此,能夠管理好情緒,那麽(me) 你還會(hui) 有個(ge) 好人緣,會(hui) 受到周圍人的歡迎。我們(men) 的先賢思想家荀子說過:“人之生,不能無群。”美國著名的人際關(guan) 係學大師戴爾·卡耐基也說“一個(ge) 人的成功,85%來源於(yu) 他的人際關(guan) 係”。人生於(yu) 世,就必須學會(hui) 融入到社會(hui) 群體(ti) 中,而在群體(ti) 中生存,情緒起著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
認識到了這些,那麽(me) ,我們(men)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怎麽(me) 樣做好情緒的管理呢?回答這個(ge) 問題之前先給大家講個(ge) 故事,一個(ge) 非常好的故事。在古老的西藏,有一個(ge) 叫愛巴多吉的人,每次生氣和人起爭(zheng) 執的時候,就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完事坐在田地邊喘氣。後來,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也越來越廣,但不管房地有多大,隻要與(yu) 人爭(zheng) 論生氣,他還是會(hui) 繞著房子和土地繞3圈。他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做呢?所有認識他的人,心理都很疑惑,但是不管怎麽(me) 問他,愛巴多吉都不願意說明。
到愛巴多吉很老的時候,他跟別人生氣,還是拄著拐杖艱難地繞著土地跟房子,等他好不容易走3圈,太陽都下山了。有一次他的孫子就懇求他:“阿公,您可不可以告訴我這個(ge) 秘密,為(wei) 什麽(me) 您一生氣就要繞著土地跑上3圈?”
愛巴多吉禁不起孫子懇求,終於(yu) 說出隱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他說:“年輕時,我若和人吵架、爭(zheng) 論、生氣,就繞著房地跑3圈,邊跑邊想,我的房子這麽(me) 小,土地這麽(me) 小,我哪有時間,哪有資格去跟人家生氣,一想到這裏,氣就消了,於(yu) 是就把所有時間用來努力工作。”孫子問到:“阿公,您已經老了,又變成最富有的人,為(wei) 什麽(me) 還要繞著房地跑?”愛巴多吉笑著說:“我現在還是會(hui) 生氣,生氣時繞著房地走3圈,邊走邊想,我的房子這麽(me) 大,土地這麽(me) 多,我又何必跟人計較?一想到這,氣就消了。”
你看,這個(ge) 故事雖然簡單,但是很有意思,愛巴多吉老人用最簡單的方式釋放了情緒,取得了最具價(jia) 值的收獲,而不是像前麵我們(men) 說的那種一言不合,情緒上來就大打出手。當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men) 也不可能像愛巴多吉老人一樣,繞著自己小區跑三圈。那麽(me) 應該怎麽(me) 做呢?我們(men) 可以從(cong) 以下幾點著手:
第一、情緒體(ti) 檢。
當我們(men) 發現自己正存在某種情緒的時候,首先可以試圖分析一下自己的情緒,問自己三個(ge) 問題——“我現在的情緒是什麽(me) ?”、“為(wei) 什麽(me) 我會(hui) 這樣?”、“我有什麽(me) 感覺?”這其實就是在體(ti) 察自己的情緒,也是學習(xi) 情緒管理的第一步。佛家有句禪語叫:“不怕念起,就怕覺遲”,說的就是這個(ge) 意思。情商之父丹尼爾·高曼曾把情商分成五大維度——自我意識、自我調節、自我激勵、同理心和社交能力,並且把“自我意識”定義(yi) 為(wei) “萬(wan) 能之鑰”。所以體(ti) 察自己的情緒是學習(xi) 情緒管理的關(guan) 鍵性第一步。
第二、情緒過濾。
