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企業危機小課題,正確處理大門道!

商場如戰場,危機是時時刻刻都存在的,如今華為(wei) 企業(ye) 發展好,但是華為(wei) 的領頭人任正非曾不止一次的說:十多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麽(me) 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就是懷著這樣強烈的危機感,華為(wei) 才能有今天。當然,危機感必須要有的,這是意識層麵,意識有了之後還要有應對危機的策略——就是當危機來臨(lin) 時,我們(men) 的企業(ye) 應該怎麽(me) 應對、怎麽(me) 發展呢?

 

企業(ye) 危機小課題,正確處理大門道!

 

在說具體(ti) 方法之前,我們(men) 首先要清楚什麽(me) 是“危機”?危機最初是一個(ge) 醫學術語,後來才被人們(men) 引用到企業(ye) 管理領域中。美國危機學家羅森塔爾曾概括說,在企業(ye) 管理中,危機通常是指決(jue) 策者的核心價(jia) 值觀念受到嚴(yan) 重威脅或者挑戰、有關(guan) 信息不充分,事態發展到高度不確定性和需要迅速決(jue) 策處理,這時候稱得上是企業(ye) 危機。並且它具備三個(ge) 條件:突發性、關(guan) 鍵性和首發性。等於(yu) 說當危機來臨(lin) 時,很可能就是企業(ye) 的生死存亡時刻,能夠正確應對和解決(jue) ,企業(ye) 就能再上一個(ge) 台階迎來新的發展高峰;如果沒有安穩度過,那麽(me) 企業(ye) 很可能倒下。這種例子比比皆是——韓國樂(le) 天集團、三星集團、美國的優(you) 步……等等眼前就處在危機中。

其實啊,危機來臨(lin) 時都有它的征兆:像產(chan) 品及服務的缺陷、高層人員的流失、企業(ye) 負債(zhai) 過高或者長期依賴銀行貸款、銷售額的持續下降等等,這些情況出現透露著危機就在眼前,這時候就要有針對性的策略了,什麽(me) 策略呢?

第一,時刻保持危機感——華為(wei) 的與(yu) 危機同行

我們(men) 的古代先賢孟子說過:生於(yu) 憂患,死於(yu) 安樂(le) 。企業(ye) 的發展也不例外,特別是在企業(ye) 發展一段時間卻得非常優(you) 異成績時,企業(ye) 領導者很容易迷失自己,盲目樂(le) 觀,不思進取,時間一長就形成了習(xi) 慣性思維了。就像溫水煮青蛙,對周圍的生存環境渾然不覺,最後的結果隻會(hui) 在危機來臨(lin) 時,倒下。

在企業(ye) 界,很多企業(ye) 家都在強調危機意識,但是真正做到時時刻刻保持危機,在身邊人都沉浸在勝利歡呼中時,還保持清醒的真不多,華為(wei) 的任正非算得上是一個(ge) 。在2006年,華為(wei) 全年銷售收入達到了656億(yi) 人民幣,並且增長趨勢表現非常良好,很多人爭(zheng) 相慶賀。這時候,任正非在華為(wei) 公司內(nei) 刊《華為(wei) 人》上文章警告華為(wei) 人,說:“華為(wei) 走到今天,在很多人眼裏看來規模已經很大了、成功了,還有些人認為(wei) 創業(ye) 時期形成的“墊子文化”、奮鬥文化已經不適合了,可以放鬆一些,可以按部就班,這是危險的。繁榮的背後充滿著危機,艱苦奮鬥必然帶來繁榮,繁榮後不再艱苦奮鬥,必然失去繁榮。千古興(xing) 亡多少事,不盡長江滾滾來,華為(wei) 必須時刻保持危機感,麵對成績保持清醒頭腦,不驕不躁。”

從(cong) 這些話中,我們(men) 能夠感受到任正非的用心良苦,時刻保持強烈的危機意識,也就是因為(wei) 任正非一再的強調,不斷地給每個(ge) 人說,華為(wei) 才有了後來在危機麵前的冷靜應對,戒驕戒躁一直保持強大的戰鬥力!才有了現在的華為(wei) 。阿裏巴巴的馬雲(yun) 也曾說過:企業(ye) 要麽(me) 正處於(yu) 危機之中,要麽(me) 在走進危機。顯而易見,危機之於(yu) 企業(ye) 經營而言是很常見的,我們(men) 要時刻保持這種危機感。

