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做了幾個(ge) 項目,最頭疼的不是項目本身,而是招人!相信許多老板們(men) 都會(hui) 有這樣的困惑。要麽(me) 想招合適的人招不到,要麽(me) 想挖的人挖不了,滿腦子想得是從(cong) 同行那邊挖個(ge) 成熟的團隊來,這樣立馬可以成功!感覺這樣的思路沒毛病,但貌似通過挖同行團隊,一方麵被認為(wei) 是不道德,另外一方麵真的挖同行成熟團隊是有效嗎?
2009年馬雲(yun) 帶隊去美國考察一些一流的公司,其中有蘋果,穀歌,微軟,見這些公司,馬雲(yun) 通常都會(hui) 問一個(ge) 問題:“誰是你們(men) 的競爭(zheng) 對手?”微軟CEO一聽到這個(ge) 問題,就瞬間來勁了,一口氣講了45分鍾,我和蘋果競爭(zheng) ,跟索尼競爭(zheng) ,跟Cisco 競爭(zheng) ,跟Oracle競爭(zheng) ,我是如何跟他們(men) 鬥爭(zheng) 的,如何消滅他們(men) 的。出來以後,馬雲(yun) 說,“這哥們(men) 是職業(ye) 殺手啊”。我說,你看金庸哪部小說裏麵,一個(ge) 職業(ye) 殺手,是武林的頂尖高手的?沒有。又到了穀歌,也問穀歌的創始人,誰是穀歌的競爭(zheng) 對手?答案特別出乎我們(men) 意料。說是美國宇航局,奧巴馬政府,是我的競爭(zheng) 對手。為(wei) 什麽(me) 呢?他說,誰跟我搶人,誰就是我的競爭(zheng) 對手。
看到這裏,我無恥的笑了,的確,從(cong) 招人觀來看,就是一個(ge) 企業(ye) 的格局,可以看出未來!穀歌把自己的競爭(zheng) 對手定義(yi) 為(wei) 非IT行業(ye) ,更願意從(cong) 非IT企業(ye) 挖人,因此不斷壯大,現在穀歌早已不是一家普通的企業(ye) 。而微軟始終把自己定義(yi) 為(wei) IT公司,人才除了自己培養(yang) ,更是喜歡挖同行的人,雖然目前微軟還活著,但這種創造力和創新力已經遠遠落後於(yu) 穀歌、蘋果等。
另外我的一位好朋友是做餐飲的,非常知名的新銳品牌——樂(le) 凱撒比薩,靠著榴蓮比薩飄香拿到紅杉資本的注資,並在短短幾年內(nei) 開出150家直營店,未來計劃2年內(nei) 達到500家連鎖規模,這種高速發展,也需要大量的人才引進;換一般創始人,想得一定是從(cong) 競爭(zheng) 對手那邊挖人,比如必勝客比如麥當勞等,但事實上並沒有,而是大量的從(cong) 非餐飲行業(ye) 裏挖人,比如寶潔這類快消頂級企業(ye) ,因為(wei) 創始人覺得,餐飲行業(ye) 裏沒有好的人才,何必去挖,應該從(cong) 更有競爭(zheng) 力的行業(ye) 裏去挖人,才能讓自己的品牌、企業(ye) 做大做強!
在塗料行業(ye) 裏,這樣的事也不少見,很多年前,業(ye) 內(nei) 就傳(chuan) 出,很多人都是來自康師傅,團隊中不少人出自歐萊雅,就連的市場部老大也是從(cong) 統一企業(ye) 而來,當年的營銷團隊來自衛浴行業(ye) 的不少;由此可見,從(cong) 比自身行業(ye) 更高的行業(ye) 裏挖人才,反而促進了企業(ye) 高速發展,而那些挖同行人才的,未必有這樣的“功效”。
塗料行業(ye) 是一個(ge) 傳(chuan) 統行業(ye) ,這個(ge) 行業(ye) 很悠久,也會(hui) 很長久,如果始終是行業(ye) 人才之間的交流,會(hui) 很難跳出思維和意識上的“圈子”,更多的吸納先進、優(you) 秀的“外行”,短期內(nei) 或許難以“馴化”,會(hui) 讓老板們(men) 覺得不舒服,但給予更多支持與(yu) 耐心,相信結果會(hui) 不錯噠!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