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e) 經營中有一些風險很容易被管理者給忽視,“員工的期望值的風險”是其中之一。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員工的需求從(cong) 低到高,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像金字塔一樣,大多數的企業(ye) 忙於(yu) 滿足員工的前兩(liang) 項需求,生理、安全,實際上,出現問題最多的往往是員工,後邊三項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滿足。
員工和企業(ye) 之間有一種很特殊的關(guan) 聯,這種特殊的關(guan) 聯被稱為(wei) “心理契約”,它包括員工對組織有一種期望,組織對員工也有一種期望,就是互相有期望。如何不違背員工與(yu) 組織之間的心理契約,如何管理員工的期望是一個(ge) 重要的事情。
心理契約原本上是一個(ge) 社會(hui) 心理學提出的概念,在20世紀60年代初被引入管理領域。廣義(yi) 的心理契約是指,存在於(yu) 企業(ye) 和員工之間的這種一係列無形的、內(nei) 隱的、不能書(shu) 麵表達的這種希望,也就是企業(ye) 中各個(ge) 層次之間、各個(ge) 成員之間,任何時候都廣泛存在的,沒有正式書(shu) 麵規定的心理期望和心理暗示。
盧梭不太同意把心理契約定位在企業(ye) 這個(ge) 層麵上,他認為(wei) 企業(ye) 不具有主體(ti) 性,因而不會(hui) 有統一的期望。在這個(ge) 基礎上,他也提出了一個(ge) 相對比較狹義(yi) 的心理契約概念,即心理契約是員工以自己和企業(ye) 之間的關(guan) 係為(wei) 前提,以承諾、信任和感知為(wei) 基礎,自己和企業(ye) 之間彼此形成的責任和義(yi) 務的各種信念。
20世紀末,有研究者對英國各個(ge) 地區各個(ge) 行業(ye) ,雇員和企業(ye) 之間的心理契約做了調查發現,企業(ye) 和雇員之間的這種義(yi) 務的期望,主要有:守時、敬業(ye) 、誠實、忠誠、愛護資產(chan) 、體(ti) 現組織形象、互助七個(ge) 方麵;員工對於(yu) 企業(ye) 的義(yi) 務的期望,主要有:培訓、公正、關(guan) 懷、協商 、溝通、信任、友善、理解、安全、一致性、後邊才是薪資、福利和工作穩定十二個(ge) 方麵。研究表明在員工和企業(ye) 雙方心理契約中,他們(men) 對組織義(yi) 務的期望、友善、理解、福利、安全、薪資以及工作穩定等方麵還有一定的差異。雙方在對員工義(yi) 務的期望中,在忠誠、愛護組織資產(chan) 和體(ti) 現組織形象等方麵也存在著不一致,員工比較強調愛護資產(chan) 、體(ti) 現組織形象,而組織更強調忠誠,這一點尤其需要管理和關(guan) 注。
心理契約能夠對員工的工作態度和行為(wei) 產(chan) 生重大的影響,有研究表明,員工在心理契約得到有效兌(dui) 現的情況下,他就會(hui) 表現出更高的工作的滿意度、留職的意願和對組織的信任感。相反組織破壞了他的心理契約或發生心理契約的違背現象,那麽(me) 就會(hui) 對員工的工作態度、行為(wei) 、產(chan) 生重大的負麵影響。
現在很多企業(ye) 一直強調 “公司是一個(ge) 家”,他們(men) 注重拉高員工和公司家的感覺,但是公司它並不是一個(ge) “家”,無法用對待家人的方式來對待員工,所以說員工特別容易受到傷(shang) 害,達不到預期,往往出現背離公司期望的這樣的行為(wei) ,甚至彼此都會(hui) 受到傷(shang) 害。家的這種提法,實際上是應該做限定的,因為(wei) 企業(ye) 畢竟是一個(ge) 產(chan) 生利潤的組織;而家,它的情感因素會(hui) 更多。所以說,簡單的把公司稱為(wei) 一個(ge) 家,那麽(me) 失望總會(hui) 伴隨著期望產(chan) 生,我們(men) 有很多的決(jue) 策,情緒的變化,其實都不是基於(yu) 理性的思考,而是對比之後產(chan) 生的心理落差。因此,企業(ye) 的領導者們(men) ,如果要建立一個(ge) 穩定的、牢固的心理契約關(guan) 係,做好員工的期望管理,或者叫期望值管理,就應該從(cong) 根本上管理員工的期望,可能采取的做法有以下三種:
第一個(ge) :關(guan) 注期望
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都活在自我的世界裏,用自己的標準看待他人的行為(wei) ,相反卻對他們(men) 的期望漠不關(guan) 心,或者知之甚少。
曾經有這樣的老板,下屬員工的崗位因為(wei) 公司的這種決(jue) 策調整取消了,為(wei) 了保證項目工作不出問題,也就是說哪怕員工已經聽到了風聲前來打探了,這位管理者還是遮遮掩掩不置可否。直到最後一刻,員工終於(yu) 知道了真相,開始在他的辦公室裏情緒失控,大吵大鬧,最後不得不采用了報警的處理方法。這是典型的忽略員工期望導致的悲慘教訓。關(guan) 於(yu) 期望值的溝通越清楚,企業(ye) 的員工滿意度就越高,離職率也就越低,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引導期望
我們(men) 不能光關(guan) 注還要引導,畢業(ye) 員工是在企業(ye) 處於(yu) 一種成長的過程,任何時候員工的期望值都需要引導,有很多的離職後又回來的員工,大部分都是因為(wei) 之前缺乏有效的引導,造成了心理落差太大,等出去了才知道,轉了一大圈發現還是這個(ge) 公司好,又回來了。引導期望值的核心就是要把員工的期望控製在有把握的標準上,不至於(yu) 在結果出現以後產(chan) 生比較大的心理落差。
第三點:確保結果
公司任何一個(ge) 事情,不管是有情管理還是無情管理都要有個(ge) 結果,員工的工作行為(wei) 產(chan) 生的最終結果符合預期的標準,甚至做得更好,這樣多出了基準線,那就是管理者超越期望的部分。也能讓員工產(chan) 生驚喜的部分。企業(ye) 管理者務必要使期望和結果保持一致,否則就有可能產(chan) 生落差,造成員工情緒的波瀾。
每一個(ge) 員工都希望獲得好的職業(ye) 發展,這無可厚非,也是一件好事。主管在與(yu) 員工做關(guan) 於(yu) 職業(ye) 發展規劃的時候,要注意管理員工的期望值。管理員工的期望值不是壓低員工的期望值,而是客觀合理地分析員工的情況和現實擁有的資源,幫助員工務實地獲得職業(ye) 的發展。打造體(ti) 現這種人文、關(guan) 懷、坦誠、正直的企業(ye) 氛圍。當然這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需要莫大的毅力和耐心,還有時間。然而這卻是企業(ye) 長足發展的根本之一。韋爾奇在GE用了10年時間打造了坦誠、正直的文化氛圍,也才有了世界上最出色的公司和最偉(wei) 大的 CEO韋爾奇。
雖說提倡人性化管理,提倡輕鬆的管理氛圍,但是企業(ye) 也要嚴(yan) 守規章製度,就像高壓線一樣,誰也不能觸碰,否則嚴(yan) 懲不貸。在高壓線以內(nei) ,盡力為(wei) 員工提供愉快的便利,同時加強企業(ye) 文化的培訓等思想教育,相信一定會(hui) 營造出一個(ge) 良好的工作環境。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