第二,危機中“借機”——順豐(feng) 的危機應對

危機、危機,危險來臨(lin) 時,它還有著機遇,在於(yu) 你怎麽(me) 去麵對和處理。如今快遞行業(ye) 的老大——順豐(feng) 快遞也成功上市了,而在上市敲鍾時,站在王衛身邊的順豐(feng) 快遞員,一名普普通通的快遞員,卻在2016年4月的時候牽動了所有人的眼睛。對,就是那次“快遞小哥被打事件”。

4月17日,在北京某小區內(nei) ,一名順豐(feng) 快遞員在派件過程中,所騎行的三輪車不小心碰撞到一輛正在倒車的小轎車。轎車駕駛員下車後情緒非常激動,先是言語辱罵快遞員,後又連續扇了快遞員很多個(ge) 耳光。事件在網絡發酵後,順豐(feng) 集團官方微博第一時間發文,表示要追究肇事者的責任。同時一張截圖在網絡上更大關(guan) 注,那就是順豐(feng) 集團總裁王衛在他朋友圈發的一句話:“如果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順豐(feng) 總裁!”王衛的一句話不但暖了順豐(feng) 集團所有快遞員的心,而且還贏得了網絡群眾(zhong) 的喝彩和支持。

如果說朋友圈更多的是王衛個(ge) 人態度,那麽(me) 順豐(feng) 集團在事件發生不到24小時就在官微上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對於(yu) 責任,我們(men) 不會(hui) 因憤怒而拋棄公允;對於(yu) 尊嚴(yan) ,我們(men) 也不會(hui) 因為(wei) 理解而放棄追回!”聲明態度明顯,一方麵表示追究責任,另一方麵將單純的打人事件上升到社會(hui) 道德層麵,成功地引導輿論轉向對快遞行業(ye) 生存狀況的討論。

緊接著順豐(feng) 官微又發布:“我們(men) 已找到這個(ge) 受委屈的小哥,順豐(feng) 會(hui) 照顧好這個(ge) 孩子,請大家放心!”引發輿論的同情。一方麵總裁的“表態”,一方麵公司的撐腰順應了輿論風向,既給了外界一個(ge) 交代,又暖了員工的心,博得了公眾(zhong) 一直好感。

可以看出,在這次危機中順豐(feng) 成功抓住了“機會(hui) ”,賺足了社會(hui) 大眾(zhong) 和員工的感情和眼球。

第三,處理危機不可隨心所欲——危機處理的基本原則

當然“危機”一旦來臨(lin) ,很大程度是挑戰和負麵的,這時候處理起來要非常慎重了,切不可隨心所欲,必須按照一定原則,用最穩妥的方法消除負麵影響。反麵教材,三星手機爆炸,剛開始出現時,公司處理不及時,而且還不承認,查實後還一直在全國各地銷售……等等一係列處理方式,讓消費者很憤怒,群眾(zhong) 很生氣。結果呢,大家也知道了,三星手機全麵陷落,品牌大受影響,就在前不久宣布會(hui) 爆炸的Note 7停產(chan) 停售。

事情走到這一步,對一個(ge) 品牌來說就很難挽回了。所以,企業(ye) 在處理危機時要遵循最基本的處理原則。什麽(me) 原則呢?四個(ge) 原則:

一是責任性原則;就是說企業(ye) 和領導者要勇於(yu) 承擔責任,不要找各種理由推卸責任,更不要怨天尤人。

二是主動性原則;企業(ye) 和領導者要主動尋找能夠解決(jue) 問題和有效化解矛盾的機會(hui) ,變被動為(wei) 主動,將不利因素快速扭轉為(wei) 有利因素。

三是及時性原則;企業(ye) 和領導者要盡最大可能地避免事態惡化,將損失減至最低,問題發生後,所有危機處理行為(wei) 都應力求快速、果斷,但還要切記急躁隨意。

四是靈活性原則;因為(wei) 危機多少突發性事件,所以企業(ye) 和領導者不要一味采用既有的應對措施和方法,而應該以處理效果最佳為(wei) 目標,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靈活的處理措施。對症下藥,才是最好的解決(jue) 之道。

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時刻保持危機,有效的應對方法都是後招了。生於(yu) 憂患,死於(yu) 安樂(le) ——記住這句話,同時也記住被張瑞敏掛在辦公室的一句話: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責任編輯:雷達
(更多資訊請登錄: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www.dgfyfs.com)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17-10-13 15:47
下一篇 2017-10-13 16:42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