心理健康組織針對憂慮有過一項調查,調查發現:人們(men) 所擔心憂慮的事情40%從(cong) 未發生過;30%的憂慮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這是沒辦法改變的;12%的憂慮集中於(yu) 為(wei) 別人的處境而產(chan) 生的多餘(yu) 憂慮;10%的憂慮是那些毫無意義(yi) 的瑣碎事情。甲骨文公司的總裁埃裏森說:“我的生母遺棄了我,我的養(yang) 母死於(yu) 癌症,我曾認為(wei) 這些都是影響我的重要因素,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事實是,他對生母遺棄自己的行為(wei) 毫不介意,並且為(wei) 母親(qin) 辯解道:“那時很年輕,而且還沒有結婚,即使她想照料我,但這對她而言是件很難做到的事情。其實,我應該因為(wei) 她當時沒有把我從(cong) 娘胎裏打掉而感謝她。”
過去的痛苦可能讓我們(men) 身心疲憊,甚至令我們(men) 深感屈辱,但是我們(men) 應該懂得,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將要發生的,我們(men) 又看不見。所以,要學會(hui) 將過去的痛苦鎖進曆史,同時不再杞人憂天,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
第三、情緒表達。
當一種情緒產(chan) 生了,可能會(hui) 影響到自己,那麽(me) 這時可以適當的表達出來,要記住是“表達情緒”而不是“發泄情緒”。戲劇大師莎士比亞(ya) 說過這樣一句話:“適當的悲傷(shang) 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過度的傷(shang) 心卻可以證明智慧的欠缺。”說的就是這個(ge) 意思,曾任美國總統的林肯不僅(jin) 知識淵博,思維敏捷,而且還非常幽默。在一次演講中,曾有人遞上一張紙條罵他是“笨蛋”。他看看條子,繼續演講,待演講結束後他說,本總統收到許多匿名信,但今天收到的非常特別,往日的匿名信是隻有內(nei) 容沒有署名,而今天的是隻有署名沒有內(nei) 容。他的幽默風趣不僅(jin) 使自己保持輕鬆愉快的情緒,同時又是對對方的有力還擊。這就是情緒的一種表達方式,如果你缺乏幽默細胞的話,也可以直接表達出自己的情緒,比如說:“你說這句話讓我很傷(shang) 心”、“我有點難過,讓我自己呆一會(hui) 兒(er) ”等等,都是可以的。
第四、情緒釋放。
負麵情緒不要積壓,越積越多很可能遇到一個(ge) 爆發點,突然爆發,這種情況對自己對別人都不好。破壞人際關(guan) 係不說,還對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科學家們(men) 已經發現,經常發怒和充滿敵意的人很可能患有心髒病,哈佛大學曾調查了1600名心髒病患者,發現他們(men) 中經常焦慮、抑鬱、和脾氣暴躁者比普通人高三倍。
緩解情緒的方法很多,比如找朋友傾(qing) 訴、逛街、跑步、聽音樂(le) 、看書(shu) 、畫畫等等,這些都是很有效的緩解情緒的方法。中國內(nei) 地首富萬(wan) 達集團的董事長王健林大家都知道他唱歌非常好聽,萬(wan) 達每年年會(hui) 他都會(hui) 獻唱,並且能夠博得大家的喜歡。他就說過,情緒不好思緒比較亂(luan) 的時候,就喜歡一個(ge) 人唱歌,並且在家裏弄了個(ge) 專(zhuan) 業(ye) 級別的KTV供自己唱歌放鬆身心,釋放壓力情緒。
在這裏要提醒小夥(huo) 伴們(men) 的是,緩解情緒的目的在於(yu) 給自己一個(ge) 理清思路的機會(hui) ,讓自己好過一點,讓自己更有能量去麵對未來。如果緩解情緒的方式隻是暫時逃避痛苦,而後需承受更多的痛苦,這便不是一個(ge) 適合的方式,例如喝酒,喝醉了不但出醜(chou) ,還難受。
以上這四個(ge) 就是情緒管理的具體(ti) 方法,有情緒咱不怕,有方法去管理它。如今的社會(hui) 誰還沒有點脾氣啊,明白了這一點,在日常溝通交往中,多換位思考,把自己當做別人,把別人當做自己,不但能夠順利把工作做好,還能多交些朋友。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